到来。 此言一出,在场诸人立刻噤声,急忙回答:“是,父皇息怒。”
“是,父皇息怒。”
…………
接着,嬴政整理衣衫,转身向寝宫走去。
但在临行前,他不经意瞄了一眼秦澜所绘之画,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轻咦。
画中的是一柄剑!
这剑正是名剑榜首位的幽冥剑。
漆黑如墨,剑身笔直,遍布菱形花纹。
栩栩如生,气势磅礴。
“每一笔每一线都蕴含着浓郁的剑意。
剑气纵横,豪情万丈。
“若澜儿近日画出此剑,定会令我大吃一惊。”嬴政暗暗赞叹。
在他看来,秦澜能够描绘出幽冥剑,不过是参照了名剑榜上的模样。
但若是在金榜发布前便画出幽冥剑,那就耐人寻味了。
这意味着秦澜可能亲眼见过幽冥剑。
这只是嬴政一闪而过的念头,随即就被他抛诸脑后。
待嬴政离开后,世子们才敢起身告退。
只是动作迅速,生怕耽搁太久。
毕竟喝了这么多茶,早已按捺不住。
当秦澜走下台阶,准备出门时,背后响起盖聂低沉的声音:
“秦澜公子,可否移步一叙?”
……下次提醒一下,我存稿已经不少,除了每日更新的内容,还要留些余粮备用。
秦澜站定身形,疑惑地看着剑圣,“剑圣有何见教?”
剑圣微笑道:“公子,有些疑问想向您讨教。”
“哦?讨教?”秦澜挑眉轻笑,“盖先生竟要问我?天罡境的大宗师,难道还有不明白的事?”
这秦国境内,武道分明,从后天到万象,每一步都清晰可见。剑圣身为天罡中期的强者,已然是世间少有的高手。
“公子误会了,并非关于剑道。”剑圣摇头说道。
“那是?”秦澜愈发好奇。
“请教乐曲之事。”剑圣直言不讳。
秦澜险些笑出声,“让我教你作曲?”
他心中疑惑,剑圣平日最爱的不过是击筑。筑是种类似筝的乐器,十三根弦,演奏时需双手配合,曾是战国风靡一时的雅器。
“公子没听错,确是乐曲。”剑圣肯定地点点头,“其实,我是想请您为我谱写一曲,但无需达到‘十面埋伏’那样的高度。”
他的神情真挚而诚恳,对秦澜的才华显然极为钦佩。
七年前,秦赵交战正酣。那时,秦澜年仅十岁,却献上奇策【十面埋伏】。不仅如此,他还以此为灵感,创作了同名古筝曲,助大军大败赵军,奠定统一天下的基础。
“编曲么……”秦澜若有所思,“可以,但得知道用途才是。”
对他而言,作曲不过是雕虫小技,前世无数名曲随心可取。
剑圣略作思索,“此事关乎重大,还请公子成全。”
剑圣坦诚说道:“名剑榜现世,我和师弟各自得了剑诀,依师弟的性子,一旦习得此诀,必会来找我挑战。”
“我亦应承了陛下,若有朝一日,定请陛下前来观战。”
“剑客对决,而我又钟情音律,若无乐声相伴,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思索再三,却想不出合适的曲子,这才想起公子。”
言语间尽显真诚,毫无虚假。
听到这些,秦澜爽快应允:“好,这事交给我。”
剑圣听后激动不已:“多谢公子。”
“且慢谢我。”秦澜摆手阻止,“若我助你成曲,你是否也该帮个忙?”
“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
剑圣笑着致歉:“公子所言极是,是我疏忽,不知公子要我做何事?”
秦澜竖起一根手指:“很简单,只需你一个承诺。”
“什么承诺?”剑圣追问。
秦澜眯着眼睛,一字一句道:“永不背叛秦国。”
在他心中,剑圣曾因荆轲之子叛逃秦国之事为人所知。而身为秦国公子,此事绝不能容忍。他对剑圣的品性十分了解,凡是他承诺的,必定信守。
此言一出,剑圣略显惊愕。
然而,他很快平复情绪,果断答应:“公子此言虽奇,但在此我承诺,绝不背叛秦国。”
声音坚定,掷地有声。
秦澜听罢,满意地笑了,举拳道:“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剑圣随之击拳回应。
至此,两人达成协议。
交谈之际,已至殿外。
此刻,大殿外聚集了文武百官,静静等待早朝时刻的
然而,这一夜发生的怪事实在不少:流星坠落?金榜现世?名剑榜颁布奖励。此外,还有秦澜痛殴赵高的闹剧。
每一件单独拿出来都足以轰动,而今竟同时上演,引得群臣议论纷纷。
“你们说,名剑榜第一的剑神竟然就在咸阳城里,到底会是谁呢?”
“谁知道呢?能让陛下屈居第二,这可是前所未闻,究竟是什么宝剑能压过天问剑?”
“名剑榜?你们猜,将来会不会有文武百官榜?我们说不定也能上榜呢……哈哈!”
有传闻称,秦澜今日将赵高打得鼻青脸肿,甚至让他用自己的衣衫擦地,足见其胆识。
提及此事,文臣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对秦澜表示钦佩。
【017金榜预言,大家怎么看?】
众臣交头接耳,各抒己见。
“说话需谨慎,那赵高背后似有不可测之力,据说此力曾由吕相把持,后转归赵高。”
“确实,我亦闻此事。然秦澜公子敢以勇力惩治赵高,单此胆识,实令人钦佩。”
“此事莫再提起,听闻圣上于咸阳寻剑仙,终无所获,不知其心绪如何!”
……
喧哗声中,秦澜身后传来朗朗笑声。
循声而视,蒙毅缓步而至。
过处诸臣皆避让,拱手行礼:“见过上卿大人!”
蒙毅颔首回应。
及至秦澜近前,抱拳施礼:“蒙毅拜见秦澜公子!”
秦澜忙上前扶住:“蒙伯父,何必这般拘礼!”
蒙毅与先帝情同手足,称其为叔实属自然。私下里,他对秦家父子颇为亲近。
只是蒙恬常年戍边,剿灭残敌,还需防备北境狼族,见面机会不多。即便如此,每回蒙恬归朝,总要与秦澜畅饮尽兴。
“宫规所在,不可废礼。”蒙毅淡笑。
殿廷森严,纵使身为上卿,也须恪守规章。
秦澜点头领会。
忽觉胳膊轻碰,侧目见蒙毅挤眉弄眼:“今儿个,给我说说,你是怎么修理那个太监的?”
秦澜也不隐瞒,将整件事娓娓道来。
说到痛惩赵高时,蒙毅不禁捧腹大笑。
日光渐明,卯时已临。
殿内骤起一声尖锐嗓音:
“升朝!”
吱呀之声响起,黑龙殿的大门徐徐开启。
文武官员按品级依次入列,整齐步入正殿。
秦澜当先,引领世子们缓行至殿中。
始皇帝嬴政从侧阶拾级而上,在龙座落定的一瞬,满朝文武齐齐跪伏: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大秦万载!”
殿外侍卫闻声跪拜,齐声呼应。
片刻间,声浪回荡咸阳宫内外。
殿内,嬴政抬手示意:“诸位爱卿平身!”
……
低语轻轻,却穿透整个殿堂内外,清晰入耳。由此可见,嬴政之修为深厚。
“多谢陛下!”群臣起身,静静等候圣旨。
此刻,嬴政面若寒霜,俯瞰殿下百官。
“昨日陨星之事,想必诸位已知晓。金榜显现,名剑榜亦公之于世,且排名颁赏。”
“此事,众卿有何高见?”
寂静无声,殿内悄然得连落针都似有回响。群臣互望,皆欲待他人开口。
见解并非没有,只是陛下至今未寻到剑神,未获九转长生丹,喜怒莫测,无人敢妄言。
忽而,十八子胡亥迈出一步,拱手低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乃国力扩张良机。”
“哦?”
嬴政听闻胡亥首开言路,饶有兴致,“继续说。”
“父皇,名剑榜不过是金榜的一部分,后续还有更多榜单出现,伴随的是更多的赏赐。若我们能掌控天下名剑与这些赏赐,何愁国力不增?”
简明的话语,直指胡亥的志向。
随即,支持他的朝臣纷纷附和。
“陛下,胡亥所言极是,如此一来,天下剑客必归秦。”
“不错,那些未归秦的,将被孤立甚至追捕,最终只能俯首称臣。”
“国强则边疆无惧他族。”
然而,扶苏上前,拱手道:“父皇,新定之邦急需休整,金榜带来的丰厚赏赐恐引天下纷争。”
“我建议暂且韬光养晦,这才是明智之举。”
“若强行夺取剑客及各方势力的奖赏,定会触怒他人,引发反抗,导致剑客与诸势力联合,危及大秦根基。”
其言辞显露出忧虑与急切。
不少大臣附议扶苏的意见,殿内顿时陷入僵局。
嬴政早已预料此景,毫无意外,只是环顾群臣,沉声说道:“此事,寡人已有决断,无需再议。”
“然有一事,诸卿未知。”
“昨夜陨石化金榜,其上刻十一字。”
\"秦将亡于胡,始皇逝而土裂!\"
\"汝等如何解读此语?\"
\"何意?\"
\"何解?\"
殿中喧哗四起。
众官皆惊惧,齐齐伏地。
\"秦将亡于胡,始皇逝而土裂。\"
寥寥十一字,
似十一巨石压顶,使诸臣喘息不得,伏地颤抖。
此言大逆!
明眼可知,
不过谓\"亡秦者胡,帝崩后疆土必分\"。
虽人人可晓,
却无人敢言。
彭……
嬴政眉目冷凝,拍案疾呼:\"朕召汝等议论,非令汝等俯首!\"
\"李斯,此言何解?\"
声震如雷,气势磅礴。
额……
相国李斯,亦神色尴尬。
应对帝问,唯有陈己之见。
\"陛下,臣以为'胡'即'狼',意指常扰边关之狼族。\"
\"然狼何以敌秦?若非铁骑不擅骑射,早灭狼族矣。\"
\"臣断此乃妄语,恐是东郡叛逆刻于陨石。\"
语调平稳,
心底却波涛汹涌。
细察可见,
李斯话毕,右手微颤。
此言一出,众臣附和。
\"陛下,相国所言有理,或是叛军所为,意在惑军心。\"
\"无论真假,狼族终为隐患,今天下归一,宜平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