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缓缓睁开双眼,吐出一口浊气。
深深叹了一口气,“终究未能突破,这破虚丹只让我提升了真气的纯净度。”
说话间,他的浑浊目光落在家族榜榜首的剑神身上。
其实,他对剑神并无太多兴趣。
吸引他的,是那皇道真气。
它能够加快修炼速度,提升真气品质。
单凭这两点,就足以让他心动。
更别说剑神所掌握的神级秘术——皇道集结,能将嬴家的皇气据为己有,无需额外加持。
这种秘术,让他既畏惧又渴望。
当然,心底还藏着一丝贪念。
但很快,这份贪念被他强行压制下去。
“罢了罢了,我还是回家种地去吧。”说着,站起身,扛着锄头往山谷上走。
然而,当他回到庭院时,听见一位老者的急切呼唤。
“老鬼,你总算回来了,快来帮我解开这局‘珍珑棋局’。”
随着家族榜尘埃落定,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对于剑神,人们已经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
连续占据三大榜单,却无人知晓其身份。
这种未知,最让人害怕。
当然,剑神也因此收获了不少追随者。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秦澜,则悠然自得地待在家中。
平日里,他饮酒享乐,钓鱼观舞,过得逍遥自在。
在这段闲暇时光里,他还潜心研究自己的皇道真气。
通过与族人比较,他惊讶地发现……
他的皇道真气虽仅如铁丝般细,却蕴含着难以想象的力量,仿佛历经千百次提炼,精纯至极。一丝逸散的气息,便能匹敌十几位族人所凝聚的庞大真气。
秦澜心中盘算着:“看来将来有必要试试施展‘皇道集结’之术,看看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几天后,一切都归于平静,似乎连咸阳城都屏住了呼吸,好像对赢家获得皇道真气一事心生敬畏。
咸阳宫内,刀枪林立,大秦的黑甲士兵守护着章台宫,他们是吞并六国的强大战士。一旦始皇帝下令向东征伐,必能横扫天下。
紧急军情传来!
蒙恬将军的急报!
一名黑甲信使快步奔入咸阳宫,双手捧着军报呈递给始皇帝。
蒙恬将军的军情一份份传递到章台宫,直至嬴政眼前。
赵高站在始皇帝身旁,内心忧虑重重。最近接连受挫,让他焦头烂额。蒙恬和章邯等人屡建奇功,势力愈发壮大,而他掌控的罗网却连连遇险,损失严重。
他苦心经营十余年的罗网,如今几乎毁于一旦,这让他痛彻心扉。更糟糕的是,剑圣还伤了他的肩胛骨,令他痛苦不堪。
尤其在家族榜单发布时,医仙为博取陛下欢心,主动寻找长寿丹的配方,却无功而返。这样的失败让他在始皇帝面前更加自卑。
就在他担忧地位不保之际,嬴政合上了奏折,激动得有些颤抖。
赵高心中惊疑:“蒙恬将军的奏折到底写了什么?竟让陛下如此失态。”他很想弄清楚,但始皇帝未让他看,他也只能沉默。
在始皇帝面前,他就像高山上的小松树,依赖着始皇帝生存……
“赵高……”
“微臣在。”
“大公子呢?”
始皇帝口中的大公子正是秦澜。
“禀陛下,大公子他……”侍从欲言又止。
“怎么了?”
嬴政接过奏折,瞥了赵高一眼,那眼神犹如猛虎盯着猎物,赵高顿时感到寒意袭来:“陛下,大公子正在酒楼饮酒作乐,醉卧其中……”说完这句话,他偷偷观察着始皇帝的表情。
本以为说了秦澜的不是后,陛下会雷霆震怒,却不料……
秦王嬴政听罢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仰天大笑:\"果真洒脱!不愧是我的长子,临危不乱,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赵高站在一旁,脸色苍白。
陛下似乎对长公子过于宠爱了。前些日子胡亥外出饮酒,您还下令责打他三十棍,并禁足一年呢!
为何到了秦澜这里,就成了镇定自若、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这岂不太偏袒了吗?
蒙恬所奏何事,竟让您如此欢喜?
莫非与清理匈奴狼族之地有关?
他不得而知。
\"陛下,要不要召秦澜公子进宫?\"
\"不用了。\"
嬴政起身携天问剑至章台宫前,俯瞰宏伟宫殿,独揽天地。
赵高随侍其后,隐约听见始皇低声自语:\"罢了,寡人还是亲自去趟长公子府吧。\"
\"若是见秦澜公子,直接传召便是,何必如此?\"众人震惊之余,满是疑虑。
片刻后,赵高恍然大悟,能让始皇亲往,或许只因蒙恬送来的十万火急奏折。
\"那奏折究竟写了什么?\"赵高暗自思忖。
但他随即放下,不敢多想。
章台宫前,嬴政缓步下阶,赵高尾随其后。
\"你无需跟来了。\"
\"是,陛下。\"
赵高刚要离去,嬴政又说:\"唤李斯入宫。\"
\"遵旨。\"
待赵高退下,嬴政缓步下阶,手抚天问剑,似在丈量天下。
他的目光投向西北,神情严肃。
\"天竺国?除大秦外竟有别国,秦澜怎会知晓?\"语声虽轻,却气势如虹。
丞相府内,李斯正整理国库账目。
六国已灭,天下归一,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衡制,此等功业堪称千古壮举。
千秋万代,大一统帝国都将根植于此!
不论朝代更替,大一统理念必会深植。
对于近日家族最强者剑神的出现,他自然感到震撼。但身为丞相,他需专注治理国家。
虽常猜测暗夜组织与剑神身份,但这非他分内之事。他只须辅佐始皇帝治国安邦。
秦朝鼎盛,乃李斯毕生荣耀!正埋首于九州税赋之际,赵高悄然入府。
“相国,圣上有召,请即刻进宫。”
“嗯,这就去。”
李斯转身时瞥了赵高一眼,“赵大人,老夫好意提醒,莫要与秦澜公子作对。长公子深得圣宠,且与王离交情甚笃。”
“剑圣承蒙长公子庇护,凭借其鬼谷传人之名及武艺,或许能在多方助力下跃居榜首。届时,恐成未来帝位继承者,而胡亥不过十八子耳。”
赵高闻言暗自思忖,连连应诺。见赵高如此谦卑,李斯未再多言,乘车直奔章台宫。
赵高目送李斯离去,抚着肩伤,神情阴郁。若非剑圣手下留情,他此刻已魂归九天。
“莫与秦澜作对?相国大人哪,若秦澜登基,纵使天地广阔,亦难容我立足!”眼眸泛红,语气森然,“胡亥却对我言听计从,定助其登基,挡我者,必杀无赦。”
李斯入咸阳宫,恰逢嬴政于章台宫外舞剑,天问剑锋所向,无坚不摧。
嬴政收剑后,李斯鼓掌赞叹:“陛下剑术超凡!”
嬴政摆手示意:“把蒙恬的急报交给相国。”
“遵旨。”
宦官呈上急报,赵高虽盼之不得,却终未能窥其详。李斯甫至宫中,嬴政便将急报交予他,足见李斯在始皇心中之重。
毕竟身为相国,且在灭六国时屡献良策,助始皇统一天下。
蒙恬急报提及,在草原西北擒获一批西域骑兵,押解至咸阳。据供述,他们隶属孔雀王朝,负责镇守天竺。
此番表明,除大秦外,西北尚有他国。此外,还提到秦澜曾言及此事,起初未予重视,后闻讯始信。
末尾附言:“是否联结他国,烦请圣上详询公子,其看似闲散,实则智深如海。”
李斯阅完急报,神色平静地将奏折合起。末尾蒙恬对秦澜的赞誉让他陷入沉思。蒙恬镇守北疆,与秦澜未曾谋面便对其褒扬,这显然非同小可。
这表明了一个事实——蒙家军已在诸位公子中选择了长公子秦澜。对旁人而言或许无关紧要,但对其他世子而言,却是极为不利的消息。蒙毅和蒙恬作为亲兄弟,一个位居朝堂高位,一个统领帝国精锐部队。蒙恬的支持意味着整个黄金火骑兵都将效忠于秦澜。蒙恬既已明确立场,蒙毅势必要与其保持一致。
秦澜得此二人助力,背后实力不容小觑。“看来长公子确有过人之处,否则不会赢得蒙恬将军的认可。”李斯思索着。更让他疑惑的是,秦澜如何得知除大秦之外尚有他国存在?这一点令人费解。
正在此时,嬴政更衣完毕。“李斯,随朕去长公子府。”李斯恭敬应诺,随后紧跟在嬴政身后。出了章台宫,登上龙辇直奔秦澜府邸。龙辇突然出现街市间,立刻引发轰动。咸阳百姓认出龙辇后迅速跪伏,唯恐触犯律法。当龙辇远去,人们才缓缓起身。
“方才真是惊魂未定,即便未见圣颜,仅凭威仪已让人喘不过气来。”有人议论道。又有人说:“剑神乃赢氏最强者,外间传闻剑神即是始皇本人,今日看来并非空穴来风。”
众人猜测始皇此行目的地,有人认为是长公子秦澜府邸。
\"秦澜?那个常去寻欢作乐的公子赢秦澜吗?陛下亲自过来,是要惩戒秦澜吗?\"
……
于是,
咸阳城的百姓们远远地跟着。
一直走到距离秦澜府邸千步开外的地方停下脚步,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朝里张望。
他们并非不想靠近,
只是再往前就会进入禁军守卫的区域。
一旦擅自闯入,轻则受罚,重则丧命。所以只能遥遥观望。
咦?
府邸之内。
秦澜见到从外面走进来的父皇和李斯,明显怔了一下。
父皇今日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看他脸上的表情,像是有要紧事情要说。
到底是什么大事,能让父皇亲自来访?
正当他在心中思索时,始皇帝赢政在李斯的陪伴下已经步入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