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农家、阴阳家,包括道家的堂主和掌门都受了伤,我们这些凡人上去只有送死的份儿。”
“妈的,性命比什么都重要,我还是看好戏吧,既能观棋,又能等金榜更新。”
“同意!我觉得除非剑神出手,否则没人能破解此局。若真有人能做到,我倒是很佩服。”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站在秦始皇嬴政身后毕恭毕敬的公子扶苏,看到无人应战,不禁嘴角微扬,露出得意之色。他知道,这是绝佳的机会,想要扬名立万,就必须趁机表现。如今不少家族高手因棋局负伤,正是他展现自我的时候。
若他真能解开那局。
必将在朝野内外掀起巨大波澜。
如此一来,他也能够赢得父皇更多的青睐。
他的信心源于这段时间里,他延请数十位棋艺高超的国手共同推敲指点。
自然,这般相助并非无偿。
一旦破解棋局,珍宝便归他们所有。
而他只需借用这局棋,为自己博取更多声誉。
随后,他上前一步,拱手行礼。
“父皇,孩儿愿一试。”
语气坚定,态度谦恭。
始皇嬴政神色如常,轻轻啜饮一口茶。
“去吧,莫让世人耻笑。”
话语虽淡,却暗含威严。
这话让公子扶苏立誓道:“请父皇宽心!”
见此,始皇嬴政摆了摆手。
嗖……
打赏 分享
102本想低调,怎奈你偏要我张扬【二更】(求订阅)
嗖……。
公子扶苏身形轻盈一跃。
恰似蜻蜓戏水。
动作优雅流畅。
安然站定于厅堂之中,面对荀子时举止得体。“晚辈扶苏,特来求教。”
荀子听闻来者身份后,目光中泛起一丝笑意。“原来是公子扶苏,闻名已久,幸会。”
公子扶苏的思想,与儒家学派理念高度契合。
因此,众多儒学大家纷纷投效扶苏,成为其门客。
儒家三号人物——张良也不例外。
不久前,张良亲自拜访并提出合作意向。
只要公子扶苏协助破解这局珍珑棋局,他就亲自出面争取整个儒家阵营的支持。
对此,荀子毫不迟疑地答应了。
公子扶苏微微一笑,伸手示意。
“请。”
随即,两人分别执黑白二子,依次落子于湖心亭中。
落子之声接连响起。
众人皆屏息凝视。
始皇嬴政看到公子扶苏与儒家关系日益紧密,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显然,他对儒家的治国主张并不认同。
这时,他轻啜一口茶,将茶杯放置桌上。
“李斯。”
“臣在。”
“你觉得,扶苏有几分把握破解这局棋?”始皇嬴政漫不经心地问。
嗯?
此言出口。
顿时让李斯眉头微蹙。
思索片刻后,实话实说道:“启禀陛下,依臣看,此局绝难破解。”
“理由。”
直截了当!
“陛下,即便公子扶苏邀集诸多棋坛泰斗,但微臣深知恩师棋力非凡。” “若恩师都不能应对的棋局,那对这些泰斗而言,绝无破解之法。”
语调虽轻,
却坚定无比。
这无疑是对他老师棋艺的信任。
话音刚落,
始皇嬴政目光微沉,指尖轻叩桌案,似在深思。
面对此景,
李斯屏息凝神,
不敢妄言半句。
毕竟,始皇的威严实在令人震慑。
时间悄然流逝!
呼——
公子扶苏正苦苦思索之际,面色惨白。
下一瞬,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幸而,
关键时刻荀子及时收手,避免了那枚黑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否则,
仅凭这一子,公子扶苏非死即伤。
咳咳——
他剧烈咳嗽数声,
得知荀子相救后,起身拱手道:“多谢荀老恩赐!”
荀子摆手道:“无需客气,该谢的是你,你能走到这一步,已属不易。”
说到这里,他突然沉默片刻,随即无奈叹息:“唉,终究未能逆转乾坤,可惜,可叹!”
言语间满是遗憾与酸楚。
公子扶苏自知无法解开珍珑棋局,神情沮丧,心有不甘。
然而转瞬间便调整过来,
“荀老智慧无穷,晚辈愚钝,暂且告退。”
“好,有劳扶苏公子了。”
随着荀子话语落下,
公子扶苏转身腾空跃起,
眨眼间立于始皇面前,垂首如受责罚的孩子般,
“父皇,孩儿让您失望了。”
对于这一幕,
嬴政仿若预料之中,
并无惊异,
反而微微眯眼低声说:“退下吧,先疗伤。”
“是,父皇。”
待公子扶苏离开,
嬴政缓缓起身,手握天问剑,俯视那困扰天下的残局。
霸气凛然!
威严震世!
顿时弥漫开来,
仿佛君王巡视四海。
此刻,嬴政面容严肃,
大秦帝国难道会被区区一局棋困住?
若今日无人能破,
岂不是表明大秦人才凋零?
随后迈出一步,
“诏告全族,谁能解开珍珑棋局,寡人许诺封侯拜将。”
“若是世子中有人做到,寡人任其一事。”
声音如龙吟般回荡阁楼。
此言一出,
顿时引发族内轰动,
特别是诸位世子,更是艳羡不已。
然而想到——
局势胶着,各方均难以有所突破,即便倾尽全力,亦未必能扭转乾坤。然而,心中虽存疑虑,却因珍宝与承诺的利益诱惑,众人纷纷响应。
“吾辈公子高,愿效犬马之劳。”
“公子将闾,亦愿一试。”
“公子胡亥,亦义不容辞。”
气势高昂,然而甫一入局,便显颓势。劣势白子,面对步步紧逼的黑棋,犹如风雨飘摇的小舟,顷刻间便被吞没殆尽。退出棋盘之时,众人面色惨淡,嘴角渗出血丝,满目皆是惊惧之色。
此情此景,观者无不窃笑嘲讽:
“原以为自身难保,却不料即便是家族榜首,面对珍珑棋局依旧束手无策。”
“唉,看到这般光景,倒让我宽慰不少,诸位公子的能力不过如此罢了。”
“何止,不过是有权有势的出身罢了,若非父母庇佑,怕也是难有今日地位。”
咔嚓……咔嚓……
始皇嬴政听罢,手中茶盏受力过猛,险些碎裂,面容愈发严峻,眉宇间透着深深的不满。
他并非因旁人议论而动怒,而是为这些肩负重任的子弟们感到痛心疾首。身为大秦皇室成员,却连区区棋局都无法应对自如,更遑论沙场征战。这等表现,无异于全军覆没。
扑通……扑通……
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重臣目睹皇帝神色,皆惶恐跪地:“恳请陛下息怒!珍珑棋局确实艰险异常!”
“陛下明鉴,此乃残局,白子注定败北,若想逆转,实属痴人说梦。”
“望陛下体恤诸位公子,他们已竭尽所能!”
冷哼一声,嬴政目光如炬,掷地有声:“珍珑棋局中的白子虽处劣势,却蕴含逆袭之机,而这些世子竟屡次落败,不仅丢了个人颜面,更辱没了大秦威名!”
言辞雷霆万钧,震彻殿宇,每一个字都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
就在此时,一阵细微却清晰的声音突兀响起……
\"陛下,依微臣之见,不妨让秦澜公子一试。\"
此刻,李斯主动进言,令嬴政也是一愣。
顺着李斯的手势看去,只见秦澜正坐于屋檐之上,饮酒赏月,好不逍遥。
秦澜的棋艺众人皆知,无人能敌。
李斯此举,实则是想借机献策,万一秦澜能解开珍珑棋局,不仅嬴政欢喜,自己也能获功。
嬴政眯着眼打量,见秦澜那副闲适模样,心中颇感不悦。
\"秦澜!\"嬴政沉声喝道。
秦澜闻声放下酒杯,恭敬应答:\"儿臣在!\"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瞩目。
有人惊讶于秦澜竟就是传闻中无所事事、贪图享乐的皇子。
有人却反驳道:\"秦澜虽看似懒散,但他曾以【十面埋伏】助赵国覆灭,功不可没。\"
\"若说他只有此一功,也难称优秀。\"
\"陛下召他来,难道真要他解棋?这岂不是儿戏?\"
议论声渐起,忽听一声冷哼,剑圣现身。
\"谁敢再小觑秦澜,剑下不留情!\"
剑气纵横,黑白交缠,煞气顿生。
众人噤声,目光敬畏投向剑圣。
作为嬴政近卫,剑圣此举令人心生疑窦。
为何他对秦澜这般维护?
但无人敢问,因为答案或许早已明了。
秦王嬴政目光转向秦澜,冷声问道:“寡人听闻,你棋艺高超,确有其事否?”秦澜闻言,微微点头:“尚可。”
“棋艺?嗯,勉强算得。”秦王随即说道,“不妨试试这珍珑棋局!”“好!”秦澜简洁应答。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谁人不知珍珑棋局之难?众人虽心中存疑,却欲笑而不敢,只因剑圣凌厉的眼神如刀锋般刺来。于是,大家只能屏息凝神,注视着秦澜的动作。
但见秦澜身形一闪,自房顶跃下,恰似一片轻盈的落叶,随风飘至湖心亭。荀子见状,双目微亮,打量着这位咸阳城的风云人物。本以为是纨绔子弟,此刻却颇感意外。
秦澜落座后,俯视棋盘,嘴角扬起一丝笑意:“荀子前辈,我们开始吧?”荀子朗声笑道:“好!此局白子先走。”秦澜取出一枚白子,置于棋盘一角全是白子的地方。
哗啦……
这一招棋,竟将自身所有白子尽收囊中。“什么?自填满?”此法匪夷所思,在棋局中极为罕见。荀子勃然变色,双眼如铜铃般瞪大,寒声警告:“秦澜公子,若你不会下棋,速速离去,莫要在此亵渎珍珑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