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调沉稳,夹杂着隐隐的期待。
到底何等缘由,能让李牧抛下赵国,遁迹乡野?
话音刚落,
剑圣颔首道:\"陛下,蒙恬将军素来心思缜密,必定会揣摩陛下的意图,并且依照黄光所指之处,去追寻李牧。\"
语气笃定,态度谦恭。
\"但愿如此!\"嬴政轻抚长剑,仰头凝视天穹,感慨万千。
忽地想起一事,
问道:\"你师父近况如何?\"
剑圣的师父?
自然是指鬼谷子。
说完之后,
剑圣拱手行礼。
\"禀报陛下,自饮悟道茶后,我师父仍在闭关,尚未有出关之兆。\"
说到此处,声音稍作停顿。
随后,
他面容坚毅,缓缓说道:\"请陛下宽心,师父既承诺效忠大秦,定不会背弃诺言。\"
对此,
嬴政微微点头。
\"甚是妥当。\"
鬼谷子?
纵横家之祖。
若能纳入麾下,于大秦而言,实为百利无害。
不过,
能让鬼谷子甘愿归顺大秦,
必有所诱。
悟道茶?
便是其中之一。
儒家藏书楼中。
秦澜、嬴系与荀子盘膝而坐。
桌上摆着珍馐美味,更有繁复精妙的棋局。
当然了,
绝不可缺神猴酒。
那盛神猴酒的葫芦静静放置一旁。
桌上端正摆放着东西。
此刻。
嬴弈与荀子目光 ** ,全身似有醉意。
交谈中,话语已含糊不清。
“侯爷,我跟您讲……老夫……老夫十分仰慕您,得剑神青睐,赐予灭神臂,不仅修复了您的残缺之体,更让您位列名剑榜前列。”
“荀子前辈,您就别取笑我了,这一切多亏剑神,若非他,怎会有今日成就,咱们接着喝吧。”
此时此刻。
两人互相依靠。
拿起酒杯,一口饮尽。
现在这模样,哪像是一方侯爷与儒家的师叔祖?
并非是他们酒量差。
而是神猴酒的力量太过猛烈。
这才让他们醉倒。
然而。
两人各自体内,真气汹涌奔腾。
这表明。
随着饮用神猴酒,实力正在快速提升。
唯独秦澜依然清醒。
看见榜单上‘李牧’二字时,嘴角浮现怪异笑意,低声说道,“我喜欢遵守约定的人……只有这样,我才会遵守约定。”
说完。
端起酒杯,浅尝了一口。
然后放下酒杯,抬头望向藏书阁,翩然起舞。
姿态优雅。
风情万种。
只是。
这里是在藏书阁。
这一切,只有秦澜能够想到——让 ** 在藏书楼起舞。
对此,荀子亦不敢违抗。毕竟,谁让自己贪恋那神猴酒呢?
与此同时,蒙恬正于脑海深处吸收与消化新得的秘法,渐渐睁开了双眼。然而,当目光触及榜单时,特别是那个熟悉的名字,他的双眸骤然亮起。
“什么?李牧?他居然还活着?”
言语之间满是惊愕。
对于秦军将士而言,这个名字足以让他们警觉。
当他察觉到与李牧相关的奖励之光即将靠近,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
“难道说,李牧是在赵国废弃他之后才隐居于匈奴?怪不得无论在哪国寻找都毫无踪迹。”
“如今既已遇到,便要查清当年 ** 。”
说着,他果断下令:无论如何,必须确保大祭司与精绝女王的安全。
随即,他集合了一支黄金火骑兵精锐,策马扬鞭,朝着目标疾驰而去,很快融入夜色之中。
不久后,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蒙恬所率的黄金火骑兵顺着黄光前行,抵达一处桃花盛开之地。此时正值秋初,花瓣纷纷坠落,在风中漫天飞舞。而那抹黄光竟在花海 ** 莫名消失。
显然,赵国的李牧此刻就在这一片桃林之内。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和无波,但蒙恬却感受到一股压迫感袭来,心中隐隐不安。他总觉得这片桃林暗藏玄机。
这时,一名黄金火骑兵挺身而出,拱手请求出征:“将军,我愿先行一步探路。”
话音刚落,整个队伍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蒙恬摇头止住众人,“不可,尔等皆为帝国精锐,岂可轻举妄动?”话语刚落,他跃然而起,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大秦蒙恬拜见李信将军,不知将军是否肯赏脸一晤?”
其声如雷霆,响彻四野。
此言方出,桃林深处忽传爽朗笑语:“蒙恬?蒙骜之孙,说来……老夫与蒙骜尚有几分交情。”
“既然你能至此,定是有缘,不妨进来一叙。”
话音未落,桃林震动,似潮水涌动,瞬息之间,现出一条坦途。
蒙恬见状,拱手致谢:“多谢李牧将军成全。”
随即,他迈步前行,直入桃林深处。此时,众黄金火骑欲阻,却被蒙恬抬手示意在外等候。
“你们且在此。”
“是,将军。”
蒙恬循径而进,不多时至林腹。抬目远眺,只见一座简陋茅屋,围以竹篱小院。
院中石桌旁,端坐一位须发花白、鬓染霜华的老者。尤为骇人的是,其脸侧一道深长伤疤,更添几分森然。
此人非他,正是威名赫赫的李牧将军。
尽管年岁渐高,蒙恬初见便认出其身份。遂上前半步,俯身施礼:“蒙恬拜见李牧将军。”
李牧执壶斟茶,随意递过一杯:“老夫早卸甲归田,怎敢承蒙将军如此大礼?尝尝这茶如何。”
其声虽显苍老,却平和自如。
蒙恬听罢,毫无惧色,反而脊背挺得笔直,径直走向石桌,稳坐于石凳之上,执起茶杯浅啜一口后方轻轻放下。此时,李牧捋须而笑,朗声发问:“此茶乃老夫亲手所制,不知味如何?”他的双目虽已昏花,却一直注视着蒙恬,静候回应。
自离赵国以来,李牧便隐匿乡野,潜心研习棋道与茶艺。经年累月的努力,终成此茶。他迫切想知道他人对其作品的评价。
多年来,蒙恬是第一位品鉴此茶之人。李牧本以为他会欣喜不已,岂料蒙恬眉头微蹙,摇头答曰:“将军若在数月前饮此茶,定会对其赞不绝口。”
“然则今日相较秦澜世子所炮制之茗,实难望其项背。”语调虽低,却如惊雷击耳,让李牧备受震撼。然而,片刻之后,他恢复镇定,微微挑眉复问:“长公子秦澜竟创制出优于老夫此茶的饮品?”
蒙恬肯定点头:“确实如此。”话毕,自怀中取出一撮茶叶投入沸水壶中,指向那茶壶道:“此即秦澜世子所制,蒙受始皇陛下恩赐于我者。”
“将军不妨一试。”李牧半信半疑地取壶浅尝,入口初觉甘甜清凉,入喉却辣意袭来,令人既拘谨又沉醉。蒙恬询问:“李牧将军,此茶滋味如何?”
李牧连声道好:“甚佳,极佳,绝佳!”
蒙恬遥指军营所在的方向。
“此茶,乃始皇所赐予我少许,若李牧将军能答我所问,我会赠你一些。”话语刚落。
李牧豪爽应允。
“好,无妨。”
随即话锋急转。
他伸出干枯手指,一字一句地说道:“然则,我有一条件。”
“每问一题,你需给老夫一斤茶。”
“不然,免谈。”
语气坚定,毫无商量余地。
蒙恬亦未推辞,点头认可。
而后。
他将多年不解之事尽数问出。
“当年,李牧将军为何离赵?在我看来,区区郭开怎能让将军弃赵而去?除非将军自愿被贬,否则此事难有他解。”
语调低沉,透着沉重。
待他说完,李信略作沉思。
接着不厌其烦地解答。
“不错,当年确是我主动请辞……此为一谜。”
“究其原因,又是为何?”蒙恬追问。
李牧低声回应:“缘于一人。”
说罢,抚面伤疤,似有所忆。
一人?
蒙恬愈发困惑。
难道。
此人为郭开?
心念至此,他又问。
“可否再详述,此人有何非凡之处?”
话音刚落。
李牧从齿间挤出两字。
“剑神!”
蒙恬闻言立刻坐立不安。
脸色惊愕,高声惊呼。
“什么?剑神?”
李牧捋须而笑,坦然承认。
“没错,正是剑神。”
咕噜……
听到这句话,蒙恬忍不住吞了口唾沫,下意识地开口问道:
“李牧将军可否告知,在下究竟发生了何事?”
原来是这样!
当年让李牧甘愿离开赵国的,全都是因为剑神。
只是当时,世上还没有金榜出现,所以没有人知道剑神的存在。
此言一出,蒙恬立刻坐立不安。
他满脸震惊,大声惊呼:“什么?剑神?”
对此,李牧捋了捋胡须,点点头大方承认:
“没错,正是剑神。”
咕噜……
听完这话,蒙恬又咽了口唾沫,脱口而出:
“李牧将军能否告知,在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明白了!
当年李牧甘愿辞官离开赵国,全是因为剑神。
只是当时,没有金榜问世,世人并不知晓剑神的存在。
说完后,李牧缓缓伸出三根手指:“我已经回答了你三个问题,再多说一句就是第四个。”
“四个?这代表四斤茶叶。”
蒙恬点点头。
“好,请李牧将军继续告知。”
额……
李牧苦笑一声,随后指向自己脸上的刀疤,语重心长地说:
“这是剑神留下的印记,若是我继续抵抗秦国东征,恐怕赵国会彻底……”
“而我怎会轻易放弃?于是决定与剑神一战,如果他败了,秦国就会退兵;如果我输了,我就离开赵国。”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突然中断了一下。
接着仰头长啸,那声音虽是笑声,却满含悲凉与无奈。
只因那一战,他甚至还没来得及出手,就已经输了。
剑光掠过,脸颊微痛。他明白,若剑神欲取其命,不过举手之劳。想起那支让他心生恐惧的铁骑,终于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听从郭开之言,归隐于此,以桃花林为屏障,抵御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