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若不是朱樉从韩成处得知朱标的事迹及所做的荒唐事,这一切会更加圆满。
一番倾诉后,朱棣擦干泪水,看着马皇后,询问她的病是如何康复的,又是谁治好的。
这件事,朱棣确实很好奇。
毕竟,母亲患的是肺痨,严重到朱元璋亲自派人传信,让他们赶回来的地步。
途中他多次向道衍大师请教,可道衍大师对此也毫无办法。
道衍在朱棣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肺痨作为公认的顽疾,连道衍这样的高人都束手无策。
眼下,母亲的病已经危及生命。
原本,众人之间尚且和乐融融。
然而,在朱棣提及此事后,这种和谐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
韩成的身份极其特殊,无论是朱元璋、朱标,还是马皇后,都对如何处理韩成的关系感到迷茫。
唯一确定的是,他们希望尽量减少人们对韩成的关注。
“此人是一名隐于市井的奇才,声称能治好夫人的病。”
当时父皇和我们对此并不抱希望。
但母亲的病情不容拖延,待这位奇人开出处方后,我们将药给同样患有肺痨的人服用,竟真显奇效!
于是赶紧将药拿给母亲吃,她的病情果然得到了显着改善……
朱标的话语带着回忆,向朱棣述说着往昔。
这不能算作撒谎,当初韩成说自己能治母亲之病时,连父皇在内的我们都对他心存怀疑。
但实际上,韩成确实是一位来自民间的奇人。
只是,他的来处并非当下的大明,而是数百年后的民间。
听闻朱标所言,朱元璋和马皇后心中稍安。
他们最怕朱标说出真相。
“那位奇人为何隐匿行踪?我要亲自登门道谢!”
朱棣由衷而发,真心想感谢这位治愈母亲的奇人。
这不仅仅是治好了母亲的病,更是修复了他的内心支柱。
“我也……我也是!”
臀部被打得伤痕累累、只能趴在原地动弹不得的秦王朱樉也勉强开口。
他对这位医好母亲的奇人充满感激,渴望亲自致谢。
若朱樉知晓,此次挨打全因这位奇人向父皇说了某些话,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此人为免惊世骇俗,不愿暴露姓名,也不愿他人知晓他的行踪。”
朱元璋接续朱标的叙述,随意编造。
朱棣闻言,顿觉无比遗憾。
救母恩人无法当面致谢,无缘见这等奇人,实为憾事。
但朱棣对父皇的说法深信不疑。
通常来说,能力越出众的人,性格就越古怪。
能让重病缠身的母亲活下来的神医,那岂不是奇人中的奇人吗!
而且,还是一位有着非凡本事的奇人。
这样的怪癖行为,其实也并不奇怪。
看到朱棣接受了这个事实后,朱元璋与马皇后都稍稍舒了一口气。
然而,朱棣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朱元璋十分受伤。
“父皇,那位神医治好了母亲的病,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您一定要好好报答他,绝不能亏待他。”
朱棣这句话,让朱元璋想起了当年韩成利用此事威胁自己,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的事情,心里十分难过。
这件事,他连对妹妹都不敢提起,怕妹妹知道为了给自己治病,女儿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而伤心,甚至责怪自己。
“那是当然!我们是什么身份,你还不清楚吗?
怎么能亏待他呢?”
朱元璋虽然心里难受,但还得装出一副豪迈的样子,这也真是有趣。
马皇后听了朱棣的话后,也觉得他说得很对。
并且下定决心,在自己康复的第一时刻,就要亲自去见韩成,并认他为义子。
这样的救命大恩,这样的奇人,如果不认作义子,总觉得不安心,也觉得对不起韩成立下的功劳……
“今日是中秋佳节,孩子们都回来了,这是他们离开京城分封以来,咱们一家人团聚得最齐整的一次。
重八,你去安排中秋晚宴,咱们一起聚一聚。”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说道。
“妹子,这次宴会……就别办了吧?
等孩子们都到齐了,咱们再聚也不迟,不过两三天的事。”
朱元璋确实不想举办中秋晚宴。
今天从韩成那儿知道了标儿和老二的事情后,他根本没心思去做这件事。
更重要的是,他妹妹的病还没好,没法跟我们一起。
“不行,今日是中秋佳节,既是中秋佳节,就该有点过节的样子。
这是家里的事,我说了算!”
马皇后话音刚落,朱元璋就没了办法。
“好吧,好吧,那就举办吧。”
“父皇,一会儿宴会的地点改成这儿不就行了?
我们在外面,娘就在宫门内等着。”
朱棣话音刚落,朱元璋便喜形于色。
“好极了!好极了!”
朱元璋拍着朱棣的肩头,连连称赞。
老四真是我最满意的儿子啊!
看着朱棣,朱元璋越看越喜欢。
“父皇,母后,我去请有容!”
商议完中秋晚宴后,朱棣看着朱元璋与马皇后说道。
——
商定完中秋晚宴,朱棣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妹妹朱有容。
对于这个妹妹,朱棣一直十分怜惜。
马皇后生下五个皇子后才诞下宁国公主,这足以看出宁国公主在他们心中的独特地位。
几个哥哥都将她捧在掌心般呵护。
而且宁国公主不仅聪明懂事,还乖巧可爱,后来却遭遇了不幸。
这让朱棣等人更加疼爱这个妹妹,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她。
许久未见,朱棣也非常想念宁国公主。
“我也要去!”听到朱棣要请妹妹来赴宴,躺在地上的朱樉顿时激动起来。
他用力撑起身子,却因伤处作痛,发出一声呻吟,又倒回原位。
“老四,别去叫有容了。你知道她现在的状况,自从出了那件事,她就不愿离开寿宁宫一步。
不仅是这次中秋宴,连其他所有聚会她都不参加。
你这时候去请她,只会让她更难过,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
朱元璋开口阻止了朱棣的提议。
开玩笑,要是你真去了寿宁宫,那岂不是有很大概率碰到韩成?
其实,朱元璋对朱棣的想法还挺认可的。
上次女儿破例走出寿宁宫时,他曾抱有一丝期待。
他也盼着女儿能尽快走出阴影,哪怕只是象征性地吃顿饭。
但考虑到韩成的存在,他还是果断拒绝了朱棣的请求。
“没错,有容这孩子现在特别敏感,你就别再去打扰她了。”
马皇后接着开口,附和了几句。
朱棣怔了片刻,想起往年中秋,父皇与母后总会让留在京城的兄弟们招呼有容来参加宴席,而这次却毫不迟疑地否决了自己的建议,心中满是疑惑。
为何此次归来,总觉得父皇与母后的言行举止有些异样?
难道是因为自己远赴封地,许久未见双亲的缘故?
“四弟,跟我一起去给老二敷药吧。咱们兄弟许久没聚了,正好趁机聊聊。”朱标伸手牵住了朱棣,顺便发出了查看老二伤势的邀请。
对于这份差事,朱棣很是乐意接受。
他心头刚浮现的疑虑瞬间消散,随太子一同前往,抬着老二前去疗伤。
望着远去的朱标、朱棣以及被抬着的老二,朱元璋与马皇后既感到欣慰,又隐隐不安。
欣慰的是,他们兄弟依然如从前般融洽。
历史上那些皇族兄弟阋墙之事,没有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
但难过的却是,偏偏老二朱樉惹出了不少荒唐事!
“希望这次能让他长点教训,不再胡作非为。”马皇后轻叹一声,语气中透着担忧与牵挂。
朱元璋怒气冲冲地道:“我们自会有办法整治老二,让他改正过来!
实在不成,就别让他再去就藩了!留在身边由我亲自管教!”
话音刚落,他又补充道:“那个邓氏,绝不能再留!
她竟敢如此放肆!
我还没死呢,她就敢这般嚣张跋扈!”
提到秦王侧妃邓氏时,朱元璋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水。
他戎马一生,如今却被自己的儿子顶头上司公然羞辱,怎能咽得下这口气?
这是欺他朱元璋已无力回天了吗?
听闻此事,一向温和的马皇后也变了脸色。
“此事需谨慎处理,必须有个说法,但切勿操之过急。
否则恐生变故。
今日暂且不谈,正值佳节,说太多会影响兴致。”
朱元璋听后点点头,这事儿确实棘手。
秦王侧妃邓氏乃卫国公邓愈之女,身份特殊,万不可鲁莽行事……
“小妹,先回去休息吧,我去叫有容来参加今晚的中秋宴。
老四的话提醒了我。”
太祖将注意力从邓氏身上移开,搀扶着皇后往坤宁宫走去。
“你刚不是还说有容不会来吗?现在去找她,她会难过的。”
皇后一边走一边问太祖。
“刚才是骗老四的。
现在情况变了,以前让她来她不来,这次我可以保证,咱们的女儿一定会来!”
太祖说得如此笃定,皇后忍不住回头看他。
“二哥、四哥从封地回来,许久未见,如今又是中秋,女儿从小就和哥哥们亲近,听说消息怎么会不来?”
皇后摇摇头:“上次的事对她打击太大了,光靠这些她不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