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才!
教育人才!
这俩缺口,必须尽快堵上!
指望榆树沟内部自己产生,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必须主动出击,从外面“摇人”!
他的“目光”穿透土墙,锁定了后山工坊区。
那里,墨生和公输班正围着那台“高频共振锻打机”的核心部件,进行着最后的调试。
“齿轮咬合精度再调高半分。”墨生面无表情,声音冷硬,手里拿着一个造型奇特的测量工具。
“联动轴承的润滑不够,需要更换为兽油混合石墨粉。”公输班一边说,一边从背后的机关匣里取出一个小油壶,动作麻利。
两个技术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就是你们了!
韩莫打定主意。
要说见多识广,信息渠道,整个榆树沟,除了他这个“穿越者”,估计就数这两个走南闯北的“工程师”了。
一道蕴含着急切需求的神启,如同定向推送的广告,精准地注入了两人的脑海。
“墨师傅,公输师傅,帮个忙。”
“本座需要两类人才。”
“一类,擅长管理民政,能梳理内务,建立秩序。”
“另一类,精通教化,能教授蒙童,开启民智,最好是……嗯,读书人。”
“你二人见多识广,可有门路寻访?”
正在调试机器的墨生和公输班,身体同时僵了一下。
莫爷的神启?!
而且……是求助?
还是关于“人才引进”这种听起来就很高端的事务?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讶。
在他们看来,这位“莫爷”一直都是高深莫测,无所不能的存在。
平地起屋,催生食水,甚至能硬抗修仙者的法舟……
怎么突然开始为“招人”的事情发愁了?
不过,惊讶归惊讶,莫爷的指示,还是要认真对待的。
两人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活计。
公输班率先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简洁明了:“管理民政?教化蒙童?此二者,非工匠所长。”
他的意思是,这事儿找我们,专业不对口啊!
墨生则陷入了沉思,那张常年不变的冰块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丝回忆的神色。
“读书人……教化……”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吾游历天下时,曾听闻……一些儒家弟子。”
儒家?
韩莫在神像里挑了挑“眉”。
哦豁?诸子百家这就开始串门了?
墨家和儒家,这俩在历史上可是经常互相看不顺眼的啊。
墨家讲究“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艺和逻辑。
儒家则强调“仁义礼智”,推崇伦理纲常和教化。
理念差异挺大的。
“儒家……”墨生继续说道,语气依旧平淡,“其学说,于实用技艺少有助益,空谈心性者多。”
得,刻板印象来了。
韩莫差点笑出声。
不过,墨生话锋一转:“然,当今天下动荡,战火四起,不少州郡学宫被毁,许多儒生流离失所,境遇凄惨。”
“若只为教授蒙童,开启基础民智,或许……其中亦有可用之人。”
墨家极致的实用主义,再次体现得淋漓尽致。
管你什么儒家墨家,只要能满足“需求”,解决“问题”,那就是“可用之人”!
韩莫听得连连点头。
对对对!就是这个理!
哥现在缺的是扫盲教师,不是哲学大师!
只要能教孩子们认字懂规矩就行!
“吾可尝试……联系一些旧识,或通过墨家流传的一些隐秘渠道,打探此方面消息。”墨生说道。
他虽然常年专注于机关术,但墨家弟子遍布天下,信息网络还是有的,只是不知道现在这乱世之中,还剩下多少能用。
“善!”韩莫立刻表示肯定,“墨师傅费心了!”
有门路就好!
接着,他把“目光”投向公输班。
公输班摸了摸下巴,似乎在进行快速的逻辑分析。
“寻访人才,需广布消息。”他开口道,“然,榆树沟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外界少有人知。”
“若要主动招揽,如同大海捞针。”
“吾之建议有二。”
“其一,派遣可靠之人,前往附近较大的城镇,或昔日繁华之地,打探消息,寻访可能存在的人才聚集之所,如……某些特殊的‘市集’。”
“其二,制作‘招贤令’,昭告天下……嗯,此法耗费巨大,且以榆树沟目前之名望与实力,恐无人响应,暂不可取。”
“或者……”公输班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可研发一种……能远距离传递信息的工具,将‘招贤’的需求,更广泛地传递出去。”
好家伙!
韩莫听得一愣。
不愧是技术宅!
这思路就是不一样!
别人还在想怎么派人跑腿打听消息,他已经开始考虑研发“远程通讯设备”了!
这科技树点的,有点超前啊!
不过……我喜欢!
“公输师傅所言甚是!”韩莫赞道,“派遣人手打探之事,可交予石头和田庚去安排。”
“至于那远程通讯工具……”韩莫沉吟了一下,“若能研制出来,自然是极好的!此事务,便由公输师傅主导,墨师傅可从旁协助。”
这可是战略级的大杀器啊!
以后榆树沟势力扩张了,搞个“千里传音”什么的,岂不是美滋滋?
“可。”公输班言简意赅地应下,眼神中已经开始闪烁着对新技术的兴奋光芒。
墨生也点了点头,没有异议。
于是,寻找人才的任务,就这样分配下去了。
墨生负责利用他的墨家信息渠道,重点打探流亡儒生的消息。
公输班则一边提供技术思路,让石头和田庚安排人手去外面“碰运气”,一边开始着手研究“远程通讯工具”的可行性。
两人分头行动,效率极高。
当天下午。
墨生便通过某种墨家特有的秘法,向外界传递出了探寻儒生踪迹的讯息。
公输班则把自己关进了工坊的角落,拿出他的宝贝机关匣,开始在一块木板上写写画画,嘴里还念念有词,全是些韩莫听不懂的专业术语,什么“声波振频”、“能量传导”、“符文放大”之类的。
看着两个大佬都动了起来,韩莫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
广撒网,重点捕捞。
双管齐下,总该有点收获吧?
管理人才和教育人才……
嘿嘿,快到碗里来!
不过,这消息发出去了,多久才能有回音呢?
第一个被“忽悠”……啊呸,是吸引到榆树沟的“外聘专家”,会是谁呢?
是个懂管理的能臣?
还是个能教书育人的夫子?
韩莫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有预感,榆树沟平静的“内循环”日子,即将被打破。
新的血液,新的思想,即将注入这个偏僻的山村。
这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是机遇?还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