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的后宫之中,顾知微所居的倾心殿仿若一片宁静的孤岛。
长久以来,她因不得圣宠,无人管束,反倒落得一身清闲。
每日里,她或是在庭院中漫步赏花,或是在殿内读书作画,日子过得简单又自在。
然而,近日的一件事却打破了这份平静。
一日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殿内的青砖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顾知微正坐在窗边,手捧着一本古籍,沉浸在书中的世界。
这时,平日里甚少与她交流的嬷嬷,竟破天荒地来到她面前,脸上带着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
嬷嬷先是不动声色地打量了顾知微一番,随后缓缓开口问道:
“姑娘,你来这宫里也有些时日了,你觉得这宫里怎么样啊?”
这看似随意的一问,却让顾知微心中猛地一紧。
她深知,在这深宫内,每一句话都可能暗藏玄机,尤其是出自嬷嬷之口。
顾知微脸上依旧保持着温婉的笑容,放下手中的书,起身恭敬地回答道:
“嬷嬷,这皇宫乃是天子居所,庄严又华贵。
宫中上下,无论是一草一木,还是各位姐姐、宫人,都让知微深感敬畏。
知微能有幸在此,实乃福分,唯有恪守本分,不负圣恩。”
她言辞恳切,语气轻柔,每一个字都经过斟酌。
嬷嬷听后,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说道:
“姑娘懂事,往后日子还长,莫要辜负了这份心意。”
说完,又叮嘱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待嬷嬷离去,顾知微缓缓坐下,眉头却微微皱起。
她明白,今日嬷嬷这看似无意的一问,背后必定大有乾坤 。
清晨,日光柔和地洒在倾心殿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熠熠光辉。
顾知微像往常一样在庭院中漫步,身旁的琴儿一边帮她整理着衣袖,一边小声说道:
“小姐,听说太皇太后今儿个邀请了皇上、皇后和太上皇去凤安宫品茗呢,听闻是今年新进贡的顶级好茶,极为珍贵。”
顾知微微微一怔,脚步也随之顿住,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她轻轻拢了拢身上的披风,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说道:
“竟有此事?看来今日皇宫里会热闹一番了。”
在这等级森严、规矩繁多的后宫之中,能有这样齐聚一堂的机会实属难得。
皇上日理万机,太上皇深居简出,皇后则忙于打理后宫琐事,平日里众人都难得相聚 。
顾知微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众人围坐品茶的画面,想象着那温馨和睦的场景,心中暗自思忖:
“这样的场合,想必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今日肯定是皇宫难得的家庭聚会日。”
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羡慕,尽管自己入宫许久,却鲜少有机会参与这般热闹的场合,只能在这倾心殿中,透过宫墙,感受着那遥不可及的温暖 。
凤安宫内,雕梁画栋,华烛高照,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太皇太后身着一袭端庄华丽的深紫色织锦长袍,端坐在主位之上,尽显尊贵威严。
身旁的太后,神色温婉,仪态优雅,静静地陪伴在侧。
皇上一袭明黄龙袍,身姿挺拔,面容冷峻中带着几分恭敬;
皇后则身着凤袍,凤冠霞帔,端庄秀丽,尽显母仪天下的风范 。
太皇太后微笑着,抬手示意身后的宫人,声音慈祥却不失威严:
“去,把今年进贡的最好的雨前茶取来,让大家好好观赏一番。”
宫人领命,匆匆离去,不一会儿,便捧着一个精致的漆盒快步返回。
宫人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取出一撮茶叶,放置在众人面前。
那茶叶条索紧细,色泽嫩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
皇上微微颔首,率先开口:
“此茶外形纤细匀整,色泽鲜亮,一看便是难得的佳品。”
皇后也轻轻点头,附和道:
“皇上所言极是,单看这茶叶,便能想象出其冲泡后的美妙滋味。”
太后微笑着,眼中满是赞许:
“不愧是今年的贡茶,确实不同凡响 。 ”
太皇太后听着众人的称赞,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接着说道:
“既如此,便让宫人们为大家泡上这香茗吧。”
宫人熟练地摆好茶具,开始进行泡茶。
只见她手法娴熟,动作轻盈,热水注入茶壶的瞬间,茶香四溢,袅袅升腾,整个凤安宫都被这股清幽的茶香所萦绕 。
泡制完成后,宫人依次为众人奉茶。
太皇太后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轻抿一口,细细品味。
众人见状,也纷纷谢过太皇太后,端起茶盏,浅尝起来 。
“这茶,滋味鲜醇,回甘悠长,果真是好茶 。 ”
皇上放下茶盏,赞叹道。皇后也露出满足的神情:
“茶汤清澈明亮,香气高雅持久,实乃茶中珍品。”
太皇太后轻轻放下茶盏,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意味深长地说:
“茶是好茶,但得耐心炮制。这雨前茶,采摘讲究时机,制作更是要历经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精心把控,方能成就这一杯香茗。”
她顿了顿,接着又说:
“万事万物皆如此,需等待时机,顺势而为 。 ”
众人听后,纷纷若有所思,一时间,凤安宫内一片静谧,唯有那茶香,依旧在空气中弥漫 。
凤安宫内茶香袅袅,太皇太后端坐在主位上,仪态雍容。
她轻轻放下手中茶盏,脸上挂着一抹关切的笑意,看向皇上,和声问道:
“近日乌兰国公主已被封为兰妃,皇上觉得如何,可还喜欢?”
这话一出口,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一瞬。
皇后纳兰静正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指尖轻轻一颤,茶水在盏中泛起一圈细微的涟漪,不过她很快便调整过来,神色如常,嘴角依旧挂着温婉的笑意,只是那笑意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皇上神色平静,从容作答:
“多谢皇祖母关心,孙儿知道该如何权衡与对待,必不会辜负两国联姻的美意 。 ”
他的话语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敬重,又巧妙地避开了直接回应是否喜欢兰妃这一话题,尽显帝王的沉稳与心思缜密。
太皇太后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连声道: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 。 ”
说罢,她目光转向太后,又提及另一桩事:
“听闻上次太后问及乌兰国查都王子是否婚配,那王子怎么回应的?”
太后闻言,微微一顿,神色稍显不自然,随即轻声说道:
“臣妾只是一时兴起,随口问问,难成什么正事 。 ”
她的语气轻柔,带着几分谦逊,试图淡化这个话题的重要性 。
太皇太后轻轻摇了摇头,神色变得认真起来:
“太后所言差矣,两国交好,诸多事宜都关乎邦交稳定,这等事怎会是一时兴起就能作罢的?
和亲之事,有时候能成为维系两国和平的纽带,是少不了的 。 ”
她的声音平和却有力,每一个字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
太后赶忙欠身,态度恭敬,温柔地说道:
“臣妾知错了,太皇太后教诲的是,是臣妾考虑欠妥 。 ”
说罢,她微微垂首,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 。
此时,殿内的气氛微妙起来,众人各怀心思,却都巧妙地隐藏在各自的表情与言语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