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朝堂局势愈发紧绷,皇上在太皇太后、太皇以及乌兰国的多方施压下,却始终未就顾知微和亲一事下旨,令众人心中揣测纷纷。
这日,上官虹身着一袭玄色蟒纹长袍,腰间佩剑寒光闪烁,神色冷峻,特来请求面圣。
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压抑,仿佛能拧出水来。
威严的南宫宇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冕旒,端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宝座之上,身姿笔挺,目视下方,不怒自威。
上官虹威风凛凛地站在大厅中央,昂首挺胸,周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肃杀之气。
两人尚未开口,那剑拔弩张的气场便已让周围的宫人们不寒而栗,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良久,上官虹率先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僵局,声如洪钟: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震得人耳鼓生疼。
南宫宇面无表情,神色冷峻,薄唇轻启:
“大将军免礼平身。”
语气平淡,听不出一丝情绪。
上官虹微微欠身,直起腰板后,神色凝重地说道:
“皇上,乌兰国虽表面上与我国联姻交好,看似一片祥和,但他们向来阴险狡诈、狼子野心,如今看似稳定的局面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说着,他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南宫宇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上官虹,沉声道:
“那大将军的意思是?”
上官虹向前一步,双手抱拳,朗声道:
“听闻查都王子有意迎娶我国女子,微臣以为,不妨顺意而为。一来可暂时稳住乌兰国,二来也能彰显我朝大国风范。”
南宫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质疑,语气略带冷意:
“谁说的?查都王子有意迎娶我国女子,此事朕竟未曾听闻,大将军又是从何处得知?”
上官虹微微一怔,眼神闪烁了一下,避开了皇上的目光,继续说道:
“皇上,如今局势严峻,不仅乌兰国心怀不轨,那哈屋族对我朝也是虎视眈眈。我朝若能与乌兰国联姻,便能腾出手来应对哈屋族的威胁,此乃权宜之计啊!”
上官虹不愧是久经官场与战场的博弈高手,一番话有理有据,直击要害,令在场众人都不禁暗暗点头。
这番说辞之下,南宫宇的神色终于有了些许松动,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但今时不同往日,历经诸多风雨的他,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容易被左右的帝王。
南宫宇神色淡定,声音沉稳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将国师安然托付于大将军,是出于对大将军的信任。可如今,却要让女子去做男子该做之事,朕身为一国之君,又有何颜面面对天下臣民?此事,朕绝不能轻易应允!”
上官虹并未退缩,他挺直脊梁,神色恳切:
“臣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只是如今两面夹击,若贸然开战,必损国力。既然能用联姻避免战争,为何不用?这是为了我朝万千百姓,为了江山社稷啊,皇上!”
两人各执一词,僵持不下,气氛愈发紧张。
苏公公见此情形,心中暗暗着急,悄悄使了个眼色,示意小太监赶紧去请太皇太后前来,试图打破这一僵局 。
不多时,便听见殿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和太监尖细的通报声:
“太皇太后驾到——”
只见太皇太后在一众宫女太监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宣政殿。她身着一袭深紫色绣着牡丹的华服,满头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面容和蔼,虽已年迈,但眼神中透着精明与睿智。
太皇太后迈进殿内,一眼便瞧见了气氛紧张、剑拔弩张的皇上和大将军上官虹。
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和声说道:
“老身今日在后宫实在闲得无事,便想着来瞧瞧皇上,没想到大将军也在此处。”
那声音不疾不徐,带着岁月沉淀的沉稳。
大将军上官虹见状,连忙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朗声道:
“微臣参见太皇太后,愿太皇太后福泽绵延,圣体安康。”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示意他起身,接着又说道:
“既然你们君臣二人有要事相商,老身就不打扰了,先退下吧。”
说着,便作势要转身离开。
皇上南宫宇又岂会不知太皇太后来意,他连忙起身,快步走到太皇太后身边,恭敬地说道:
“皇祖母这是说的哪里话,既然碰巧赶上了,不如就一同商讨商讨。如今朝中局势复杂,正需要皇祖母您的高见呢。”
言语间满是敬重与恳切。
太皇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走到主位旁坐下,神色认真地听着皇上和上官虹各自陈述观点。
待两人说完,她微微颔首,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们二人啊,都是为了国家大事在谋划,出发点都是好的,可千万别伤了和气。皇上心系百姓,爱护臣子,不愿让女子去涉险,这是仁君之举;大将军深谋远虑,担忧国家安危,提出联姻缓兵之计,也是一片忠心。咱们都是为了这江山社稷,有话好好说,总能找到一个两全之策的。”
太皇太后一番话,如春风化雨,瞬间让殿内紧绷的气氛缓和了许多,两人听后,也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一场风波似乎有了转机 。
待太皇太后从中调和完毕,这场激烈的朝堂争论暂时落下帷幕。
皇上南宫宇回到寝宫后,心中的怒火却仍在熊熊燃烧。
他在殿内来回踱步,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突然,他猛地停下脚步,怒声喝道:
“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让太皇太后知晓此事的?”声音中满是压抑不住的愤怒,在空旷的寝宫内回荡。
苏公公见状,心中“咯噔”一声,知道瞒不过去了,只得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说道:
“皇上恕罪,是老奴一时莽撞,想着太皇太后阅历丰富,或许能化解这场僵局,便私自告知了太皇太后,请皇上责罚。”
苏公公低着头,额头布满汗珠,大气都不敢出。
皇上看着跪在地上的苏公公,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苏公公是出于好意,是为了朝堂的安稳着想,可身为帝王,朝堂机密的泄露让他威严受损,不得不有所惩戒。
沉默片刻后,皇上冷冷地说道:
“你身为朕的贴身太监,却乱嚼舌根,坏了规矩。念你侍奉朕多年,从轻发落,打三十大板。”
苏公公不敢有丝毫怨言,乖乖领罚。三十大板打完,苏公公的后背已是皮开肉绽,鲜血染红了衣衫,整个人疼得几近昏迷。
皇上看着奄奄一息的苏公公,心中终究还是不忍,他叹了口气,吩咐道:
“去,把宫里最好的金疮药拿来,给苏公公好好医治。”
待金疮药送来后,皇上又亲自查看了苏公公的伤势,监督着太医为他上药包扎,轻声说道:
“你忠心可鉴,朕心里明白,这次是给旁人看的,你好好养伤,莫要怪朕。”
苏公公虚弱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有气无力地说道:
“老奴明白,多谢皇上恩典。”
这场因朝堂纷争引发的小插曲,就此画上句号,可留下的余波,仍在众人心中久久回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