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赵鹤惊惶失措,刚要下令,一支利箭已经射中了他的肩膀!
“啊!”
他痛呼一声,踉跄后退。
就在混乱之际,关城外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喊杀声!
紧接着,城墙上响起了警报:“不好了!北玄大军突袭石柳关!”
赵鹤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什么?怎么可能!”
宁烈冷笑着走到他面前:“赵将军,你以为我会毫无准备地送死吗?”
“你……”
赵鹤怒视宁烈,“你早有防备?”
“当然。”
宁烈淡然道,“我知道赵崇想在这里杀我,所以提前做了安排。现在,北玄的援军已经到了,你觉得自己还有机会吗?”
赵鹤咬牙切齿:“宁烈,你太狂妄了!就算有北玄援军,石柳关也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是吗?”
宁烈指了指城外,“你不如自己看看吧。”
赵鹤跟着宁烈的指向望去,只见城外烟尘滚滚,一支庞大的军队已经包围了石柳关,旌旗飘扬,杀气腾腾。
更令他惊骇的是,竟然有一部分军队已经登上了城墙,与守军激战!
“这、这怎么可能……”
赵鹤难以置信,“石柳关易守难攻,他们怎么……”
“因为有内应啊。”
宁烈笑着解释,“还记得前几日你接到的那批新兵吗?那都是我安排的人。”
赵鹤如遭雷击:“你、你早就计划好了?”
“不然呢?”
宁烈冷笑,“赵崇派你在这里等我,我当然要做好准备。”
就在说话间,城门已被攻破,北玄士兵冲了进来,很快控制了局势。
纪纲带着人马来到宁烈面前:“宁公子,关城已下,赵鹤部下已全部投降。”
宁烈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没有辜负我们的计划。”
他转向昭阳公主:“多谢公主和各位小姐的配合,你们的勇气令人钦佩。”
昭阳公主微微一笑:“宁公子言重了,我们不过是按计划行事罢了。”
其他贵女也纷纷点头,这是她们第一次参与如此惊险刺激的行动,虽然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成就感。
宁烈随后走向被捆绑的赵鹤:“赵将军,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能带五十多位贵女了吧?她们可不仅仅是陪嫁那么简单啊。”
赵鹤恨恨地瞪着宁烈,一言不发。
“带走!”
宁烈挥了挥手,士兵立刻将赵鹤押了下去。
石柳关易手,标志着和亲队伍已经正式进入北玄领土。
众人在关城休整一日,次日一早,便继续北上。
路上,纪纲好奇地问道:“宁公子,你是如何得知赵鹤会在石柳关伏击我们的?”
宁烈笑而不答,只是抬头望了望天空,仿佛在那里能看到什么人似的。
纪纲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突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两人相视一笑,不再多言。
昭阳公主骑马来到宁烈身边:“宁公子,此番石柳关之战,我南梁可是损失了一座重要关隘啊。”
宁烈瞥了她一眼:“公主此言差矣。你现在已经不是南梁人了,而是北玄的贵客。石柳关易手,对你来说应该是好事才对。”
昭阳公主一怔,随即苦笑:“宁公子说得对,我确实该改变立场了。只是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
“习惯需要时间。”
宁烈安慰道,“不过我相信,等到了北玄京城,公主很快就会适应新的生活。”
“希望如此吧。”
昭阳公主轻声说道,目光望向远方。
队伍继续前行,一路上风景渐变,南梁的湿润多雨逐渐被北玄的干燥宽广所取代。
放眼望去,大地辽阔,天空高远,一派北国风光。
宁烈深吸一口气,心中充满了期待——他即将开始新的生活,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复仇!
北玄京城,玄阳城。
城高墙厚,气势恢宏。
城墙之上,旗帜猎猎,士兵整齐列队,等待着和亲使团的到来。
“听说这次和亲,南梁要送来五十多位贵女啊!”
“可不是吗!还有一位皇室公主呢!”
“嘿,那个男宠听说是天威将军的儿子,可惜啊,堂堂将门之后,沦落到这般地步。”
城中百姓议论纷纷,对即将到来的使团充满好奇。
此时,北玄皇宫内,太极殿上。
司空玉一身龙袍,端坐龙椅之上,下方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陛下,和亲使团已抵达城外,随时可以入城。”
一名太监躬身禀报。
司空玉微微颔首:“传朕旨意,敞开城门,迎接使团入城。”
“遵旨!”
殿下众臣纷纷称好,但也有人面露不悦。
“陛下,臣有一言。”
一位年约五旬的大臣出列道。
“徐相有何见教?”
司空玉淡然问道。
徐相拱手道:“此次南梁送来如此多的贵女,未免有些不妥。尤其是那个宁烈,听闻他在南梁城中闹得沸沸扬扬,恐怕不是安分之人。”
“徐相所言极是。”
另一位大臣也出列道,“陛下初登大宝,朝政尚需稳定,若让此等人入朝为官,恐怕会生乱啊!”
司空玉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二位爱卿是在教朕该如何治国吗?”
两位大臣闻言,顿时额头冒汗:“臣不敢!臣只是担忧……”
“够了!”
司空玉打断道,“朕自有决断。至于宁烈,朕已决定封他为兵部尚书,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此言一出,满殿震惊!
“什么?兵部尚书?”
“这、这也太草率了吧?”
“一个南梁来的男宠,竟要担任如此重任?”
众臣议论纷纷,多有不满。
“陛下!”
徐相急声道,“此事万万不可啊!兵部尚书乃朝廷重臣,岂能由一个外来之人担任?”
“就是啊,陛下!此人来历不明,恐怕会对我北玄不利啊!”
司空玉冷冷扫视众臣:“朕意已决,不必多言!”
说完,她站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满殿错愕的大臣。
回到后宫,司空玉摘下金冠,吐出一口浊气。
“陛下,您这是何必呢?”
一位年长的宫女走上前,轻声道,“您虽是女帝,但朝中那些老臣并不完全服您。如今又立一外人为兵部尚书,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