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可谓是林依依来莱州最高兴的一天,前期的投入,总算有些回报了。
自从来到莱州,林家的作坊办了一个又一个,玻璃作坊,水泥作坊,染布作坊由于没有原材料,林依依空间里的棉花收获后,就织起了布,专做老百姓穿的棉布。
林依依还找了一些绣工好的妇女,她出图,做起了里衣。
为了让莱州城新来的百姓都有工可作,林幼斌又办了造纸作坊,制糖作坊,酿酒作坊,酿醋作坊,炼铁作坊……
才勉强安排下一万员工
有许多作坊还在研究阶段,并未得利。
各个店铺也在亏钱中。
林依依在临县挣的钱,都快赔光了,再不挣钱林依依要开不出这一万多人的工资了。
只是前段时间下了一场大雪,道路不通,就算作坊产出商品,也运不出去。
因此,林依依一直在等时机,而这会似乎时间来了。
索尔图吃饱喝足后,带着众人进了莱州最大的客栈,也就是,也就是“林氏客栈”。
两个人一个房间,把里面装的满满当当。
晚上,林家客厅里站了一排商铺的掌柜,在汇报今天的收入。
林依依发现今日所有的店铺生意,都有所增加,
卖的最好的要数林依空间里保存的那些水果。
这些水果本来就是林依依为了拉拢顾客拿出来的,如今也是派上了用场。
【叮!宿主,南边三十里外,发现大批人驻扎,大概明日午时便可到达莱州城。
“大批人,是有多少人?林依依问。
【宿主,“初步估计约三千人。”林依依眼睛一亮,这么多人,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不过她很快冷静下来思考,这么多人,莱州城的客栈,肯定是不够住的。
林依依让管家统计家里空着的宅子,准备全部做成民宿,以备不时之需。
又派人给县里其它商户说了一声,有合适房子的,想做客栈的,尽快弄起来。
林家的下人走后,县城里的商户们立刻行动了起来。
陆柏溪购买的财产全部给了林子宴,林子宴正好有两家装修的客栈。
林依依决定帮忙收拾收拾,明天便开始营业,还有把林子滟手里空闲的宅子也全部做成了民宿。
所有要做民宿的都挂上了大红灯笼。
这一夜,莱州城的百姓们几乎都是一夜没睡。
他们把昨日买的银钱,全部换成了食材,准备多备些货,明日继续摆摊。
第二日一早,索尔图起来吃早饭时,发现莱州城又不一样了,具体哪儿不一样,他又说不出来。
早上,林芸县主又出了一个公示,凡是摆摊的商户用的食材,可以暂且记账,待集市活动结束,再统一结清。
得到信的莱州百姓都疯了,疯狂的囤食材,这个时候,每家都几十口人,一家摆个摊子,到是也能忙过来。
中午时分,那三千人如期而至。
莱州的百姓都乐翻了,他们佩服凌云县主我的未卜先知。
这三千多人便是来自凌州,为首的便是皇宫负责采买的王总管,他此次前来,带了五百多人,其它人都是朝中大臣各家派来的人。
他们以前都听过莱州,知道莱州是贫苦山地。
进入城门的那一刻,他们震惊了,风餐露宿好几天的他们,竟然感受到了,一丝的温暖,他们只以为是他们久在户外赶路的错觉。
莱州城的热闹让他们很惊讶,不过都是大城池来的,也没有那么饥。
先是找了住处,梳洗一番,在准备出去逛。
这是林依依提前安排好的人,该出场了。
“各爷,你们是不是要住宿,我们莱州城,不仅有各种宅院供大家挑选,还有装修精美的客栈。
这些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家,出得起银子,因此一人租个民宿院子。
一些散户选择了住客栈。
这三千人的到来,使得原本忙碌的莱州城更加热火朝天。
王总管洗漱好出来,便开始购物,一家挨一家的过,最少都是一百份打底。
如今天气冷,这些吃食都能放,他要快马加鞭的送回凌州,让宫里的主子们,过年的时候能吃上新鲜的。
而林依依拿出的水果,每种要了千斤。
身后大臣家的下人们,也有样学样。
于是每个摊位都忙的手脚并用。
最令林依依惊喜的是,她的几个作坊出品的产品很受欢迎。
玻璃作坊产出的镜子,水杯,最受欢迎。
每一家的采购,都给家里的主子买了。
除此之外,造纸作坊也受到了力捧,那些采购发现这林氏作坊产出的纸质量很好。
凌州并没有造纸作坊,那些学子们用的纸都是在苏城运过去的,不仅价格贵,还没有林家作坊造出的纸质量好。
于是每一家采购,都在拼命的买买买。
随着这些人的大肆采购,林依依的作坊终于开始盈利。
之前亏损的部分渐渐补回,而且大有盈余之势。
林家人心中都很是欢喜。
与此同时,她的功德点亦是不断的增长。
这几天系统的声音,不断的在她耳边响起,她的功德点在不断的增加。
【恭喜宿主,功德点加1】
【恭喜宿主,功德点加10】
【恭喜宿主,功德点加100】
林依依瞅了一眼系统,她的功德点已经长到了3000,这就意味着能开启亲子继承力能了。
林依依打算忙完了这一阵再兑换。
且说这一日,林依依正在家中忙碌着日常琐事,忽然有人前来告知她有一封信件从临县寄来。她满心好奇地接过信件,拆开一看,原来是关于陆家的消息。信中的内容让她不禁微微一怔,原来村长在信里提到,陆家一家人竟然被好几辆极为豪华的马车给接走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林依依并没有太在意。毕竟以她对陆柏溪的了解,应该是他行动了。
接下来的几日,莱城不断有人赶来,这次来的人令林依依很惊喜,他们都是全国各地跑的商户。
他们早闻莱州的变化,没当回事,今日一看,只恨自己来的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