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合肥城内,湘军大营的行辕里烛火通明,彻夜未熄。曾国藩身着便服,负手在屋内踱步,眉头紧锁,案几上堆满了各地送来的战报和地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和油墨香。他本以为攻破了太平天国的都城,战事就会平息,没想到幼逆潜逃给战事平添变数,以至于发匪为害四方,导致兵焚之祸延绵至今。朝廷倚重,再次起复自己,将这剿灭匪祸的担子交给自己。眼前的每一份战报,都如千钧重担压在心头。窗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仿佛在诉说着战局的严峻。“一年了啊!”曾国藩这是想到攻下天京的事,发出的慷慨。

“报!”随着一声清脆的通报,一名亲兵疾步而入,双手奉上一封急报,“大人,这是刚刚从安庆送来的战报。”

曾国藩接过战报,展开一看,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李鸿章在安庆城下遭到太平军的激烈抵抗,伤亡惨重,久攻不下。他叹了口气,将战报随手扔在案几上,哪里还有几份战报。他转身又踱了几步,转念一想又看向另一份来自池州的战报——左宗棠部受阻于池州城下,进展缓慢。更糟糕的是,徽州又被黄文金部太平军偷袭,清军损失惨重。叹了口气,复又将这份情报放回案几。 然而另一份密报吸引了他的注意。

“幼天王逃到了大别山区……”曾国藩轻声念叨着,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幼天王的逃窜意味着太平军仍有喘息之机,若不尽快将其剿灭,后患无穷。

“幼天王逃入大别山?” 他知道,这既是危机,也是扭转乾坤的战机。曾国藩霍然转身,案几上的茶盏随即被带倒,滚烫的茶水浸湿了案几上的军报。门外伺候的卫兵听到响动,欲查看动静,却看到这位湘军统帅的花白胡须在烛光下颤动,眼中却燃烧着猎豹般的冷光。看到门口的卫兵探头探脑,曾国藩虽有不悦,但并没有呵斥,而是招其去请几位幕僚先生一起议事。

不大一会,心腹幕僚赵烈文忧心忡忡地掀帘而入。

“大人,李少荃在安庆受挫,左季高被困池州,如今徽州告急,我军腹背受敌啊!”手中情报还带着墨汁未干的湿气。

曾国藩踱到沙盘前,青砖地上投下颀长的影子。沙盘上,安庆、池州、徽州与大别山的地形起伏若隐若现。

半个时辰后,行辕内聚集了赵烈文、李元度、薛福成等一众幕僚。众人望着沙盘上插满的各色旗标,面色凝重。

“诸位,如今局势危急,安庆久攻不下,池州受阻,徽州又被偷袭,幼天王却藏身大别山。若不能尽快决断,我湘军数年心血恐付东流!”曾国藩率先开口,目光扫过众人。众人闻言,纷纷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人主张分兵增援安庆和池州,有人建议集中兵力追击幼天王,还有人提出加强合肥的防御,以防太平军趁虚而入。

“大人,依我看,当务之急是稳住安庆和池州的战局。”幕僚李元度率先开口,“李鸿章和左宗棠皆是难得的将才,若能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定能扭转战局。”

“元度所言甚是,但分兵增援,合肥的防御如何是好?”赵烈文皱眉道“大帅,依学生之见,当务之急是稳住合肥根本。我军粮草皆由水路经巢湖转运,倘若合肥有失,全军皆成无根之萍。”

“赵大人所言极是。”薛福成抚着长须道,“但若只顾防守,安庆、池州两处兵马势必被太平军各个击破。学生以为,需分兵三路:一路坚守合肥,一路增援安庆稳住阵脚,再一路奇兵突入大别山,直取幼天王首级!”

曾国藩眼中精光一闪,却未立刻应声。他转身在屋内来回踱步,烛影将他的身形拉长又缩短。

“合肥乃我军大本营,断不可有失。”曾国藩沉声道,“烈文,你立即起草一份奏折,向朝廷请罪,并陈述当前战局,请求朝廷增派援军。”

“是,大人。”赵烈文领命自去起草奏折。

“元度,你来写两封信,一封给李鸿章,一封给左宗棠。”曾国藩转身对李元度说道,“给李鸿章的信中,要鼓励他坚守安庆,不可轻举妄动,同时告知他,我将抽调部分兵力增援。给左宗棠的信中,要提醒他注意池州的防御,切不可大意,同时督促他尽快攻克池州。”

“属下明白。”李元度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担忧,“大人,这两封信责任重大,是否需要更为详细地阐述对策?”

室内顿时安静下来。

“嗯,你说得有理。”曾国藩思索片刻,又道,“在给李鸿章的信中,可提及一些心理战的策略,比如散布幼天王的负面消息,瓦解太平军的士气。在给左宗棠的信中,要强调协同作战的重要性,让他与李鸿章相互配合,共同应对太平军。”

李元度点了点头,心中对曾国藩的深谋远虑佩服不已。

曾国藩想想还是自己来写,便道:“也罢,元度还是老夫亲写吧。”

曾国藩又对其他幕僚吩咐了几句,众人纷纷领命而去。行辕内,众人各司其职,气氛紧张而有序。

夜深了,曾国藩独自坐在案前,借着微弱的烛光,给李鸿章和左宗棠写信。他的笔迹刚劲有力,字里行间透着坚定与沉稳。

“少荃仁弟,安庆战局胶着,实为憾事。然吾知汝勇猛果敢,定能克敌制胜。现吾已抽调兵力增援,望汝坚守城池,不可轻举妄动。另,可尝试心理战之策,瓦解太平军士气……”他在给李鸿章的信中写道。

而在给左宗棠的信中,他则写道:“季高兄,池州受阻,实为憾事。然吾知兄智勇双全,定能扭转战局。现徽州被袭,望兄加强防御,切不可大意。待安庆战局稳定,吾将调兵支援。望兄与少荃协同作战,共破贼寇。”

写完信,曾国藩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无遗漏之处。他深知,这两封信不仅是对两位将领的嘱托,更是对整个战局的部署。

将笔搁在望山上,揉了揉手腕。

曾国藩拿起案上赵文烈起草的奏折,嘴角泛起冷笑。

圣上:

臣国藩跪奏,为皖南战事不利,急请旨裁夺事。

近者,池州失守,徽州亦陷,安庆久攻不下,此皆臣督师无方,调度失宜所致。左宗棠于池州城下受挫,兵力受损,未能固守防线;李鸿章于安庆城下久攻不克,亦显战力不济。此二处之败,实令全局被动,臣心急如焚,寝食难安。

臣思之,当务之急,有三要务:

其一,急调鲍超霆字营驰援池州,协同左宗棠重整防线,防止敌军趁势扩张。霆字营素来骁勇,可暂解池州之危。

其二,命李鸿章调整攻城策略,增调火炮,专攻安庆城之薄弱处。同时,令其加强军纪,严惩怠惰之兵,以振士气。

其三,臣将巩固合肥防线,亲临前线,督战激励。望朝廷速发旨意,允准臣之请,以便早日扭转战局,恢复皖省安宁。

臣才疏学浅,深恐误国,惟有勉力图报,不敢有丝毫懈怠。所有事宜,均由臣一手承担,若有不测,愿受军法从事。

谨奏,伏乞圣鉴。

曾国藩 同治四年某月某日

第二天一早,曾国藩便将写好的奏折和信件交给了亲兵,让他们火速送往京城和前线。他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战火,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自己的部署能扭转战局,早日平定叛乱。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