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晚会圆满落幕,台下掌声雷动,邱锦书谢幕时眼中闪着光,满心都是完成演出的自豪。走下台,父亲邱正豪满脸骄傲,对她竖起大拇指:“闺女,好样的!”邱锦书挽着父亲的手臂,笑容灿烂,幸福在心底蔓延。
结束表演,邱锦书的生活回归日常。19岁的她,本是大一新生,却毅然放弃清北大学的保送名额,选择前往韩国追逐偶像梦。身为清北大学教授的母亲王洋,一直尊重女儿的决定,但心里难免有些遗憾。演出后的一天,王洋找到邱锦书,轻声说:“锦书,陪妈妈回趟学校吧,好久没带你走走了。”邱锦书看着母亲期待的眼神,笑着答应:“好呀,妈。”
次日,母女俩一同走进清北大学的校园。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熟悉的校园景色映入眼帘。路过教学楼时,邱锦书不禁想起曾经收到保送通知时的情景,那时的她满心憧憬,可对舞台的向往最终让她选择了另一条路。
王洋察觉到女儿的心思,轻轻握住她的手:“锦书,妈妈知道你有自己的梦想,无论你做什么决定,妈妈都支持你。”邱锦书眼眶微微泛红,靠在母亲肩上:“妈,谢谢您,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我会努力在追梦路上走下去的。”
她们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回忆着邱锦书小时候在校园里玩耍的场景。路过图书馆,邱锦书想起自己曾在这里埋头苦读,为梦想拼搏的日子。曾经,她以为走进清北校园就是梦想的终点,可如今,她的梦想有了新的方向。
不知不觉走到了母亲的办公室,王洋的同事们热情地和邱锦书打招呼,还对她在军区晚会的表演赞不绝口。大家感慨着邱锦书的成长,也对她的勇气表示钦佩。
离开学校时,邱锦书回头望向校园,心中满是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清北校园的梦虽然暂未实现,但自己在追逐偶像梦想的道路上,也会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而母亲的理解和支持,将是她逐梦路上最温暖的力量 。
从清北校园出来后,母女俩漫步在北京的街头,华灯初上,街道被暖黄的灯光笼罩,满是人间烟火气。邱锦书深吸一口气,笑着对母亲说:“妈,今天就好好放松放松,咱们吃遍京城美食!”王洋温柔地应道:“好,就当陪我这大忙人女儿好好享受生活。”
她们首先来到一家老北京炸酱面馆,一进店门,浓郁的酱香扑鼻而来。邱锦书熟练地拿起筷子,挑起劲道的面条,裹满浓稠的炸酱,再就着嫩绿的黄瓜丝、豆芽,大口吃起来,脸上满是满足。“妈,还是这味儿,太香了!”邱锦书边吃边说。王洋看着女儿,眼中满是宠溺,也跟着吃起来,回忆起邱锦书小时候第一次吃炸酱面时,酱汁沾满小脸的可爱模样。
走出面馆,不远处传来阵阵糖香,原来是一家卖糖葫芦的小店。邱锦书像个小孩子一样跑过去,挑了一串又大又红的糖葫芦。晶莹剔透的糖衣包裹着饱满的山楂,咬上一口,“咔嚓”一声,酸甜的滋味瞬间在口中散开。“妈,你也尝尝。”邱锦书递到母亲嘴边,王洋笑着咬了一小口,感叹道:“这味道,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你小时候,你每次看到糖葫芦都走不动道。”
接着,她们路过一家烤鸭店,透明的橱窗里,挂着一只只油亮泛红的烤鸭,师傅熟练地片着鸭肉,动作行云流水。母女俩走进店里,点了一份烤鸭。薄如蝉翼的面皮,搭配上鲜嫩多汁的鸭肉、甜面酱和葱丝,卷起来放入口中,鸭肉的醇厚、葱丝的清爽、面酱的香甜在舌尖碰撞,让人回味无穷。
吃饱喝足后,母女俩慢悠悠地走着,欣赏街边的店铺。一家复古风格的旗袍店吸引了她们的目光。店内挂着各式各样的旗袍,或典雅端庄,或清新婉约。邱锦书拿起一件浅蓝色绣着白色花朵的旗袍走进试衣间,不一会儿,她身着旗袍走了出来,修身的剪裁勾勒出她曼妙的身姿,将东方女性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王洋眼中满是惊喜:“我家女儿穿上旗袍,真是亭亭玉立,太好看了。”邱锦书在镜子前转了几圈,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最终决定买下这件旗袍,当作这次和母亲逛街的纪念。
走着走着,她们来到一家艺术工作室,里面摆放着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有栩栩如生的剪纸、色彩斑斓的脸谱,还有精致的鼻烟壶。邱锦书被一个剪纸作品吸引,那是一幅以北京胡同为主题的剪纸,细腻的线条将胡同里的生活场景展现得活灵活现。她爱不释手,母亲看出她的心思,便买下送给她。
邱锦书轻轻摩挲着手中的剪纸,暖黄灯光洒落在上头,刹那间,儿时与母亲相伴的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小时候,每个周末母亲王洋都会带她去北京的博物馆。走进历史的殿堂,王洋总会耐心地俯下身,指着展柜里的文物,轻声细语地给邱锦书讲述古老的故事。在故宫博物院,看着精美绝伦的瓷器,母亲告诉她这些都是古代工匠智慧与心血的结晶;站在历史长河的脉络前,母亲讲述着朝代的更迭、文化的传承。那时的邱锦书,虽听得似懂非懂,但母亲温柔的声音和眼中闪烁的光芒,却在她心底种下了好奇与探索的种子。
盛夏的夜晚,母女俩会坐在院子里乘凉。王洋手持一把蒲扇,轻轻摇晃,为邱锦书驱赶蚊虫,嘴里还哼着轻柔的摇篮曲。邱锦书躺在竹椅上,仰望着满天繁星,缠着母亲讲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伴着母亲的声音,邱锦书甜甜地进入梦乡。
到了春节,家里更是充满了温馨与欢乐。母亲会带着邱锦书一起包饺子,教她如何把肉馅包进面皮里,捏出漂亮的褶子。邱锦书总是学得有模有样,虽然包出的饺子形状各异,但母女俩看着彼此沾满面粉的脸,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煮饺子时,热气腾腾,整个屋子弥漫着家的味道。
还有那些和母亲一起在胡同里漫步的午后,斑驳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形成一片片光影。母亲牵着邱锦书的手,穿梭在狭窄的胡同间,给她介绍着每一座四合院的历史,偶尔遇到卖糖人儿的小摊,邱锦书总会兴奋地跑过去,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母亲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她,眼神里满是爱意。
如今,邱锦书站在艺术工作室里,回忆着这些点滴,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她转头看向身旁的母亲,岁月已在母亲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母亲的笑容依旧如儿时那般温柔。邱锦书轻轻挽住母亲的胳膊,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未来在追梦路上走多远,都要珍惜与母亲相伴的每一刻 。
在这个美好的夜晚,邱锦书和母亲不仅品尝了北京的美食,欣赏了漂亮的衣服,还感受了艺术的魅力。邱锦书觉得,这是她追梦路上一段无比珍贵的回忆,有母亲的陪伴,一切都变得更加温暖。
回到家,邱锦书一眼就瞧见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报的爷爷,熟悉的身影瞬间勾起她童年的回忆。
爷爷曾是抗美援朝的英雄,虽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但在邱锦书心里,爷爷就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小时候,她最爱窝在爷爷怀里,听他讲战火纷飞的往昔。阳光洒满小院的午后,爷爷缓缓开口,讲述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故事。讲到志愿军战士们在零下三四十度,冻得土豆都啃不动,只能放在怀里捂热时,邱锦书的眼眶红了,她紧紧抱住爷爷,仿佛这样就能为爷爷分担曾经的苦难。
邱锦书小时候还常跟着爷爷参加部队组织的活动,和领导们见面。她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部队首长时,紧张得小手直冒汗,紧紧躲在爷爷身后。首长和蔼地蹲下身子,笑着递给她一颗糖,鼓励她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从那以后,在爷爷的熏陶和领导们的激励下,邱锦书心底种下了努力奋进、报效祖国的种子。
每次学校有爱国主义主题活动,邱锦书总会自豪地把爷爷请去,让爷爷给同学们讲革命故事。爷爷站在讲台上,身姿挺拔,声音洪亮,讲述着上甘岭战役中,战士们如何坚守阵地,用生命扞卫祖国尊严。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邱锦书坐在台下,望着爷爷,满满的都是骄傲。
此刻,看着爷爷,邱锦书快步走上前,亲昵地坐在爷爷身旁,说道:“爷爷,我给你讲讲我在部队晚会表演的事儿。”爷爷放下报纸,笑着搂住她,眼中满是疼爱,一场温馨的祖孙对话就此展开,过去与现在的温暖在这小小的客厅交融 。
邱锦书依偎在爷爷身旁,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军区晚会的场景。她讲到自己身着中国风舞裙登台,台下座无虚席,军人和家属们满怀期待的眼神,讲到音乐响起时,自己内心的紧张与兴奋。爷爷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光芒,不住地点头,脸上满是骄傲。
“爷爷,当我在台上跳舞的时候,我就想起您给我讲的那些故事,想起您和战友们保家卫国的样子,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跳,不能丢人。”邱锦书说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爷爷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感慨道:“锦书啊,你能有这份心,爷爷真的很高兴。咱们家一直都有股子精气神,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你在韩国当练习生也一样,要不怕吃苦,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
邱锦书用力地点点头:“爷爷,您放心吧!我肯定不会放弃的。对了,我还给您带了礼物呢。”说完,她起身跑到房间,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是她在逛街时特意为爷爷挑选的一条围巾。
“爷爷,这是我给您买的,冬天围上肯定很暖和。”邱锦书将围巾轻轻围在爷爷脖子上,仔细地整理着。
爷爷抚摸着围巾,眼眶微微湿润:“我的乖孙女长大了,都知道给爷爷买礼物了。”
这时,父亲邱正豪和母亲王洋也走进客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格外温馨。父亲笑着说:“锦书这次在军区晚会可出了大风头,大家都夸咱们家培养了个优秀的孩子。”
母亲也笑着补充:“今天逛街的时候,锦书还想着给我们买礼物,真的懂事了不少。”
邱锦书看着家人,心中满是幸福:“这都多亏了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没有你们,我也走不到今天。”
一家人又聊起了邱锦书小时候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不知不觉,夜已深,邱锦书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和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她知道,无论自己在追梦的道路上走多远,家永远是她最温暖的港湾,家人的爱永远是她前进的动力。带着这份温暖,邱锦书渐渐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梦里,她在闪耀的舞台上尽情舞蹈,台下是家人为她骄傲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