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皇太子龙渊霆,正于御书房内处理政务,这时贴身太监福公公步履匆匆的低声禀报,长公主家的小儿子在太和镇失踪的消息。
龙渊霆心中一紧,他那深邃而明亮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忧虑,剑眉微微皱起,旋即放下手中的朱笔,起身整了整身上的锦袍,象征着皇太子身份的锦袍在烛光下熠熠生辉,更衬得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举手投足间尽显未来天子的风范。
…………
“父皇,儿臣听闻太和镇之事,三妹如今必定心急如焚,儿臣愿前往太和镇,帮三妹寻回端儿外甥。”皇太子君浩恭敬地向皇上请旨,声音沉稳有力。
皇上坐在龙椅上,微微沉吟,还未及回应,只见一道身影匆匆从殿外闯了进来,正是六公主静姝。
她发丝略显凌乱,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跑来。
“父皇,儿臣也要去。三皇姐与儿臣自幼情谊深厚,如今她遭此困境,不知道三皇姐怎么难过呢,儿臣怎能坐视不管。”静姝急切地说道,眼神中满是恳求。
龙渊霆看着静姝,轻声劝道:“六妹,此去太和镇或许暗藏危险,你就留在宫中,等待消息,有我前去,一定帮你把端儿外甥找回来可好?”
静姝倔强地摇了摇头,“太子哥哥,我不怕危险,只愿能与你一同前往,你不带我去,我也会偷偷跟上的。”
“胡闹!”皇上头疼的呵斥道。
龙渊霆知道这个小丫头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在宫中等着,与其她闹腾,不如就随了她的意。
与坐在上首的自家父皇对视后,便点了点头,“既如此,六妹可与我同去,但一切需听我安排,不得任性妄为。”
“多谢太子哥哥。”静姝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随后,龙渊霆与静姝便开始着手准备前往太和镇之事。
皇太子龙渊霆一面调配人手,一面派人先行前往太和镇探查消息。
…………
太子龙渊霆昂首阔步走在前方,阳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高大而坚毅的轮廓,浑身散发着一种让人折服的威严。
宫墙之外,骏马嘶鸣,蹄声踏碎了清晨的宁静。
龙渊霆一身玄色劲装,袍角绣金暗纹于风中猎猎作响,更衬得他身姿英挺如松。腰束玉带,佩刀寒光凛冽,举手投足尽显尊贵与威严。
墨发束于玉冠,剑眉斜飞入鬓,双眸深邃似海,透着果决与睿智,果真是天家风范,气宇不凡。
他轻抬长腿,翻身上马,动作利落洒脱,坐下骏马长嘶一声,前蹄扬起。
静姝亦不甘示弱,她着一袭月白骑装,窄袖束腰,利落非常。
裙袂飘飘间,身姿矫健轻盈。黛眉微蹙,唇色如樱,眸中满是坚定。她莲足轻点,翩然上马,引得众人侧目。
“出发!”龙渊霆一声令下。
侍卫们齐声应和,队列整齐,紧随其后。
一时间,马蹄扬尘,众人如离弦之箭般向着太和镇疾驰而去。
龙渊霆纵马在前,身姿矫健,缰绳在握,控马自如。
静姝催马紧跟,发丝飞扬,眼神专注,虽是女子,也毫不逊色,与龙渊霆并肩同行,兄妹二人皆面色冷峻,只盼早日抵达太和镇。
而在太和镇的府衙内,自从得知失踪孩子中有长公主的小儿子时,一种压抑的恐惧氛围迅速蔓延开来。
府衙内的众人面面相觑,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县太爷的双腿微微颤抖,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不敢抬手去擦。
他的眼神中满是惊恐与不安,心中暗自思忖着这等大事若是处理不好,自己的乌纱帽乃至身家性命恐将不保。
衙役们也个个噤若寒蝉,往日里的威风早已消失不见。
他们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怒了上头。
师爷在一旁不停地踱步,手中的折扇反复开合,却扇不去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害怕。
整个府衙仿佛被一片乌云笼罩,众人在这巨大的压力下,绞尽脑汁地想着应对之策,派出去寻找的人一波接着一波回来禀报,均未寻见!
…………
在荣王府的一间书房内,荣逸尘正悠然地坐在书桌前,手中轻轻翻阅着一卷古籍。
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他那身月白锦袍之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
他面容俊美绝伦,双眸狭长而深邃,似藏着无尽的幽秘,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微上扬,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浅笑。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荣逸尘抬眸,只见侍从荣五匆匆而入。
“公子,您可知太和镇孩童失踪之事?”荣五气息尚未平稳,显然是一路疾行而来。
荣逸尘微微点头,“略有耳闻,此事似乎颇为蹊跷。”
“听闻长公主家小儿子在太和镇也失踪了,太子和六公主带着皇家侍卫已动身前往,大公子一同前去。”荣五说道。
“哦?太子与公主都去了”荣逸尘望着窗外的庭院,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