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现在陛下还觉得这个‘刚’是褒义词吗?”

朱元璋陷入沉思。

恨不得活剥了夏白,脸色阴沉得可怕。

刚,绝不是什么好字眼。

不过勉强还算过得去。

从夏白的话里,他听出了大明未来的窘迫与无奈,只能固守现有疆域,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只能死守。

毫无变通空间。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这段内容描绘了朱元璋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他回忆起自己的过去,因不堪忍受欺压而投身*,如今登基为帝,却担忧后代会再次陷入同样的困境。他对自己的治国理念产生质疑:这些制度是保护江山还是束缚后人?北元的存在让他寝食难安,他渴望在有生之年解决这一隐患,否则将留下无穷后患。然而,改革现有的制度又意味着*他多年的心血,这令他难以抉择。

夏白的话点醒了他,提醒他不应过度干预后代的命运,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唯有不断进取才能延续国家的繁荣。朱元璋深感震撼,意识到自己对子孙的能力缺乏信心,实际上他们面临的环境和机遇远胜于他年轻时。最后,在东华门的沉重氛围中,他决心打破过去的桎梏,让后人能够自由发展,开创属于自己的道路。

朱元璋抬起头,目光落在朱标身上。

他对长子朱标甚为满意,信任他的能力,认为他将来必能承继父志,成为一位堪当大任的贤君。然而,对于朱家后人,他的信心却难以延续下去。他一向对孟子的学说心存芥蒂,尤其是那句“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令他尤为不安。

他担忧家族兴衰轮回的预言成真,因此毕生追求的是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他的愿望简单,只希望子孙后代能够平安度日,守住先辈留下的基业即可,从不曾奢望他们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可这个夏白,一次又一次地质疑他的决策,提醒他诸多计划不过是镜花水月,根本无法达成。朱元璋心中既愤怒又烦躁,但夏白不同于其他直言规劝的大臣,他并非空口白话,而是以各种看似有根有据的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言论。

尽管朱元璋觉得其中不少内容荒诞不经,近乎荒谬,甚至毫无根据,但他却不得不认真对待。毕竟,这关系到朱氏天下的未来。

大明的未来究竟会怎样?真的能按照他的设想平稳发展吗?即便国内局势如他所愿,国外呢?那些邻国和外邦,真的会俯首帖耳吗?

他饱读诗书,深知历史上各国无不面临外敌侵扰,从未断绝。如今,北元仍虎视眈眈,他们是元朝的残余势力,始终未曾放弃入主中原的野心。前两年的大规模北伐未能成功,以失败告终。此外,大明周边还有诸多藩属国,同样野心勃勃,倭寇更是时常扰沿海地区。

仅靠防守与现有的应对之策,大明真的能够长久稳固吗?

朱元璋第一次对自己的策略产生了怀疑。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夏白察觉到了朱元璋内心的波动,却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返回牛车旁,取出另一本书卷。

见此情形,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他不禁哑然失笑又有些恼怒。即便自认为见多识广,可在夏白面前,总觉得自己像个目不识丁之人,接连收到各种书籍。

难道还把他当作无知莽夫不成?

夏白轻轻拂去书页上的灰尘,将此书递至朱元璋面前,说道:\"陛下若得闲,不妨一阅。\"

\"《三国演义》。\"朱元璋略扫一眼封面。

夏白道:\"此书乃施耐庵*罗贯中所作,相较之下,我更倾心《三国演义》之名。\"

\"农者自有其选。\"

\"文人亦有其志,而这志向,总括而言不过书中八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至高处,非复一人。余生所剩,唯系此八字。\"

\"借这两册书,我想已为天下农人与文人,阐明了他们的追求与理想。\"

\"至于其余之事,全凭陛下裁决。\"

夏白挺身而立,恭敬地向朱元璋行礼。然而这一礼,在朱元璋看来沉重万分。

仿若背负着天下农人与士人的期许,令他一时竟不敢受。

\"你是在威胁朕?\"朱元璋退后半步,面寒如霜,目光冷冽。

夏白摇头。

他仰首凝视,眸如繁星,道:\"往昔皆由陛下让臣民抉择,今次,我想替天下臣民,请陛下作出选择。\"

\"若朕不从呢。\"朱元璋紧盯着夏白,厌恶这种失控感。

君岂能为民生所拘?

夏白微微一笑:\"如此,陛下已然选定。\"

朱元璋面色骤沉。

夏白再次行礼,徐徐言道:\"君子当有龙蛇之志。\"

\"化蛇时,伏身草野,伺机而动,败而不怨。\"

\"成龙日,翱翔万里,纵横九天,胜而不骄,君子处世,能屈能伸,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夏白深知此理,方敢立于此,吐露此言。\"

\"因我不愿永为潜伏暗处之物,大丈夫生于世,当顶天立地,纵览九州。\"

\"若世间尽是颓废腐朽,我所读圣贤书又有何用?那些书岂不沦为废纸?\"

“为万民向圣上陈词之事,本官已传达,亦曾禀明圣上,并且阐述与修正,如今既已尽到职责,便不再叨扰圣上了。”

“草民告退。”

夏白对朱元璋行了一礼,又转向朱标行了一礼,随后迈开大步朝宫外走去。

朱元璋面色阴沉,目光中满是怒火,凝视着夏白远去的背影,心中恨不得立即下令将其处死。

就在他刚要开口之际,手中的书却不慎滑落,他俯身拾起一看,却发现书中有一句让他怔住的话。

朱元璋伫立原地,双眼紧盯着那句话,身体晃动了一下,幸而朱标及时伸手扶住了他。

朱元璋并未理会朱标,而是伏身在地上四处摸索,试图再次找到刚才看到的句子,可惜未能如愿。

他反复搜寻,却始终无果,只发现了书中提到鲁智深圆寂时的内容,而这并非他记忆中的那些话语。

他分明记得的,是另外几句:“我观观音观自在。”

“我见真武见真我。”

“解开昔日旧枷锁。”

“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些话,曾在皇觉寺听闻,就在他离开那里的最后一夜,他清晰地铭记于心。

朱元璋猛然抬头,望向东华门方向,但夏白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

“父皇?”朱标关切地询问。

朱元璋拾起地上的书,牢牢攥在手中,可脑海中依旧萦绕着那几句神秘的话语,令他心绪难平。

朱元璋身形微微佝偻,挣开朱标的扶持,携带着夏白所赠的两本书和稻种,径直前往太庙。

次日。

大明朝廷停止朝会,殿试延期举行。

——

太庙。

“妹子,我们又遭人指责了!”朱元璋声音低沉,神情黯然,看着供奉在前的马秀英灵位。

“若无你,无人替我说话了。”

“所有人都责怪我。”

朱元璋走到灵位前,一屁股坐在地上,默默注视着马秀英的灵位。

朱标在一旁垂手而立,眼神里充满忧虑,这般父皇的模样实属罕见。

朱元璋弯着腰,愤愤说道:“这夏白动不动就说为黎民、为天下着想,但这是我们的天下,何须他来替我们说话?他根本没这个资格!”

“这些读书人,自视甚高,读了几本圣贤之书,便满嘴仁义道德。你以为我们真的没读过那些书吗?”

“我们读过的书,比他们加起来还要多,我们每日都在读书。”

“他们看不起我们。”

“觉得我们是乡野村夫,什么都不懂,总想着教导我们如何治国,让我们听命于他们,然后夺取我们的江山。”

“我们心里很清楚。”

“但我们也会告诉他们,为何这江山是我们的,我们比这些读书人懂得更多,看得更远!”

朱元璋低沉的声音里带着责备。

过了许久。

朱元璋才缓过神来,脸上再次浮现出冷峻的表情,眼中只剩下冰冷。

他将夏白送来的两本书放在桌上,点燃了一些蜡烛,一本正经地坐下来看了起来。

他倒要看看,夏白到底想让他看些什么。

“父皇。”朱标忧虑地开口。

朱元璋没有抬头,只说道:“我没事儿,他们不是觉得我不读书吗?那我就让他们瞧瞧。”

“我不仅读,还比谁都读得透彻!”

朱标想说什么,最终却咽了回去,现在的父皇明显在较劲,这不是他能劝得住的,而且朝中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朱标犹豫片刻,也离开了,他必须承担起父皇不在时的责任。

接连几天。

朱元璋都待在太庙。

朱标前来劝过几次,但都被朱元璋拒绝了,如今的朱元璋全心全意沉浸于书中。

三天后。

朱元璋合上了书。

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短短三天,他已经读完了这两本书。

甚至让朱标也去读了《水浒传》。

朱元璋站起身,胡须有些凌乱,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疲惫,但双眼却熠熠生辉,仿佛丝毫不受影响。

见父亲终于起身,朱标连忙合上书,伸手扶了一把,朱元璋看着朱标问道:“《水浒传》看明白了?”

朱标迟疑片刻,不确定地说:“儿臣看得不够仔细,大致可以看出讲的是*,奸臣恶吏太多。”

“奸臣恶吏?”朱元璋冷笑一声,冷声说道:“你觉得水泊梁山真的是英雄好汉吗?”

朱元璋冷冷盯着朱标,“这本书里没有一个好人,也没有什么英雄好汉,只有昏君、奸臣和恶吏。”

“还有一群*!”

“全都该死!”

朱标脸色一白。

朱元璋背着手站在那里,并未因朱标的任何行为而责备他。他已经明白了夏白让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

这是为了让他领悟。

民众是会*的,当愤怒与不满达到顶点,即便是苟且偷生都变得遥不可及的时候。

*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是为了活下去。

他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曾经他也是这么做的。

只是今日不同往昔,如今他是*,最无法忍受、最不想目睹,甚至是最厌恶看到这样的场景。

**有道理吗?

**永远都没道理!

至于《三国演义》,他也看完了。

然而他对书中的内容毫无兴趣,也未曾发现其中有什么亮点。

只看到一群乱臣贼子。

祸害天下!

真正让他感到不适的,是开篇那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令他极为反感。

还有就是夏白引用的孟子的话。

古时的人,得意时泽被百姓。

失意时修身养性。

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济天下!

他自然看得出来,这是夏白反复在提醒自己的事情。

并且。

他确信无疑。

夏白心怀异志。

不过他已知晓,夏白为何没有反叛,不是因为不敢反,不愿反,而是不想反,因为他心中装着百姓。

一旦**,必然会引起天下大乱,也会造成大量伤亡。

天下初定,百姓才刚从战乱中解脱,再次让百姓陷入战乱之中,无疑是愚蠢至极的行为,还会招来百姓的怨恨。

所以夏白一次又一次地劝诫自己,让自己有所改变。

他不确定。

如果自己消灭了北元之后,依旧我行我素,夏白或许真的会起兵*了。

朱元璋闭上眼睛,脑海中回想起夏白这次送来的东西,心里不由得一阵颤动。

面对这种更严峻的挑战,他的大明能否坚守?

而且夏白在天下到底有多少同伙?

朱元璋目光深邃,问道:“那些东西送到了工部了吗?工部的人可有研究出什么成果?”

朱标点头答道:“回禀父皇,儿臣当日便已送至工部,工部的官员正昼夜不停研究,儿臣相信他们一定能弄明白那些东西。”

朱元璋点头,却又摇头。

“你以为夏白会不知朝廷调查他?”他语气冰冷,“他很狡猾。”

“送来的是死人所着之书。”

“仅凭表面功夫,如何能查出实情?他多半不会露馅。此次他为民而来,才敢如此行事。”

“然而,他自身亦存私欲。”

“正如他所言,达至高处,方能毫无保留。而他显然未达此境。”

“不过是在试探蜕变罢了。”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明海风云南宋北中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唐逗一个人的抗日谋断九州历代王朝更迭三国之弃子煌煌帝国之大秦回到明朝当海盗帝国败家子高萌预警:王爷,前方王妃来袭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血战上甘岭我的戒指通北宋皇室店小二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系统派我来抗战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汉威四海我在明朝当国公王牌兵王大汉帝国海贼王之灭世雷神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三国之从小兵崛起吞天主宰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残王废后,倾世名相抗日之黎明的天空神级龙珠系统大唐铁肩王狄光嗣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镇国二公子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九霄玄电快穿之影视世界明末之我若为王军旅情路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红楼大贵族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武松日记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镇国王侯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