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蒯良踏出刘表府邸的大门时,他并未察觉到自己已经被蔡瑁的人盯上了。这些人如同幽灵一般,悄然隐藏在暗处,紧紧地盯着蒯良的一举一动。
其中一名盯梢者见蒯良走远,便迅速转身,如疾风般奔向蔡瑁的府邸。他的心中充满了紧迫感,因为他知道蔡瑁对于蒯良的行踪极为关注,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蔡瑁的重视。
与此同时,在新野的刘备和关羽正在给三弟张飞上课。张飞生性豪爽,但有时也会对手下的士兵过于严厉,甚至大骂。刘备和关羽深知这样做不利于军队的团结和士气,因此决定好好教导一下张飞。
正当他们苦口婆心地劝说张飞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众人转头看去,只见司马徽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他的出现让刘备等人都感到有些诧异,因为司马徽通常不会如此匆忙地前来。
司马徽走到刘备面前,拱手作揖道:“主公,刘表派人给您送来了一封密信,还请主公过目。”说罢,他将一封密封的信件递给了刘备。
刘备接过信件,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着,仿佛那封信有千斤重。他缓缓地将信封拆开,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生怕弄坏了这重要的信件。
刘备的目光落在信纸上,他逐字逐句地阅读着,脸色也随着信中的内容逐渐变得凝重起来。刘表在信中详细地描述了蔡瑁的所作所为,他趁着刘表大病之际,愈发嚣张跋扈。不仅公然拉拢各世家,还将襄阳城的守卫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显然是在预谋架空刘表的势力。
更让刘备担忧的是,蔡瑁多次联合众将,逼迫刘表立刘琮为荆州牧。刘表在信中无奈地表示,他如今已经束手无策,只能向刘备求救。
刘备读完信后,心情沉重地放下了信纸。他静静地坐在那里,沉思着刘表的处境和蔡瑁的野心。关羽站在一旁,眉头紧蹙,他看着刘备,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大哥,这毕竟是荆州内部的事情,我们贸然插手,恐怕会引火烧身啊。”
然而,张飞却毫不顾忌,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吼道:“怕什么!那蔡瑁如此大逆不道,竟然敢架空刘表,咱们就应该帮刘表一把,趁机将蔡瑁的势力铲除,也让那蔡瑁知道咱们的厉害!”
司马徽也劝道:“主公,刘表素有贤名,若能救他,于主公在荆州立足大有裨益。”刘备思索片刻,最终下定决心,道:“当初我们逃亡至此,乃是刘表收留了我等,如今刘表有难岂能看着不管,我既为仁义之师,自当出手相助。云长、翼德,随我即刻出发。”说罢,三人就要立刻召集人马前往襄阳帮助刘表。
就在这时,司马徽突然站起身来,他面色凝重地拦住了正准备出发的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说道:“主公,且慢!虽然我们有心帮助刘表,但此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啊。”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经验。刘备等人闻言,纷纷停下脚步,凝视着司马徽,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司马徽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如果贸然前往襄阳,那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不仅无法成功解救刘表,恐怕还会让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才积攒起来的家底毁于一旦。所以,当务之急并非立刻出兵,而是要想出一个更为稳妥的计策。”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刘备等人的反应,见他们都在认真倾听,便继续说道:“依我之见,我们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将刘表被困的消息尽快告知他的长子刘琦。刘琦作为刘表的嫡长子,在荆州地区拥有一定的威望和势力。而且,如今他正驻守在江夏,距离襄阳并不算太远。若是能够与他联手,共同对抗蔡瑁,我们的胜算将会大大增加。”
刘备听了司马徽的这番分析,觉得非常有道理,他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如此甚好。那就有劳先生亲自前往江夏,将此事告知刘琦,我等在此静候先生的佳音。”
司马徽领命后,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他的步伐坚定而迅速,仿佛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刘备等人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都涌起一股期待,希望司马徽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为他们带来好消息。
就在这同一时间,蔡瑁的手下已经将蒯良的行踪详细地报告给了蔡瑁。蔡瑁听闻后,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冷哼道:“哼,蒯良啊蒯良,你真以为你能破坏我的好事吗?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能耍出什么花招。”说罢,他立刻毫不犹豫地开始部署人手,准备对蒯良展开一场致命的袭击。
而在新野城中,刘备等人正心急如焚地等待着司马徽和刘琦的消息。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接下来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步行动都关系到生死存亡,稍有差池,不仅无法拯救刘表,恐怕连他们自己也会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境。
然而,正当刘备等人焦虑不安地等待时,蒯良那边却突然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原来,蔡瑁派出的杀手趁着夜幕的掩护,如鬼魅一般悄然潜入了蒯良的府邸。刹那间,刀光剑影交错,蒯良府上瞬间被血腥与杀戮所笼罩。
尽管蒯良本人武艺也颇为不俗,但面对这群训练有素、穷凶极恶的杀手,他终究还是寡不敌众。在激烈的厮杀中,蒯良逐渐被逼入了绝境,最终惨死在杀手们的乱刀之下,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蔡帽得知蒯良一死,他知道时机到了,于是让人将蒯良一死的消息去告知蔡氏,而蔡氏知道后,也开始了秘密行动,让人给刘表的喝的药里加了点东西。
另一边,司马徽快马加鞭赶到了江夏。刘琦听闻父亲被困,又有刘备愿意相助,顿时激动不已,立刻点齐兵马,与司马徽一同向襄阳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