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民的时间不多了。
他心急如焚,赶紧把众村民齐聚,大声道:“大家都知道,前些日我爹和大哥被流贼害死在洛河,流贼渡河后一路东去,破县焚村,逼的村民为寇,祸害乡里。”
“现在别村都在建寨堡招募乡勇,咱们也刚建好寨堡,现在我愿出钱出粮,大家能出人出力,组起村社,防范草寇。”周怀民又问旁边一老者,“立明爷,各位叔伯兄弟,你们是否赞成?”
“二民,你爹和你大哥都已过世,这出钱出粮的事,也只有你来牵头才行。”立明爷是这个村辈分最大,年龄最长的族长。
“白窑那几个村也都在弄这个事,咱也不能拖。”
“这贼寇都摸到村口了,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再来。”
“对,对,二民你说怎么弄咱就怎么弄,谁不同意就是和我周怀庆过不去。”
周怀民拱手四周,笑道:“我是这么想,附近他们几个村,都叫什么李家社,铁炉社,刘家哨。咱们也定个名字,叫保民社,如何?”周怀民大声道。
“二民,咱都姓周,为什么不叫周家社呢?”周怀庆问道。
“《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意思是说,保民就是无敌。这是借亚圣来讨个吉利,百战百胜嘛。”周怀民解释道。
“还是读书人起的名字好,怀庆你有什么不服气的。“一个老嫂子动手要拍怀庆。
“我哪有不服气,这不是好奇,问问还不行。”怀庆笑嘻嘻的躲着她。
“二民这孩子可喜欢笑,见人就乐呵呵打招呼,打小我就喜欢。”
周怀民说道:“那好,咱保民社,先招五十男丁,年龄限十六以上四十以下。”
明末的北方,生态环境极度恶化,不比江南,水多,淤泥又能堆肥。每亩麦田产量一石左右。逢着天旱,还要减产。这几年被流贼和大旱闹的,米面已经涨到一两八钱一石。
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要吃一石五斗才勉强够吃,而且还要攒着银钱缴纳夏秋两次亩税丁税、买盐、油、柴、纸、香、药、器具等物。
在当前困境下,想快速的赚钱,就需要把经济提振起来,形成周家沟市场、巩县市场、河南市场。
这也是周怀民后世擅长做的事。
为什么要做市场,而不是制作所谓的穿越三大神器:酒、香皂、玻璃。这纯属扯淡。
那些穿越后主角一个人突然暴富,然后发展武装军队就是不懂经济,天方夜谭。
因为所有的行为,都是市场行为。
市场上的钱不会无缘无故的增加和减少。
当一个市场获取了足够的利润,那么此市场就是巨大的贸易顺差市场,附近必定有许多贸易逆差市场,这些贸易逆差市场下的百姓,一定会更加剧的破产和仇恨此顺差市场。
如果穿越者自己赚钱,那么穿越者自己这个人就是贸易顺差市场,他身边必然全部都是贸易逆差市场。
因为他的收入,就是别人的支出。
他靠什么拉拢人心?必然半夜被附近村民一把火烧死。
提振经济,开拓运转起市场,就必先做两件事:保障村民收入增长, 提振市场消费信心。
周怀民又道:“咱们社兵与别村不同,社兵每月可领兵饷三两。”
“什么!三两?二民我没听错吧?那这日子可就好过了!”占婶道。
周怀民也知道其他军队的兵饷在一两至二两之间,而且周老爹给他仅留存了二百两银子,养几十个社兵分分钟花完。但仍定三两,为什么呢?
其一:事急从权,先把社兵快速组织起来,工钱下月发,还有一个月的操作空间,没有人,就什么都没有,提高凝聚力,在一起吃住就是最快的方法。
其二:一切缴获要归公,这也是保证军队不能像边军,辽东军等其他军队在物价飞涨之下,兵饷不增反克扣拖欠,导致军纪极差。甚至哗变。
不要说什么明末精锐一个月才二两,先不说层层克扣贪墨,只说不考虑北方时刻变动的物价,一成不变的兵饷就让兵丁难以过活,劫掠成性,毫无军纪可言。
关宁军总兵祖宽,崇祯八年被调来河南剿匪,受卢象升节制,其军纪官方的史料里记载的就不堪入目。
四川总兵邓杞,崇祯八年奉命到河南剿匪,御史钱守廉劾玘剿贼罗山,杀良冒功,因克扣军饷导致哗变,自己逃跑翻墙摔死。
其三:本月准备开办杂货店,社兵及家人对未来的收入有了信心,就敢于在市场消费。可到店采买盐、油、酱、布等日用民生必须品,形成收入和消费循环,把周家沟市场运转起来。
其四:周怀民需要钱,但并不是指货币本身,手里握着大量的钱那叫存钱。周怀民需要的钱,是一种经济模式,是生产总值,是生产能力与市场流通能力。
所谓市场,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区域总和。
大明有大明市场,河南府有河南市场,巩县有巩县市场,周家沟有周家沟市场。
提高收入,刺激消费,可以大幅度加快市场内的货币周转率。
目前是崇祯年间,明清的货币白银,严重依赖海商进口,也就是说,铸币权并不在朝廷,所以受日本闭关锁国、荷兰贸易中断、白银被窖藏等影响,当前大明市场上流通的白银严重减少,整个大明市场处于通货紧缩危机中。
而想缓解周家沟市场的通货紧缩,最显着的办法就是加快货币流通率。
一个市场内,在生产总值不变的情况下,有限的货币在市场中流转的越快,货币的流通率就越高。
货币流通率上升,就会通货膨胀,货币就会贬值。所以三两看似很多,但慢慢的就会趋于市场正常水平。
众人喝好!三两银子啊!这要烧多少窑才能挣到!村里丁壮声势高涨。
周怀民笑道:“另中午加饭,晚上也有饭,管中午、晚上两顿饭。”
市场的提振投资,一定要注意投资的阶级均衡,要多招募厨娘,为贫农阶级创造就业机会。
“咱都不吃午饭的,他还管午饭,他爹地下知道不得骂死这个败家子。”有两个小媳妇偷偷窃笑道。
“你们懂什么?”,立明爷呵斥她们道:“让贼寇进了村,有你俩女人受的,二民这是为了护咱们周全。”
两人被骂,脸上一红,不再言语。
“二民啊,有啥妇女家能干的不?“一名身着单薄的村妇小声问道。村民人都称她老保嫂。
“有,咱保民社的义勇也要吃饭,另招四人,负责做饭洗衣缝补,工食银一两。”,周怀民冲老保嫂和气说道:“老保嫂,做点家常饭你没问题吧?”
老保嫂拍手讨笑道:“我没问题。”
“大家想入社,都来年叔这里报名。”
年叔是周记的坐家大夫,后转做账房,他搬来桌椅,铺开名册,把登记的村民一一登记。
周怀民拿着名单念道。
“周怀庆。”
“到!”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揣着袖缩着脖,晃着身子跑过来,边跑边冲周怀民身边的怀武挤眉弄眼。
“手拿出来!你就那么冷。”周怀民道。
周怀庆撇了撇嘴,放下双手,站立低头看脚,众人哄然大笑,让人群中的怀庆婆娘羞愧啐地。
“周怀礼!”
“到!”
“周德旺!”
“我说二民呐,我怎么说也是你叔呢,你就这么喊我名不好吧。”,周德旺一边走来一边说道。他看着年纪不大,有三十岁出头,但辈分大。
“旺叔,各位叔伯兄弟,大家要明白一个理,我出粮饷,你们谁拿了粮饷就要听我的。社里没有长辈也没有晚辈,只有社兵、队长、社长。”周怀民说完环视众人,厉声道。
众人皆识趣不再多言。
周怀民拿出一张纸,摊开念道:“为护我周家沟男女老少之平安,我周怀民愿出银出粮,结保民社。我自为社长,下设十队,每队五名,一名队长,四名社兵。“周怀民对众人念道。
“咳咳。”周怀民清了清嗓子,继续念道,“凡入社兵者,任何人均需遵守社规,社规有三大纪律,三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