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夏皇宫的巍峨宫墙之内,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阳光洒落在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可这光芒却难以驱散御书房中那股隐隐的肃杀之气。
夏浩,这位大夏的帝王,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身姿笔挺,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每一步都踏出与生俱来的威严。他身着明黄龙袍,金丝绣就的龙纹在日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泽,阔步走进御书房。
他冷峻的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刀,扫视着四周,那眼神仿佛能洞悉一切隐藏在暗处的秘密,一时间,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肃杀的气息。
他径直走到御案前,脚步沉稳而坚定,没有丝毫拖沓。站定后,他微微低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毫不犹豫地伸手拿起案上的毛笔。
那毛笔乃是用上好的狼毫制成,笔杆由珍贵的紫檀木打造,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天下的权柄。他饱蘸浓墨,墨汁在砚台中晕染,散发出一股古朴的气息。
笔锋在明黄的绢布上飞速游走,力透纸背,每一笔都蕴含着他的决心与意志。
不过片刻,一道旨意便一气呵成。
写完后,夏浩将毛笔重重一搁,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李忠!”
那声音如同洪钟,在御书房内回荡,震得空气都微微颤动。
李忠闻声,立刻快步走进书房,双膝跪地,动作娴熟而迅速。
他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等候着帝王的吩咐。李忠跟随夏浩多年,深知这位陛下的威严与果断,此刻心中满是敬畏。
夏浩看着他,神色平静却带着威严:“即刻将这道圣旨传至内阁,务必让其迅速昭告整个大夏境内,不得有误。”
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李忠领命,双手恭敬地接过圣旨,那圣旨仿佛承载着千钧的重量。他转身匆匆离去,脚步声在长长的走廊中回响,渐行渐远。
不多时,圣旨便被送到了内阁首辅南宫羽的手中。南宫羽此时正在内阁中处理政务,神色专注。当他看到李忠手中那明黄色的圣旨时,心中猛地一紧。
他双手微微颤抖着展开圣旨,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圣旨内容的好奇,又有一丝隐隐的不安。
只见那明黄的绢布之上,墨色浓重,笔锋刚劲有力,清晰地写着几行大字:“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查明,户部尚书李宏远、户部侍郎赵宇轩,身为朝廷命官,肩负重任,却利令智昏,罔顾国家大义与百姓生死。在前线战事胶着、将士们浴血奋战之际,竟胆大包天,贪污支援前线战事的战备物资,数额巨大,令人发指。此等行径,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动摇军心士气,实乃罪无可恕。朕念及国法威严,为正朝纲,以儆效尤,特下旨将李宏远、赵宇轩二人于两日后斩立决,诛其九族,以平民愤。望我大夏臣民,皆以二人之恶行引以为戒,奉公守法,忠诚为国。钦此!”
南宫羽看完,心中不禁一凛。他深知这道圣旨一旦昭告天下,必将引起轩然大波。这两名官员在朝中也算有些势力,如今突然被下旨严惩,朝堂之上怕是要掀起一场风暴。
但同时,他也对陛下的果断和铁腕手段深感敬佩,更为自己的失职感到惭愧。他暗暗思忖,自己身为内阁首辅,竟然没能察觉这等贪污之事,实在是有负陛下的信任。
这道圣旨一经昭告天下,如一道惊雷在大夏境内轰然炸响,其声滚滚,震荡四方。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人们奔走相告。
百姓们本就对贪污腐败行径深恶痛绝,过往诸多物资被贪污,致使民生艰难。如今看到朝廷雷厉风行,果断严惩贪官,心中的怒火得以平息,对夏浩的拥护与赞赏之情更是如燎原之火,熊熊燃烧。
在一处热闹的茶馆里,人群熙熙攘攘。一位老者满脸激动,胡须都跟着颤抖:“陛下真是英明啊!这些贪官污吏,早就该收拾了!咱们老百姓可算是有盼头了!” 周围的人纷纷点头称是,脸上都洋溢着畅快之意。
反观大夏的各级官员,听闻圣旨内容后,仿佛置身寒冬,瑟瑟发抖。
平日里那些蝇营狗苟之事,此刻如同高悬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他们行事变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被陛下洞察到往日的不当之举。
朝堂之上,往日的喧嚣议论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谨言慎行的肃静氛围。官员们彼此交谈都压低了声音,眼神中满是谨慎。每一个眼神的交汇,每一句话的出口,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生怕祸从口出。
整个朝堂上下,风气在这道圣旨的威慑下,焕然一新,变得清正肃穆 。
第二日,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御书房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光影交错,仿佛在诉说着宫廷中的权谋与故事。
蒋瓛脚步匆匆,神色凝重地走进御书房。他身着锦衣卫的飞鱼服,腰佩绣春刀,平日里威风凛凛的他,此刻却带着几分谨慎。
他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却又带着几分谨慎:“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夏浩正坐在书桌前,审阅着奏折。他抬起头,目光如炬,那眼神仿佛能看穿一切。他示意蒋瓛起身说话,动作简洁而有力。
蒋瓛站起身,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之前抓捕的所有黑衣人,在锦衣卫的严刑拷打下,全部都招供了。他们皆是五大势力幸免的余孽,此次混入京城,目的便是刺杀陛下和搅乱我大夏皇朝的朝政。”
夏浩听闻,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这些余孽贼心不死,竟敢妄图对他不利,还妄图搅乱大夏朝政,实在是罪大恶极。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五大势力虽已覆灭,但余孽仍在,如不彻底铲除,终究是心腹大患。
蒋瓛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经过审问得知,五大势力的余孽除了被我们抓捕的这一批,还有一批躲在暗处积蓄力量,时刻会报复我大夏。而另一部分余孽所在之地只有星渊一人知道。但是我们审问星渊,他却表示要面见陛下后才肯说。”
夏浩心中暗自思忖,星渊准帝此举究竟是何目的?是真的想以此为筹码换取生机,还是另有阴谋?他深知星渊的实力和影响力,此人若是真心归降,对大夏来说将是一大助力;可若是心怀不轨,那后果不堪设想。
但为了将五大势力的余孽全部清理干净,以绝后患,他略作犹豫后,还是直接答应让星渊前来面见。
于是,在蒋瓛的安排下,锦衣卫将修为全部禁锢的星渊押进宫。
星渊被押着走进御书房,他的步伐略显踉跄。曾经在整个东域都赫赫有名的准帝境强者,如今却落得这般境地,眼神中满是不甘与落寞。他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衫,头发凌乱,往日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
夏浩看着眼前的星渊,神色平静,不怒自威。他微微开口,声音低沉却又充满力量:“星渊,你既然想见朕,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星渊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愤怒,有不甘,也有一丝无奈。
他冷哼一声,说道:“夏浩,你以为抓住我,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吗?五大势力的余孽遍布各地,他们隐藏极深,你根本无法将他们全部铲除。”
夏浩神色不变,淡淡地说道:“朕既然能将五大势力覆灭一次,就能覆灭第二次。你若肯说出其他人的下落,朕或许可以考虑饶你一命。”
星渊仰天大笑,笑声中满是嘲讽:“饶我一命?你觉得我会相信你的话吗?我星渊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拜你所赐,我就是死,也不会让你如愿!”
夏浩微微皱眉,目光如刀般直视星渊的眼睛:“你若执迷不悟,不仅你自己性命不保,还会连累更多的人。你想想无极殿的那些弟子,他们难道都要因为你的固执而陪葬吗?”
星渊的笑声戛然而止,眼神中闪过一丝挣扎。他想起了无极殿那些曾经追随他的弟子,那些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涌起一阵苦涩。
他深知,夏浩所言非虚,若是自己继续顽抗,那些无辜的弟子必将受到牵连。
许久,他缓缓开口:“好,我可以告诉你,但你必须答应我,放过那些无辜的弟子。”
夏浩微微点头:“只要他们不再与朕为敌,朕自然不会为难他们。”
星渊深吸一口气,缓缓说出了五大势力余孽的藏身之处和一些关键信息。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无尽的痛苦。
夏浩听完,心中暗自思索,这些信息对于彻底铲除余孽至关重要,但其中或许也隐藏着陷阱。他看向蒋瓛,并取出一道正面刻着一个大大的 “夏” 字的金令,说道:“蒋瓛,你即刻率领锦衣卫,按照星渊所说的线索,前去抓捕余孽,我会派遣罪奴、澜风、邪毒和苍云跟着你一起去,你手持金令,不良人也会配合你们。务必小心行事,不可中了他们的圈套。”
蒋瓛领命而去,御书房内只剩下夏浩和星渊。
星渊神色落寞,缓缓闭上了眼睛:“我只希望,你不要食言。”
夏浩看着星渊,说道:“你放心,朕会遵守承诺。但你若是敢欺骗朕,后果你应该清楚。”
待蒋瓛离去,御书房内陷入一片寂静,唯有夏浩与星渊二人。
夏浩并未着急让星渊离开,他的目光在星渊身上停留片刻,随后缓缓开口:“星渊,朕听闻你出身平凡,从一个小村落走出,历经无数磨难才修炼至准帝之境,朕对你的经历很是好奇,你不妨详细说来。”
星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还是缓缓说道:“陛下既然想听,那我便说与你听。我出生于一个宁静的小村落,十一岁那年,山匪来袭,一夜之间,村子化为血海,亲人们皆惨遭屠戮,是母亲拼死将我藏起,我才幸免于难。”
说到此处,星渊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痛苦与愤怒,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血腥的夜晚。他的声音微微颤抖,那些痛苦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自那以后,我独自闯荡,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修炼之法。为了提升修为,我四处寻找机缘,每一次争夺机缘都险象环生,稍有不慎便会身死道消。那些大势力的修武者,仗着宗门强大,肆意压迫我们这些散修和平民百姓,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星渊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感慨。他回忆起那些艰难的岁月,心中满是苦涩。
“历经千辛万苦,我终于修炼有成,回去踏平了那个山匪窝。后来,我独自修炼至入圣境,被上任无极殿殿主看中,拉入无极殿。在无极殿中,我历经无数竞争,才成为副殿主。只是我不喜管理宗门之事,更爱在外云游修炼,这也是无极殿被灭时我不在的原因。” 星渊说完,神色平静地看着夏浩,等待着他的回应。
夏浩听完,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星渊,你能从一介凡人辛苦修炼至准帝,这份毅力和天赋,朕极为欣赏。朕有意招揽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星渊脸色骤变,冷哼一声:“陛下,我虽落于你手,但也绝不会效力于灭掉我宗门的罪魁祸首。”
夏浩并未生气,神色平静地说道:“星渊,你可知朕的志向?朕想建立一个无论是修炼者还是普通百姓,人人平等,所有人都能修炼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人人如龙,无论高低贵贱,还是实力强大的修武者,都必须遵守帝国法律,真正做到天子与庶民同罪,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星渊闻言,心中一震,脸上露出惊讶之色。他回想起自己修炼的经历,那些为了争夺一点机缘便不择手段的场景,再对比夏浩描述的盛世,心中不禁泛起波澜。他从未想过,这位帝王竟有如此宏大的志向。
还不等星渊回过神,夏浩接着说道:“想要建立这样一个由法度统治的帝国,单靠朕一人根本无法完成,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才有可能。星渊道友,难道你不想为这样一个真正的盛世贡献自己的力量吗?”
星渊心中有些心动,这样的盛世也是他梦寐以求的。但他还是没有立刻答应:“陛下,你的理想确实令人敬佩,但我还需要时间考虑。我想在大夏境内游历一番,看看这大夏是否真如你所说的那般。”
夏浩欣然同意:“好,朕准你在大夏境内游历。”
说罢,夏浩抬手一挥,一道灵力闪过,解除了星渊的修为限制。
星渊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双手抱拳,向夏浩行了一礼:“多谢夏皇陛下。”
随后,他施展神通缩地成寸,瞬间消失在御书房内。
一直在一旁默默站着的李忠见星渊离去,忍不住上前说道:“陛下,就这样放了星渊,万一他在大夏境内作乱怎么办?”
夏浩微微一笑,神色自信:“以星渊的为人,他不屑于做这种事。他虽心有执念,但也是个光明磊落之人。朕相信,他游历一番后,自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即使他真的不臣服于我,经过这一次,他也知道我大夏的强大,也不再会与朕为敌。”
李忠听后,微微点头,不再言语。
御书房内,夏浩望着星渊离去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深知,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绝不退缩。
夏浩微微侧首,目光平静地看向侍立一旁的李忠,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持朕的口谕,即刻前往诏狱,将夏旭带来御书房。”
李忠闻言,神色一凛,立刻单膝跪地,高声应道:“遵旨!”
随后起身,步伐急促而稳健,匆匆离去。他的脚步声在空荡荡的走廊中回响,每一声都仿佛敲在寂静的空气中,余音久久不散,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