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刚想抱怨,言官弹劾朱棣应该外放北平就藩,借机给胡党开了言路,朝野上下都支持让朱棣去筹措粮草,把太子调回京来。
听到乖孙的心声,他决定不给小小的婴儿增加尔虞我诈的见识,免得乖孙在他的念叨下,光长心眼儿不长个子。
但朝中一些他觉得有异样,却看不出异样的事,还是该和乖孙念叨念叨的。
“乖孙,老先生这次好像病得挺严重的,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扛过这一遭。”
别看朱元璋很忌惮刘基比他聪明果断,前几年还担心刘基怀有不臣之心。
但这几年刘基在他眼皮子底下,老老实实地装孙子,且浙东集团捞官位、捞好处时,没胡党那么高调嚣张。
他还真担心刘基挺不过这一遭,浙东集团再受打击,那么要不了多久,朝堂之上,就真的是胡党独大,再加上李善长越发怕事不管事,淮东集团话事人的位置和一人之下的丞相之位,全归胡惟庸掌管。
这老小子可不是个装孙子的老实人呐。
【老先生?刘伯温?】
【我还挺想见识一下这个能掐会算的传奇人物的,可惜,他活不到我开口说话的时候了。】
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错愕地看着朱雄英。
此时的朱雄英,已经能够看清半米内的事物,见老朱表情不对劲,可把他吓了一大跳。
【爷爷表情这么严肃,难道是在想怎样杀掉刘伯温?】
朱元璋抬头望天:“这都要进腊月了,南京欠咱一场大雪。”
他比那窦娥还要冤呐!
【下大雪?爷爷想雪夜刀人吗?】
这个话题没法聊了。
朱元璋默默记下朱基可能会死的事,想着让戴思恭去趟刘府,看能不能再给刘基延延寿。
他则继续专注套乖孙关于天花预防的问题。
“最近好多人死于天花,乖孙,你可得小心些。”
【爷爷!我光小心没有用!】
【种痘!快给我种牛痘!】
朱雄英急得四肢乱蹬。
然而他身上的包袍是马皇后新做的,很有先见之明地系着绑带,没让他把包被里的热气踢跑,因此增加着凉的概率。
可他激动的反应,还是把朱元璋吓了不轻,赶紧将他抱在怀里,粗着嗓子,放低声音哄着他。
“乖孙别怕,爷爷和奶奶下了命令,不论是天花霍乱还是别的传染病,都不会传到东宫来的。”
【我死于天花。】
【我能不怕吗?】
也对。
不能改口说,外面根本没有天花传染病的朱元璋,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劝乖孙了。
好在,朱雄英冷静下来,便开始考虑对策。
【牛痘样本也不难找,只要找到生了痘的病牛,从中取同痘粉,再找个锉刀,锉破胳膊一块皮吹了粉就行了。】
【牛痘可比种人痘更安全,也不长麻子更不会引发别的病症,只是发个烧,锉破皮的地方疤而已,六个月大的婴儿都能接种。】
朱元璋大吃一惊:仙法!这绝对是神仙法术!
朱雄英不知道他的心声被朱元璋偷听了去,还在心里盘算着。
【只要我能苟到开口说话,大不了整个祥瑞,说是祖宗托梦告诉我这么做的。】
在他开口说话之前,老爹不回来,老朱能代替老爹,隔三岔五来看他。
相信那些想让他得天花的人,不会冒着老朱被传染上的风险来害他。
洪武年间的乱臣贼子确实不少,可论起来,还是淮西老乡里的反骨仔居多,这些人应该是觉得,同样是一起打天下的小伙伴,凭啥你朱元璋当皇帝。
真论起来,这属于内部斗争。
绝对不可能在旧元势力存在的洪武七年,就开始光明正大造反,连好不容易到手的功勋,都可能给造没了。
除非这群功勋权贵,愿意再重回以前割草喂牛,一穷二白的贫困线生活。
朱雄英觉得自己改完娘亲的命运,应该能苟到开口说话,心情略微轻松了一些。
而知道了天花预防方法的朱元璋直接笑开了花。
“哈哈哈哈!”
浓厚有力的笑声,震得朱雄英脑瓜子嗡嗡直响。
【都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可没人告诉我历史上的老朱是个开朗大男孩呀?】
朱雄英生怕自己耳朵再震聋了。
干脆祭出一招杀手锏——装睡。
“哈哈哈哈!乖孙,你这么快就睡着了吗?”
“不再陪爷爷说说话?”
【我只能听你说,我只能干着急,我说个鸡毛。】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哪怕他是一个婴儿。
朱元璋在战场上遇到过不少装死的敌兵,所以深谙这个道理。
当然了,装死的士兵,只要给他一刀让他真死,事情就解决了。
乖装睡的乖孙,当然是把他放进摇篮里,掖好包被,让他接着睡。
“乖孙,你满月那天,咱再来看你。”
【我满月要等五日后。】
【隔着这么久才来看我,是要出差吗?】
是的。
事关重大,而且往人身上接种牛得的病痘,实在是骇人听闻。
交待给下面人去做,一旦走漏了风声,就会蹦出一堆人,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体贵重怎可与畜生相提并论”的论调,阻止这件事的推进。
所以,朱元璋决定亲自负责牛痘接种的事。
五日时间,说服戴思恭帮他做这件事,到判断此事可不可行,够用了。
“毛骧,出宫去戴府,悄悄地去。”
“是!”
半个时辰后。
身着便服的朱元璋,从宫中角门走出,直奔戴府而去。
抵达戴府时,正好看到一辆华丽的马车,从戴府门前离开。
朱元璋看了一眼马车上的族徽——胡家。
“宰相门前七品官,放眼整个京城,也就只有胡丞相家的下人敢坐镶金边的马车。”
朱元璋没让毛骧去查,胡家人为何来戴府。
他拿后脚跟也猜得出来,定是他赐御膳造成的影响。
老胡啊老胡,没办法往宫里塞人,竟还想继续走太医院这条路子,当他是那种在一个坑里崴两次脚的蠢货吗?
“走,去看看请病假躲在家的戴院使,是不是在家里偷偷数钱呢。”
朱元璋调侃一声,让毛骧打头阵,翻入了戴府的后门。
毛骧花费了两刻钟,才在书房,找到翻看医书的戴思恭。
“陛下,臣来迟了,一定要望陛下恕罪。”
早就等得不耐烦的朱元璋,看到戴思恭手里没拿着银票,拿的是本泛黄的羊皮卷古籍,上面的小篆,他认都认不出来,满腔的怨气散去。
“这是看的什么书,来见咱都舍不得放下?”
“唐朝传下来的医书。”
唐朝?
天花?
朱元璋笑呵呵地问他:“找到想看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