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高悬,将东市烘得犹如一片炽热的熔炉。青石板路升腾起滚滚热浪,行人的衣衫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街边店铺的幌子在燥热的风中无力地摆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与百姓们的讨价还价声交织成一曲喧闹的市井乐章。
阿林身着粗布短打,肩头搭着两匹雪白如霜的布料,紧随亦晨身后。烈日的炙烤下,他古铜色的肌肤泛着油光,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浸湿了衣衫。“少爷,这冰纨当真能防暑?” 阿林擦了擦汗,疑惑地问道。
“试试便知。” 亦晨微微一笑,眼眸中透着自信。他接过布料,大步走到一旁的水桶边,将布料缓缓浸入水中。片刻后取出,令人惊叹的一幕出现了:布料表面凝结出一层薄霜,丝丝寒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周围的燥热。围观百姓见状,纷纷倒吸一口凉气,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叹。这冰纨是亦晨凭借前世售卖空调的经验,结合化学知识,利用硝石遇水吸热的原理制成的。
“神迹啊!” 人群中有人惊呼,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来,将亦晨和阿林围得水泄不通。亦晨趁机展开布料,只见上面用特制荧光剂绘制的牡丹栩栩如生,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影流转,似要破布而出。“此布名为‘逐月冰纨’,每匹附赠凝香露一瓶,仅售纹银五十两!” 亦晨大声介绍道,洪亮的声音穿透喧闹的东市。
“太贵了!” 一位身着团花锦袍的员外皱着眉头,连连摇头。他腰间挂着一枚硕大的羊脂玉佩,手中摇着一把山水折扇,扇面的墨色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这位员外可知?” 亦晨见状,快步走到员外身边,压低声音说道:“此布配合凝香露使用,可保室内清凉如秋。经太医院验证,凝香露由二十一味珍贵药材秘制而成,不仅能提神醒脑,还能驱蚊驱虫。当今圣上最宠爱的贤妃娘娘,昨日已派人订了百匹。”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骚动起来。“真的吗?连贤妃娘娘都订了?”“那这布料肯定不一般!” 众人议论纷纷,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在众人的争抢下,不到午时,首批三百匹冰纨便抢购一空。
阿林数着手中的银票,双手激动得微微颤抖:“少爷,咱们…… 咱们发财了!”
“这才刚开始。” 亦晨望着钱庄伙计抬走银箱,目光坚定而深邃。他稍作思索,转身对阿林和老周说道:“去把城南的粥棚支起来,今日起唐家免费施粥三月。”
“可这要花不少钱……” 老周忧心忡忡地说道,脸上的皱纹愈发明显。他跟随唐家多年,深知挣钱的不易,对亦晨的决定感到不解。
“放心。” 亦晨轻轻转动着翡翠扳指,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名声打出去了,还怕赚不回来?” 他望着远处高耸入云的大雁塔,思绪飘回了前世。记得有一次,他在深山古寺中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曾对他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是他振兴唐家的契机。
此后,唐家粥棚前每天都排起长队,饥民们感激的话语传遍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与此同时,逐月冰纨和凝香露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引得达官显贵们竞相追捧。亦晨站在唐家别院的楼阁上,俯瞰着热闹非凡的长安城,心中暗暗发誓:唐家必将在这盛世中,书写新的传奇篇章。
当日午后,烈日高悬,仿佛一个巨大的火盆,将炽热的光芒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城南粥棚处人声鼎沸,密密麻麻的人群蜿蜒如蛇,排出去老远。百姓们身着打着补丁的麻衣,一张张脸上写满了期待,深陷的眼窝里,目光紧紧盯着热气腾腾的粥锅。
粥棚内,大铁锅架在土灶上,灶膛里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舔舐着锅底。锅里的粥咕嘟咕嘟翻滚着,浓稠的白粥上下涌动,散发出阵阵醇厚的香气,这香气裹挟着谷物的甘甜,驱散了空气中的燥热。
阿林和几个伙计身着短褐,汗水湿透了衣衫,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他们手忙脚乱地手持木勺,快速给百姓盛粥,手臂早已酸麻,却不敢有丝毫停歇。
“少爷,粥棚已经施粥两个时辰了,人还是这么多。” 老周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疾步走到亦晨身边,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照这样下去,耗费的银钱可不少,库存的粮食也撑不了太久。”
亦晨望着眼前热闹又井然有序的场景,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他的发丝。他下意识地转动着翡翠扳指,沉稳说道:“老周,这钱花得值。你瞧,这么多百姓前来喝粥,唐家的名声很快就会传遍长安城。有了好名声作为根基,还怕日后赚不到钱?这是长远的投资,更是唐家崛起的契机。”
正说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如同一片在风中摇摇欲坠的枯叶,颤巍巍地走过来。老者身形佝偻,背弯得像一张弓,手中捧着一个破旧的碗,碗上布满了裂痕。“少爷,真是太感谢唐家了。我已经几天没吃上一顿饱饭了,多亏了你们的粥,让我这条老命得以延续。” 老者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声音沙哑颤抖。
亦晨见状,急忙上前,双手稳稳地扶起老者,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老人家,您别客气。这是唐家应该做的。以后每天都可以来这里喝粥,只要粥棚还在,就不会让您饿着。”
老者感动得连连点头,周围的百姓也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唐家真是大善之家!”“是啊,在这灾荒之年,能有这样的善举,太难得了。这样的好人家,一定会有好报的!”
百姓们的议论声传入亦晨耳中。他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知道自己的第一步计划成功了。
经过几日的施粥善举,唐家的美名如春风般在长安城迅速传开,唐记绸缎庄也因此声名远扬,生意愈发火爆。店门口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伙计们忙得不亦乐乎,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