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镇子,沿着河边走,没多久两边就不见了建筑,只有两边的青山还有河流。
李希音边走边观察两边的地势,越看越满意,那么大的山脉,看来制作弓弩和各种军事器械倒是不缺木头了。
至于铁矿嘛,等闲下来了安排人上山探查,这么多的山总不至于找不出一两个矿来吧,如果运气好找到了煤矿、铁矿,那都发大财了。
更何况,就这山里面肯定有各种药材,何首乌、三七、吸血藤这些肯定不会少,运气好了灵芝什么的也能找到,如今看下来这山还真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啊。
越想李希音心头越发火热,只不过顾念着前往杨家寨的事情,只能先把这些事情搁浅了。
虽然站在凤栖镇的后山上就能隐约看见杨家寨,但是等李希音走的时候,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做望山累死马。
等李希音到了杨家寨之后,没来得及和母亲细说,就直接去舀了一瓢凉水,咕嘟咕嘟地直接喝了,然后又瘫坐在板凳上休息起来。
等缓过神来,就看见母亲杨萍还有一个壮汉看着自己,李希音和母亲打了一个招呼,然后看着将近两米的壮汉,有些迟疑地问:“舅舅?”。
啪!
“你个臭丫头,你小的时候我还抱过你,怎么转头就把我给忘了?”
“哪能啊,这不是因为舅舅你变化太大了吗?一时没有想过来。”这倒是实话,舅舅名叫杨嵩,记忆里前两年还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不知道短短几年不见,就变成如今两米多高浑身肌肉的样子。
“嘿嘿,这不是这几年干活干的多,吃的也多,自然就长得快了,你别担心,再过几年你也能有我这样的身材了。”
李希音闻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那个女孩愿意长这样?
打闹完毕,李希音问起杨家寨的防御工事起来,一说起正事,李希音就改变了一个人一样,拉着两人边走边说。
越看李希音越满意,这里主路上被杨萍带来的弓弩兵封锁着,还正打算在这里修一座关隘,一旦修建完毕众人就可以据险而守了。
除了主路外,舅舅杨嵩带着人布置了密密麻麻的陷阱,如果没有专人带着,根本就过不去。
看了看李希音没有发表意见,毕竟自己即便有前世宿慧,终归与这些事情上没有经验,达者为师是什么意思自己还是知道的,因此李希音只是向两位长辈学习这些陷阱的布置,并没有多嘴什么的。
巡查完防御工事,回到舅舅家的时候,就看见自己老爹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孩,手里牵着一个半大女孩,看着几人。
“娘亲,姐姐!”小蛮大老远地看见两人,忙让爸爸李大勇将他放下来,然后颠颠地跑着过来,一把扑在杨萍怀里。
而姐姐倒是不慌不忙,不过也紧跟着走到了两人身前,先是幽怨地看了母亲一眼,似乎是谴责将她还有小蛮扔在家里几天不见身影,然后转身看向李希音。
“二丫,你说说你,被事情拖住了回不去也不知道拖个人带个话,天知道我没见你们回去有多害怕,我还好,小蛮才多大,万一出个好歹来怎么办?”
“唉唉唉,我的错,我的错,好姐姐,别生气了,我以后有什么事情肯定会提前让人打个招呼的。”
几人打打闹闹地,进了屋子,屋子比李家庄的小一些,但也有两间卧室,各种家具倒也充足,听母亲说这是她没嫁人之前家人给盖的,属于杨萍的私产,想着万一那一天和李大勇闹矛盾了也有一个去处,如今杨萍带队过来,就住在了这里。
屋子里,一家人围坐着,有说不完的话题,热热闹闹的让李希音久违地感觉到了温馨。
聊着聊着,李希音直接提议,搬家到凤栖镇,毕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头,李希音、李大勇、杨萍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回李家村,不如索性把家搬过来,这样也能相互照应着。
李椿(大丫)有些迟疑地表示,她不太想离开学堂。
李希音闻言一笑,说道:“放心吧,镇子里过几天也要建一个学堂,到时候村子里的孩子大部分都会到镇子上统一上学,你提前来也可以准备准备。”
李大丫闻言,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只要能够和家人在一起,在那里还不都是家吗?
几人又聊了一会,舅舅杨嵩就走了过来,邀请几人去参加家族宴会,几人倒也没有拒绝,小蛮更是因为听到“吃席”二字而欢天喜地地催促着几人。
到了之后一看,发现还真是吃席内,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满了巷子,一个个坐在桌子上,喝着酒聊着天。
李希音等人来了之后,就被拉着进了院子,左右扫视一眼都是杨家寨的族老之类的,这些人对视一眼后,就让杨嵩把李大勇、杨萍等人拉着走,而他们则无比热情地拉着李希音话家常。
李希音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明白如今凤栖镇名义上是自己主事,正在打算考校自己呢,于是也十分热情地一口一个外公。
众族老很快发现,这小女娃真不简单,谈到如今朝廷局势成竹在胸地侃侃而谈,讲起凤栖镇的事情也是条条有理,让人捉不到什么错误,更让人震惊的是进入凤栖镇不过三四天,就以雷霆手段杀了十几个恶霸,收拢了民心,还建立了一支听话的武装力量。
几个族老对视一眼,对着老族长点点头,老族长也就是李希音的外公于是代表着杨家认可了凤栖镇自治政府的统治,并且和她商量加入军队的事情。
杨家位于凤栖镇的咽喉之地,本来就承担了一定的组织外来的土匪之类窥视凤栖镇的作用,也最能感知到局势变化,不论是朝廷巨额的税负、几年间翻了十多倍的土匪流寇、乡间路上成群结队的秘密社团都让他们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压迫感。
本来这些人还在考虑如何在乱世以自处呢,没想到眨眼间凤栖镇易主,建立了一股新兴的政权,首领还是自己家得亲戚,自然在确定了这股势力的潜力之后选择了加入。
敲定了事情之后,族长雷厉风行地宣布了这件事情,然后又商量着投军,最终决定收编两百人加入凤栖镇的护卫队,一百人一队。
一队留在这里,一队则随李希音回镇子上加入训练,过段时间再进行换防,这也是为了避免这两队常年在外和凤栖镇的其他队伍产生了隔阂。
除了这两队之外,李希音还宣布如果有其他人愿意加入的,可以随自己前往凤栖镇参加考核,考核通过就可以加入了,不论男女。
此话一出,很多被裁撤下来的汉子还有一大批的女子都嚷嚷着要去投军。
李希音看着这些人,惊讶地发现整个寨子里不论男女都十分彪悍,其中不少人都有练过武的痕迹,于是有些好奇地朝着母亲杨萍问道:
“老妈,我们杨家祖上是做什么的啊?”
旁边李希音的外公被她这一句我们杨家弄的眉开眼笑,主动跟她解释:“说起来我们杨家还是前朝的云南沐王爷手下的亲兵,神州罹祸的时候沐王爷被满人杀死,我们护卫着沐王府的血脉逃到这里,为了隐姓埋名才改了杨姓。”
如此离奇的事情,听的李希音一愣一愣的,不过转念一想倒也明白,神州罹祸的时候,反抗军一直持续了几十年,尤其是西南几个省,更是后期反清的主战场,有人失败后躲起来倒也是可能的。
说起先祖的事情来,杨族长滔滔不绝,说着说着突然想起什么来,惊叫一声:“哎呀,瞧我这记性,小二丫,快跟我来,有好东西给你。”
说着进了屋子翻翻找找,最终在桌子桌角下取出一本书,然后递给李希音,接过来一看,写着《武备新书》。
李希音接过来一看,发现是前朝的兵书,顿时爱不释手,然后催促着外公去找找还有没有其他兵书,这可是好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