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恩早琢磨透了,杨烨才是最心软的那个,不然也不会足足蛰伏多年,才开始动手,对他们这些太监,都是有感情的啊!
可惜,东厂除了小桂子在西北,没有合适的人才,以后一定要把东厂的作用发挥出来!
高承恩一边走,一边流着泪,就是现在与各方势力敌对,太过不理智,少了仙道的支持,又不拘一格,必然会让贵族和总督们阴奉阳违,以后只会有更多如云州百姓一样的人大骂昏君啊!
车驾一直到了云州,他也没查出东西来,即使查到近卫身上,也没人敢说。
谁不知道这些近卫都是宝贝?
经历过安京平乱,夜袭牧族,更是千人起誓,忠于杨烨。
杨烨开开心心的到了云州,君风仙立即前来拜见。
杨烨下意识皱眉,浓眉大眼国字脸的君风仙看起来就是副忠臣模样,很不讨喜。
君风仙道:“陛下,云州之中,敢在酒肆街巷非议圣上者,已尽数缉拿!”
咦?干得漂亮啊!
杨烨懂得一个道理,人们都有逆反心理,越是抓捕越是严打,就越是要议论,明面上不行,就偷偷来,和上辈子互联网时一样,依旧有人顶风作案。
君风仙心中忐忑,公然质疑圣上,显然是对权威的一种挑战,若是邪教的人也就算了,可这些人是平民百姓啊!
他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派人在云州中地逮捕传播流言之人,还找到先行一步的近卫,探听有关杨烨的喜好,决不能在杨烨面前失了礼数。
因为君风仙觉得当今杨烨,是明君。
哪怕看上去有些纨绔,也都是假象,做官到他这个程度,自然还是知道的投资的,十年、二十年之后,功绩必然超过大玄太祖。
君风仙热情的态度让杨烨有些纳闷,这不合理啊!
莫非君风仙表面上是忠臣,内里却想当狗腿,其实是个大大的奸佞?
破妄之眼发动!
【君风仙,云州太守】
【恪守中庸之道,为人圆滑无比,善于迎合上意思】
【修为:儒门开悟境界】
善于迎合上意?那就是奸臣咯,不错不错!
杨烨道:“君卿家,今日尚早,可否陪朕往民间一行?便衣出行即可,朕想听听百姓们的真心话。”
先探探君风仙虚实,如果真是外忠内奸,一定要重用。
杨烨带着君风仙、秦凉玉,祁伟,离了龙撵,往乡间走去。
云州并不发达,道路有些难行,杨烨见到一处人较多的酒肆,打算进去休息会儿。
有些破旧的酒肆生意竟然格外好,杨烨一眼看到坐在中央的祁伟,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
祁伟拍了拍大肚子,发出几声咕噜响,表情十分严肃,都是杨烨授意的。
他坐在中央席上,扫视周围一眼后,清了清嗓子,中气十足地开口道:
“当今皇帝陛下不敬上天,竟然以天命自居,还颁布了招贤令...据说那日天上电闪雷鸣!”
话只说了一半,便不再言语。
下面的百姓议论开来。
“杨烨圣上遭遇电闪雷鸣?”
“这...我听闻德不配位,便会降下天谴,莫非这是....”
“嘘,不可妄言。”
“云州里最近多有讨论,我觉得....”
“慎言啊!已经有不少人被抓去了,君总督往日对我们那么好,也不知是怎么了....”
杨烨竖起耳朵,听着人们的议论声,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就是要百姓们心生不满!整天议论这事儿才好!
就是德不配位,就是狂妄自大!
祁伟干得不错啊!
君风仙看着杨烨因为压制内心喜悦而微微抖动的身体,心头一紧,莫非陛下生气了?
他刚要开口,就看到杨烨招了招手,要来一碗酒水,淡然地一口饮下。
这一举一动,君风仙不由得又高看几分,这是何等气度?不只是明君,更是仁君啊!
在这等非议下,也能泰然自若地喝着酒水,此前自己还上表抓了不少人,陛下内心一定很失望,只是想保全他君风仙的颜面,才没有表示不满。
此时的酒度数虽然不高,但也能助兴,又正逢这几日大肆抓捕传播流言者,越是想捂着,人们就越是内心痒痒。
一来二去,推杯交盏间,人们便如火如荼地讨论起来。
好一阵子后,祁伟又开口了。
他嗓门大,一吼全场就安静了下来:
“你们只知道杨烨行圣上之事遭逢天灾,可又知道随后发生的事情吗?”
百姓们不解,还能有什么事情?
不敬天遭了天谴哟!
祁伟豪爽地闷下一碗酒:“杨烨长剑出鞘,对着苍天一划,大声质问!”
说还不够,祁伟又演了起来,右手高举虚握,情景再现。
“剑指苍穹问多言,我命由我不由仙,纵使乾坤皆作阻,敢教日月换新天”
“神不足畏,仙不足惧,如果你们没有天命,朕就是你的天命的!”
“.士农工商皆可奉诏,广招天下英才,共襄盛举,凡有一技之长者,只问才干心迹,不问出身过往!”
祁伟连嚎带跳手舞足蹈着将圣上之事侃侃道来,一刻后,故事渐渐接近了尾声。
他话音忽然一转:“天灾不仅停了下来,更有海外仙人与之论道,拜服圣上!”
杨烨脸上本来带着微微笑容,现在几乎可以挤出水来,和圣上那天的天灾似的,极为阴沉。
完了!剧本不是这个样子的!
之前不是干得挺好吗?加词儿干嘛?谁要你画蛇添足说这个?
一开始,祁伟与兄弟们完全按照杨烨的吩咐,散布杨烨妄议天命的事情。
可后果很严重,百姓们竟敢非议,这怎么得了?
御林军一思量,一定是他们弄错了什么,没有领悟到陛下的真实用意。
一直到东厂派人调查流言,君风仙派人逮捕散布者,他们都没想明白,只好偷偷发给最敬爱的老太师!
好在洪太师是个聪明人,发来密信,告知杨烨深意。
在老太师的授意下!
御林军们先让百姓们怨声道载,再说出实情,说出事情始末!
御林军开始行动,分布在每一处人多的地方,先是说出妄议论天命一事,引来百姓议论不满,接着,说出事情始末,完成一个大反转。
百姓们就会有一种“圣上的确是天命”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