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一个八岁小儿的雀雀绝对不可能有三寸长!!”
李世民大叫着就要去扒李承乾的裤子。
李渊也在一旁道:“真的吗?朕不信!!朕也要看看高明是不是在吹牛!!”
李承乾见李渊李二两父子要合起伙来看自己的雀雀,急忙躲到长孙无垢身后。
大叫:“母后救我。”
长孙无垢咳嗽一声:“休得胡闹。”
李二和李渊只能遗憾罢手。
长孙无垢冷哼着道:“我儿已经把话说清楚了;李世民该轮到你说为何处处针对我儿了。”
李二冷哼一声,别过脸去。过了许久才道:“那个逆子小小年纪就已经露出峥嵘,若是再让他掌兵权,那朕的皇位还能坐得安稳吗?若是让那个逆子羽翼丰满,朕十年之内必落得跟那个老贼一般的下场。
到时候,那个逆子或许不会对你这个母后下手。朕可就没那么好运了,必会被那个逆子赶去弘义宫和老贼作伴!!!”
李渊闻言大怒,跺着脚道:“逆子,说事就说事,扯上老子干嘛?!”
不孝子李世民冷笑一声,别过脸去,不去理会他的老父亲。
李承乾小声逼逼:“太过优秀也不行,怪我咯。”
李渊在一旁阴阳怪气的道:“你父皇的小心眼就是这样,从小就容不得别人强过他,容不得别人比他过得好。
别人有的他要有,他有的别人却不能有!!
你李承乾想掌兵权,除非等他李世民死了。”
李世民冷笑:“总好过你这老东西,当年为了贪图享乐,将兵权分享给别人。事到如今,是何下场?!
孩儿真是要感谢父皇,若无父皇作为前车之鉴树立榜样,孩儿怎会明白要将兵权死死攥在手里,就算是亲儿子嫡长子也不能给!!!”
“逆子,老子和你拼了!”李渊破了防,挥起老拳就要和坏二儿拼命。
却被李承乾拦腰抱住:“皇爷爷息怒、冷静、三思!父皇他其实说得对,对于中庸帝王来说,确实该把兵权死死攥在手里。”
李渊大怒:“好你个分不清好坏的李高明,皇爷爷是在帮你,你却替那个逆子说话。”
李二也大怒:“逆子,你话中有话啊!!你是在暗讽朕是中庸之主啊?!”
李承乾松开李渊,背负双手,昂首挺胸:“皇爷爷、父皇。我知道你们很急,但你们先别急。且听我娓娓道来。”
李渊李二同时大喝:“少在老子们面前装,有屁快放!”
李承乾咳嗽几声,清了清嗓子才道:“中庸之主确实应该把兵权死死攥在手里。但.......”
李承乾故意拖长了声音,吊起了李二李渊的胃口,才缓缓说道:“但那些千古一帝却敢大胆放兵权。
嬴政将六十万大军的兵权放给王翦,最终横扫六合一统天下,成为万世祖龙!!!
刘彻将举国精锐交给卫霍,最终封狼居胥,马踏龙城。以匈奴血肉铸我汉人脊梁!使后世中原人以汉人自居,以汉人为荣!!!
以上两位千古一帝就不说了,就说皇爷爷。
皇爷爷将兵权交付给父皇,纵使是父皇打下的李唐江山,但后世之人说起我大唐的开国之君,也只会说是皇爷爷,不会说是父皇。
父皇要做就做秦皇汉武那样的千古一帝;又何必学那些中庸之主,将兵权死死攥在手里呢。”
李世民闻言,捋着颌下短须,沉吟着道:“嗯......有点意思。”
李渊却是大怒,指着李世民和李承乾大骂:“李世民!老子算是看出来了,你今天就是指使你儿子,合起伙来故意埋汰老子的!”
“哎呀~~~我的老阿耶,我最亲爱滴人。您息怒,您别急。”李二哈哈大笑,上前帮李渊抚着胸口顺气。
接着转头大喝:“来人,上酒!朕要和朕的老父亲,好大儿,把酒言欢。”
门外传来卓不群的声音:“遵旨。”
不多时,卓不群拿来御酒以及一应酒具。放下之后,退出大门。
李承乾祖孙三人席地而坐,就要开喝。
长孙无垢白了三人一眼道:“都是帝王人物,却一点都不讲究。”
李二冷哼一声道:“你个妇人懂什么!席地而坐,大碗喝酒,方显男儿胸中万丈豪情!!”
长孙无垢撇了撇嘴道:“那你们稍等,我去给你们弄些下酒菜来。”
“速去!”
“速回!”
李二和李渊大叫。
不多时,长孙无垢用食盒送来了一盘水煮羊肉、一盘炒胡豆和炒豌豆。
然后关上房门,亲自为祖孙三人把盏。
李世民抓起一块羊肉放在嘴里,然后举起酒碗先和李渊走了一个,再和李承乾碰了一下道:“继续说说老子和秦皇汉武的对比。”
李承乾将碗中酒一饮而尽,打了个酒嗝,然后抹着嘴巴上的酒渍道:“父王天纵之姿、雄才伟略!!
为将时百战百胜,与韩白卫霍平起平坐。
为王时远超“王不过霸”的西楚霸王。
如今为帝.......”
李承乾话未说完,李渊就重重的将手中酒碗顿在地上,口中大骂:“恶心啊!!恶心!!!这阿谀奉承之语朕听不下去啦!!太恶心啦!!!!”
此时一脸得色的李二亲自给李渊倒满一碗酒,双手奉上,笑着道:“父皇别打岔,听我儿把话说完。”
接着转头看向李承乾:“你继续说。”
李承乾又喝了碗酒,抹着小嘴道:“父皇不管为将为王都是千古翘楚!!
为帝,自然是要超过秦皇汉武。
父皇可知,秦皇汉武有一点永远也比不上您?”
此话一问,不等李世民作答,李渊和长孙无垢都一脸疑惑的看向了李承乾。
李二一脸得意,咳嗽了几声后才反问:“秦皇汉武哪里比不上朕?还请我儿解惑。”
李承乾咳嗽两声后道:“就是秦皇汉武的太子永远也比不上父皇!扶苏、刘据是什么结局想必父皇也知晓。
儿臣之所以死活不做太子,就是不希望父皇再步秦皇汉武的后尘啊。
但父皇在处理储君的问题上,明显要比秦皇汉武高明......”
不等李承乾说完,李世民就不要脸的一点头:“那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