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姜留西这番言语,周围众人皆是面露惊愕之色,尤其是萧逸辰,更是气得脸色铁青,额头上青筋暴起。只见他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姜留西,咬牙切齿地道:“哼!无知小儿,你可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你可知排在这赤虹剑之前的究竟是何物?那可是昔日圣人所使用过的佩剑!若不是借着圣人的威名与荣光,它又岂能居于赤虹剑之前?况且,就算是那把佩剑,也只不过是位列第二罢了,与赤虹剑之间仅相差区区一个名次而已。而至于第一名,则始终空缺至今。只因迄今为止,尚无任何一把武器能够真正超越这第二和第三。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赤虹剑堪称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那为何圣人的佩剑竟然不能位列第一呢?此等神物,若不能位居首位,莫非这世间当真还存有比之更为厉害的存在不成?”姜留西满脸疑惑地开口问道,眼神之中尽是不解之色。
遥想当年,萧逸辰也曾怀着同样的好奇之心提出了这个问题。此刻,他清晰地记得当初师傅给出的答案,便依样画葫芦般,学着师傅当时的神态和语气缓缓道来:“此事于江湖之上一直颇有争议。一部分人坚称,身为当世独一无二的圣人,其佩剑自然当之无愧应居于兵器榜之首,毕竟以他那空前绝后的辉煌成就,完全配得上这般殊荣。
然而,持有相反观点之人则认为,作为一件武器,杀敌数量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评判标准。令人惋惜的是,这柄宝剑自始至终从未出过鞘。未曾沾染过敌血的它,注定无法成为合格的兵刃,故而将其列入榜单,不仅是对其他兵器的不敬,更是对铸剑师的一种羞辱。
在那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两方势力针锋相对,各自坚守着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仿佛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他们之间的辩论激烈异常,言辞犀利如刀枪,谁也无法撼动对方分毫。就这样,这场无休止的争执如同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一直延续下去,时间似乎都被其吞噬。
然而,智慧的光芒总会在黑暗中闪现。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众人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折中方案——将这件备受争议的宝物排在兵器榜的第二位。如此一来,既维护了作为圣人武器所应有的尊严与荣耀,又给予了后来者们一份希望、一个追逐并超越它的明确目标。
要知道,这所有的一切或许都是命运的安排。只因那位圣人的佩剑名为“非攻”,此名实在是与其身份和气质相得益彰。有人不禁心生疑惑:这把神秘的宝剑莫非尚未锻造完工?也许是未曾开刃吧,否则怎会拥有这般令人费解且充满玄机的名字呢?只可惜,自那位圣人离去之后,他便将这把珍贵的佩剑传予后人。自此以后,关于这把剑的下落便成了一个千古谜团,世间再无确切的消息传来。如今,我们无从知晓它究竟落入哪位后裔之手,亦不知在有限的人生时光里能否有幸目睹它重现于世,更难以想象当它拔剑出鞘的那一刻,将会散发出怎样惊天动地的光芒!”
姜留西静静地聆听着萧逸辰讲述的那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心情随着情节的起伏而波澜壮阔。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仿佛带着魔力一般,将他带入到那充满惊险与刺激的世界之中。
当听到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手持“赤虹剑”或“非攻”等绝世神兵,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杀敌无数时,姜留西的内心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和向往。他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自己身披战甲、手握利器的英姿飒爽模样,想象着自己如同那些传说中的勇士一样,在千军万马之中冲锋陷阵,令敌人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此时的姜留西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曾经的无知和浅薄。他为过去那些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羞愧,并毫不犹豫地向萧逸辰表达了歉意。看着萧逸辰那宽容和理解的笑容,姜留西心中的愧疚稍稍减轻了一些。
接着,姜留西再次坚定地向萧逸辰确认,自己所要打造的武器正是像“赤虹剑”或者“非攻”那样举世无双的绝世兵器。他急切地问道:“那么,除了已经确定的这些基本要求之外,我还需要准备哪些其他的材料呢?”眼中闪烁着期待和求知的光芒,等待着萧逸辰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