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越说越过分,虞丰的脸也越来越沉。
“都给我闭嘴!你们听听,你们说的是人话吗?”
“欢姐儿不欠我们什么!倒是你们,好好看看自己的嘴脸,上次欢姐儿自己赚了点钱都给村里,让我们盖学堂,结果你们呢?”
“得寸进尺,那钱是欢姐儿自己挣的,人家想怎么花怎么花,爱给谁用就给谁用!关你们什么事儿啊?”
“人家欢姐儿对大家掏心掏肺的,有赚钱的机会都想着你们,可你们呢?怎么对人家的,上回你们说她的话都忘了吧!可我没忘!我还记着呢!你们有这个脸,我也没有!”
“娃娃是你们自己要生的,凭什么要让欢姐儿帮你们养?她是娃的爹娘啊?还是你们家就只剩下娃娃了?”
虞丰说完,大家都低下了头,至于是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我不知道你们从哪里听来的消息,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虞欢确实是民欢学院的院长,但县太爷是学院的荣誉院长,你们肚子里那点花花肠子藏好了,要是闹到县太爷那里去了,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这……”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他们不知道荣誉院长是干什么的,但也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虞欢有县太爷给她撑腰。
“悦姐儿,你说话怎么不说清楚啊?你是不是就想看我们去找欢姐儿闹啊?”
“我说呢!她家又没有人读书科考,怎么对这事儿这么积极呢!原来是想害我们啊!”
虞梦悦咬咬牙,看向说话的那人,“我家没人读书又怎么样?你以为你家那个整天流鼻涕的大孙子能考上?省省吧!不如多攒点钱,以后给他买个好媳妇吧!”
“你个小贱人,我大孙子可是黄半仙批过命的,以后就是当官的命!”那老太太说着,就要打虞梦悦。
“行了!在村口呢!闹什么闹!”
“还不赶紧把人拉开!”
见两人分开后,虞丰才继续说,“今天的事机到此为止,远的不说你们的儿子孙子能不能为村子争光,就说近的,欢姐儿可是给咱们虞家村挣了好大的面子!”
“咱们村建学堂的事,我也可以先给你透露一点,上次欢姐儿给了村里十九两,虽然还没拿回来,但也确实不够,要想盖学堂,每家都得出点银子,具体出多少,等我们算好了跟你们说,你们自己心里也有点准备。”
说完,虞丰也不管他们什么反应,直接越过他们回家了。
当天晚上,追风就到县城把村里的情况跟虞欢说了。
“又是虞梦悦?”
追风点点头,“村长刚从镇上回来呢!结果虞梦悦已经知道这事了,也不知道是谁告诉她的。”
“这虞梦悦属实怪异,要不属下去盯着她?”
虞欢摇摇头,“先不用,目前没什么威胁,先看看再说。”
现在还没到剧情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未知。
万一老天觉得追风对虞梦悦有威胁,把人给做了怎么办?
到时候她可就损失一员猛将了。
村长说了是一回事,但在利益面前,谁还怕这个?
果然,第二天,追风又来了。
说完村里有要事需要虞欢回去商量。
虞欢把手头的工作交代下去后,带着追月又回村里去了。
虞欢一到家,虞景程就把她带到宗祠里。
因为宗祠比较大,平时也会作为村里开会的场地。
“欢妹妹,我爹让我告诉你,不管大家怎么说,你跟着自己心走就好。你为村里做的已经够多了,他很感激你。”
虞欢摇摇头,“我也是村里的一份子,为村里付出点也是应该的。”
虞欢说着看向虞景程,“景程哥,今天把大家聚到一起是要讲什么啊?”
“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应该就是盖学堂的事,我听说族长和族老们今天也会去宗祠。”
虞景程看向虞欢有些愧疚,明明欢姐儿比他还小呢!
身上就要担这么重的担子,村里人也不厚道,欢姐儿明明已经出了大头了,让他们凑一点却不愿意!
虞景程拍拍她的肩膀,“多的我们也帮不上忙,但我们一家都支持你。”
“谢谢你们,景程哥。”
虞欢深吸一口气,转身进了宗祠。
说实话,这还是她第一次进宗祠。
这次他们也是‘牺牲’巨大啊,平时女人哪能进宗祠啊!
“欢姐儿来啦?”
“村长叔。”
虞欢跟着虞丰进去,跟里面的人一一打招呼。
阵仗真大,跟三堂会审差不多。
虞欢坐在末尾低着头认真听他们开始讲话。
说的都是一些假大空的话,还没有校长在誓师大会上说得振奋人心呢!
“我们打算在村里盖一个学堂,欢姐儿,你有什么想法?”
“啊?”
虞欢抬头,脸上是茫然的神色。
终于要进入正题了!
“要盖学堂的话,得先去镇上,找镇长批复文书,还有教书先生得先找好。”
族长点点头,“我听虞丰说你在县城盖了一个学院,免费给人读书,咱们都是一个村的,能不能让咱们村的孩子也去那个学院读书?”
虞欢起身,“族长爷爷,不是我不愿意,实在是……”
见虞欢脸色为难,虞丰追问,“欢姐儿,你可是担心县太爷那边?”
虞欢点点头,“这学院是在县太爷眼皮子底下盖起来的,而且县太爷还是院长,有些事情我也做不了主啊!”
“怎么会?我们可是听说了那个学院都是你出钱出力的,怎么会收几个学生都做不了主?”
“叔公有所不知,学院比较特殊,收的都是咱们丰县无父无母的孩子,这是早就定下的。而且平时县令家的千金也会去工地帮忙的。”
虞欢没有说得很详细,剩下都让他们脑补去。
“这……”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虞欢没管他们,默默地坐回去。
虞丰适时站出来,“族长,各位族老,我以为咱们可以自己盖一间学堂,就在村里也方便照顾。”
“可银两和教书先生……”
“银两不够咱们可以让每家凑一点,咱们虞家村有两百多户人家,就是一家凑五百文也能凑出一百两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