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生育政策里,按照规定所有计划生育户都要接受结扎手术,包括男扎和女扎。
按照政策,我们也要结扎,妻子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分析利弊之后决定她去做女扎手术。
手术的方式有两种:其一,男扎是切断输精管,女扎是切断输卵管。其二,女扎针剂栓堵输卵管。
妻子决定第二套手术方案……
手术失败,又怀孕了……
——题记
在时代浪潮的翻涌下,计划生育政策宛如一座巍峨灯塔,为国家人口的有序发展指明方向。然而,对于万千普通家庭而言,这一政策的每项细则,都似生活天平上极具分量的砝码,深刻左右着家庭的命运轨迹。
彼时,计划生育政策明确要求所有计划生育户接受结扎手术,男扎与女扎成为摆在我和妻子丽芳面前的艰难抉择。那些日子,生活仿佛被阴霾笼罩。每晚,我和丽芳都会在昏暗灯光下,反复商讨手术之事。看着孩子们嬉笑玩耍,我们深知此决定关乎家庭的未来走向。丽芳心思缜密,考虑到我作为家庭支柱,工作体力消耗大,担心男扎影响我的身体,进而危及家庭经济来源,尽管满心忧虑,她最终还是决定自己接受女扎手术。
决定之后,我们详细了解手术方式。当时有切断输精管的男扎、切断输卵管的女扎,以及相对新颖的女扎针剂栓堵输卵管。经咨询思考,丽芳认为针剂栓堵输卵管创伤小、恢复快,便选定此方案。
手术那天,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波折。我陪丽芳到医院,她紧紧攥着我的手,掌心满是汗水,我能真切感受到她内心的恐惧与紧张。我轻声安慰,自己却也满心不安。
丽芳走进手术室,回头那饱含信任、担忧与期许的一眼,令我难以忘怀。门缓缓关上,我在手术室外焦急踱步,每一秒都无比漫长,空气仿佛凝固,让人窒息。
不知过了多久,医生告知手术看似顺利,让我们安心回家休养。可命运弄人,几个月后,丽芳身体出现异常,恶心、疲倦、月经推迟。起初,我们以为是术后正常反应或劳累所致,随着症状加剧,不祥预感涌上心头。去医院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丽芳又怀孕了。
这个消息让我们瞬间陷入震惊与恐慌。回家路上,我们沉默不语,丽芳眼神迷茫无助,我满心愤怒无奈。回到家,面对意外的新生命,我们陷入两难。家庭本就不宽裕,抚养三个孩子已压力巨大,再添一个无疑雪上加霜,但小生命已在腹中孕育,为人父母,又怎忍心放弃?
那段时间,痛苦与纠结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夜晚,我辗转难眠,望着天花板,满心忧虑。丽芳整日以泪洗面,自责不已。然而,更大的难题接踵而至。计划生育政策严格,丽芳怀孕被查出后,计生部门强力要求流产。丽芳坚决不答应,可政策如山,容不得违抗。我身为电台记者,深知计划生育是国策,却在妻子的坚持和未出世孩子的命运前,陷入深深的无助。
若保留孩子,风险巨大,不仅面临政策惩处,家庭未来也充满未知。痛苦思索后,我向好友洁纯倾诉。洁纯重情重义,人性观念至上,他建议“逃……”,还讲起《超生游击队》的故事,让我内心波澜起伏。“逃”意味着背井离乡,放弃现有生活,可留下孩子,又实在不舍。最终,为了孩子,我们决定逃亡。
逃亡的日子,我们如惊弓之鸟,每到一处都小心翼翼隐藏身份。生活艰难,居无定所,经济来源成了大问题。但看着丽芳日渐隆起的肚子和孩子们天真的眼神,我告诉自己一切都值得。
终于,在简陋出租屋,随着一声响亮啼哭,新生命诞生,是个男婴。看着这个皱巴巴却结实有力的小生命,我和丽芳百感交集,之前的艰辛化作对他无尽的疼爱。丽芳虚弱却坚定地说要把他养大,我用力点头,暗暗发誓守护好这个家。
孩子满月后,我们回到故乡。然而,眼前景象让我们心碎,房子后墙被推倒一个大窟窿。还未缓过神,计生部门递来三万元罚款单。在那个经济贫困的年代,这无疑是天文数字。与此同时,因计划生育问题,我在电台的工作也被解聘。双重打击下,我们陷入绝境,不知如何凑齐罚款,生活仿佛陷入无尽黑暗。
就在我们几乎被命运击垮时,命运的转机悄然降临。那天,我如往常般去邮局碰运气,工作人员递给我一张汇款单。当我看到寄件方是海外一家传媒公司时,我的手猛地一颤,汇款单的边缘轻轻擦过指腹,带来一阵细微的痒意,却瞬间让我如遭雷击。眼神定在那陌生又带着几分神秘的公司名称上,瞳孔不自觉地微微收缩,脑海里“嗡”的一声,仿佛有一群受惊的麻雀四处乱飞。我下意识地咬了咬下唇,舌尖尝到一丝淡淡的咸味,思绪如脱缰野马,疯狂搜寻着与之相关的记忆碎片。
待目光触及“长篇小说作品《血脉人性》荣获特等奖,奖金折合人民币三万五千元”的字样,我整个人瞬间僵住,如同被施了定身咒。手中的汇款单仿佛有千斤重,手臂微微颤抖,带动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眼睛瞪得老大,死死盯着那几行字,像是要把它们刻进视网膜里。我使劲儿眨了眨眼睛,试图驱散眼前的“幻觉”,可那字迹依旧清晰无比。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干涩得难受,想要吞咽口水,却发现口腔早已干涸。
惊喜如同决堤的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瞬间将我吞噬。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砰砰砰”的声音震得耳膜生疼,仿佛要冲破胸膛。激动的情绪让我呼吸急促而沉重,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每一次吸气都像是在贪婪地汲取着这突如其来的喜悦。我能感觉到热血在血管里疯狂奔涌,脸上一阵滚烫,连指尖都因兴奋而微微发麻。“这真的是一笔救命钱啊!”我在心底歇斯底里地呐喊着,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此刻,所有的绝望与无助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瞬间冲散,一种重获新生的喜悦填满了我的内心。
劫后余生的庆幸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流淌在我的心间。双腿像是突然被抽去了力气,我下意识地伸手扶住身旁的墙壁,粗糙的墙面触感清晰地传来,提醒着我这一切并非梦境。回想起这段时间所经历的种种磨难,那些在黑暗中辗转反侧的夜晚,每一次为罚款发愁时的焦虑,失去工作后的迷茫与绝望,仿佛都在这一刻变得遥远。而这张小小的汇款单,就像黑暗隧道尽头那束无比耀眼的光,照亮了我们原本被阴霾笼罩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摆脱困境的希望。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那口气里仿佛带着过去所有的痛苦与煎熬。眼眶渐渐湿润,有泪水在打转,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笑容。
深深的感动在心底油然而生,泪水再也不受控制,夺眶而出。我微微仰头,试图不让泪水模糊视线,却看到邮局天花板上那盏有些昏暗的灯,灯光在泪光中变得模糊而温暖。那些为了创作《血脉人性》而熬过的无数个孤寂夜晚,每一次在灵感枯竭时的苦苦思索,每一次对字句的精心雕琢,都在这一刻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闪过。我不禁思索,在这个特殊环境、特殊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引发了我对血脉深深的思考。
身为一名新闻记者,我目睹了政策下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这些经历成为我创作的源泉。我试图通过文字,演绎出人性和灵魂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反弹。我深知,血脉传承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文化、情感与责任的传递。怎样做好才是血脉最荣光的事情?这一直是我创作时反复思考的问题。
我希望用自己的笔,成为生活里的朴实代言,书写有益于人类人性的命脉艺术作品。黄河,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我渴望弘扬黄河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感受它的雄浑与坚韧。同时,繁荣乡土文学,挖掘乡村生活中的美好与力量,让那些在土地里扎根的故事,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对未来的憧憬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我仿佛看到,用这笔钱交清罚款后,家里那扇破旧不堪、每次开关都发出“嘎吱”刺耳声的大门,被换成了崭新坚固的铁门;那堵被推倒的后墙重新砌起,刷上了洁白的石灰,在阳光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孩子们能在明亮温暖的房间里安心学习,房间里摆放着崭新的书桌和书籍,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妻子也无需再为了家庭的生计日夜操劳,她会穿上那件一直舍不得穿的漂亮裙子,在镜子前轻盈地转身,眼中满是幸福与满足。
而我,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屏幕,文思泉涌,继续创作出一部又一部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将围绕着血脉情怀、黄河文化与乡土文学展开,让更多人感受到生活的温度与力量。我们一家人在温馨的家中,围坐在餐桌旁,分享着生活的点滴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同时,我的作品也能激励更多人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丽芳,我们有救了!”我紧紧握着汇款单,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纸张被捏得微微变形。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驱使我拔腿就往家的方向飞奔而去。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吹乱了我的头发,却吹不散我心中的喜悦。我仿佛能看到妻子听到这个消息时,眼中闪烁的惊喜光芒,能感受到她与我相拥时的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