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丰碑,军人生活延续,家族第五代军人的故事,家国情担当重任。
保家卫国家族精神,红色信仰记录生活……
——题记
我是海洋岛屿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教授,在我的家族中,一直传承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故事汇聚成了我们的家族丰碑。而其中,第五代军人的故事,更是如同一束耀眼的光,洗礼着这座丰碑,让家族的精神熠熠生辉。
在作者冰阳的笔下,有一个坐落在黄河岸边的牡丹城杨柳村,这里是我们家族中第五代军人亮子的故乡。在这个充满故事的村庄里,家族的故事如黄河水般奔腾不息,代代传唱。而亮子,正沿着先辈们的足迹,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在作者冰阳细腻的笔触下,黄河岸边的牡丹城杨柳村,是亮子魂牵梦绕的故土,也是他梦想萌芽的摇篮。
春日里,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岸边的牡丹含苞待放,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香混合的气息。年幼的亮子常常跟着爷爷来到黄河堤岸。爷爷总是坐在那棵歪脖子柳树下,给亮子讲家族先辈们的故事。
那时,爷爷缓缓开口,讲述起曾祖父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那是一场异常残酷的战斗,敌人的火力凶猛,曾祖父所在的部队被敌人围困在一个狭小的阵地上。子弹如雨点般呼啸而过,身边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可曾祖父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卫祖国,绝不后退。
曾祖父观察着敌人的火力部署,敏锐地发现了敌人的一个薄弱点。他知道,这是突破敌人包围的关键。但要接近那个位置,必须穿过敌人密集的火力网,危险重重。可曾祖父没有犹豫,他紧紧握着手中的枪,对身边的战友们大喊:“跟我上!”
在冲锋的过程中,曾祖父感到子弹擦着耳边飞过,热风扑面而来,可他没有丝毫躲避,只是一个劲地往前冲。突然,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强大的冲击力将他掀翻在地,他的脸上、身上沾满了泥土和鲜血。但他迅速爬起来,顾不上伤痛,继续向前冲去。
当他终于接近敌人的薄弱点时,发现那里有一个敌人的机枪手正疯狂地扫射着。曾祖父隐蔽在一块石头后面,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解决掉这个威胁。他深吸一口气,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就在敌人换弹夹的瞬间,曾祖父如猛虎般跃出,几个箭步冲到敌人面前,用枪顶住了敌人的脑袋,成功地控制了敌人的火力点。
后续部队趁着这个机会,迅速发起了冲锋,终于突破了敌人的包围。战斗结束后,曾祖父看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和牺牲的战友,心中充满了悲痛和对敌人的愤恨。但他也明白,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坚守和战斗,才换来了更多人的安宁。
亮子听着曾祖父的故事,眼睛瞪得大大的,心中满是震撼和崇拜。他的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着:“我长大后也要像曾祖父一样,成为一个勇敢无畏的军人,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哪怕面临再大的危险,也绝不退缩。等我有出息了,也要让故乡因为我而更美好。”
夏天,黄河水涨了,波涛汹涌。亮子和小伙伴们在大人的看护下,在浅滩边嬉戏。他看着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有一次,一个小伙伴不小心被水流冲倒,惊慌失措地大喊。亮子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拉住了小伙伴的手,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他拉回岸边。事后,大人们都夸亮子勇敢,而亮子却想起爷爷讲的祖父在边疆坚守的故事,觉得自己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此时亮子内心深处,有着对家族精神的深刻认同,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和先辈们的伟大事迹相比,不值一提,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成为像先辈们一样优秀军人的信念。他还想着,故乡的黄河水孕育了自己的勇气,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这份来自故乡的力量。
秋天,黄河岸边的牡丹虽然已经凋谢,但那大片的土地上,依然留存着牡丹的芬芳。亮子跟着父亲在田间劳作,父亲一边干活,一边给他讲自己当年参加抗洪抢险的经历。父亲说,在洪水面前,人是渺小的,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亮子听着,默默地点头,他知道,自己的家族里,每一个军人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亮子听着父亲的讲述,心中满是震撼,他想象着父亲在洪水中拼搏的场景,暗暗发誓自己以后也要有这样坚定的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退缩。此时,田间的风吹过,他不禁想起故乡秋天特有的气息,那是家的味道,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守护这份美好的决心。
冬天,黄河岸边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亮子常常独自站在黄河边,看着那被冰雪覆盖的河面,思绪万千。他想起家族的先辈们,无论是在战火中,还是在自然灾害面前,都从未退缩。而自己,也渴望着有一天能像他们一样,穿上军装,保卫祖国。此时的亮子,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同时也有一丝紧张和担忧,他不知道自己能否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能否承担起家族赋予的使命,但这些情绪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内心的斗志。望着被雪覆盖的黄河,他的思念如潮水般涌起,想念着家中温暖的炉火,想念着亲人们关切的眼神,他知道,故乡是他永远的牵挂,也是他前进的动力源泉。
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黄河的奔腾不息,牡丹的坚韧不屈,家族先辈们的故事,如同种子一般,在亮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他在黄河岸边奔跑、成长,经历着四季的变换,也经历着心灵的洗礼。那些关于家族、关于梦想的种子,在岁月的滋养下,渐渐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支撑着亮子朝着自己的绿色梦想不断前行。
后来,当亮子离开故乡,踏上参军的征程时,他回头望着黄河,望着牡丹城杨柳村,心中充满了眷恋。但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在远方,他要带着家族的精神,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此时亮子的内心,既有对家乡和亲人的不舍,又有对即将开始的军旅生活的期待和兴奋,他告诉自己,这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一定要勇敢地走下去。故乡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在眼前浮现,他默默承诺,等自己功成名就,定会回到这片土地,让它更加繁荣。
怀揣着这份梦想,亮子毅然报名参军,幸运地成为了火箭军部队的一员。初入部队,高强度的训练让他有些难以承受。每日的体能训练、复杂的战术训练,让他的身体疲惫到了极点。但每当他萌生出放弃的念头时,家族先辈们的身影就会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想起曾祖父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想起祖父在边疆守望时坚毅的眼神,想起父亲在洪水中拼搏的身影。这些回忆,如同黄河的巨浪,一次次地冲击着他的内心,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强大动力。在那些艰难的时刻,亮子的内心不断挣扎,身体的疲惫让他想要放弃,但家族的精神又像一个坚定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他告诉自己不能辜负家族的期望,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同时,他也会想起故乡的黄河水,那奔腾的气势仿佛在给他力量,让他坚持下去,他想着,等自己在部队做出成绩,就能让故乡的人们为他骄傲。
在部队的日子里,亮子不仅努力提升自己的军事技能,还主动关心帮助战友。有一次,战友小张在训练中意外受伤,情绪十分低落。亮子得知后,第一时间来到小张身边,给他讲述家族先辈们在困境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用温暖的话语鼓励他不要被挫折打倒。在亮子的悉心帮助下,小张逐渐恢复了信心,重新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亮子在帮助小张的时候,心里想着家族先辈们互相扶持的精神,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这份精神传递下去,让战友们也能感受到家族精神的力量。此时,他也会想起故乡乡亲们之间的互帮互助,那淳朴的乡情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在部队营造良好氛围的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亮子逐渐了解到火箭军部队的重要使命和独特魅力,也越发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开始更加努力地钻研与火箭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导弹操作训练中,面对复杂的仪器和繁琐的操作流程,亮子的内心充满了敬畏与专注。他深知,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关系到任务的成败,甚至是国家的安全。他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手指在操作面板上熟练地点击着,大脑飞速运转,确保每一个指令都准确无误。当遇到难题时,他的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不断查阅资料、向战友请教,直到彻底攻克难题。他告诉自己,作为火箭军的一员,必须要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亮子有时会感到巨大的压力,担心自己的操作失误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这种压力也转化为了他前进的动力,让他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每当压力过大时,他的思绪就会飘回故乡,想起故乡那宁静的夜晚,那是他心灵的避风港,给他带来片刻的安宁,然后他又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训练中。
随着训练的深入,亮子迎来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参加军事技能比武。为了在比武中取得好成绩,他每天都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反复练习射击、投弹、战术动作等项目。
在射击训练场上,烈日高悬,亮子身着厚重的防弹衣,手持枪械,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的靶标。他的内心既紧张又兴奋,紧张于自己能否在正式比武中发挥出最佳水平,为家族和部队争光;兴奋于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他调整呼吸,让自己的心跳逐渐平稳,然后缓缓扣动扳机。“砰砰砰”,枪声清脆地响起,子弹如离弦之箭般射出。每射出一发子弹,亮子都会迅速根据弹着点的位置,微调自己的姿势和瞄准点。长时间的训练,让他的手臂酸痛不已,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而专注,心中不断默念着:“我不能放弃,家族的先辈们经历了那么多艰难险阻都没有退缩,我这点困难算什么!”此时,他的脑海中还会浮现出故乡的亲人们期待的眼神,那是他前进的动力,他渴望用优异的成绩让他们为自己自豪。
投弹训练时,亮子站在指定区域,手中紧握手榴弹。他深吸一口气,身体微微后仰,然后猛地向前发力,将手榴弹奋力掷出。手榴弹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远远地落在了目标区域。然而,亮子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他皱着眉头,心里想着:“还不够远,还不够精准,我必须更加努力,才能在比武中脱颖而出。”为了增加投掷的距离和准确性,亮子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发力方式和投掷角度,一次次地重复着枯燥而又高强度的训练动作。每一次投掷,他都在心中给自己加油打气,想象着自己在比武场上大放异彩的样子。在训练的间隙,他会望着远方,想象着故乡此时的模样,故乡的牡丹是否依旧盛开,黄河水是否依旧奔腾,这份思念让他更加珍惜现在的训练时光,想要尽快取得成绩回到故乡。
战术训练场上,障碍物林立。亮子需要在模拟的战场环境中,快速穿越各种障碍,同时还要躲避“敌人”的攻击。他低姿匍匐前进,身体紧贴着地面,双手和膝盖在粗糙的地面上摩擦,留下一道道痕迹。此时,他的心中充满了紧迫感,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战场上的真实场景,仿佛敌人就在身边。遇到壕沟时,他毫不迟疑地纵身一跃,稳稳地落在对岸。在穿越铁丝网时,他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合适的空隙,快速而又敏捷地钻过。每一个动作,他都力求做到干净利落,不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他告诉自己,在战场上,每一秒都可能决定生死,必须做到极致。训练的疲惫让他更加思念故乡的舒适与温暖,思念着母亲做的饭菜,思念着与小伙伴们在黄河边无忧无虑的时光,但他知道,自己选择了这条道路,就必须坚持下去,为了故乡,为了家族,也为了自己的梦想。
训练中,他的手臂因长时间举枪酸痛不已,膝盖也在战术匍匐中磨破了皮,但他从未喊过一声疼。每当感到疲惫想要放弃时,他的眼前就会浮现出黄河岸边的景象,想起家族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于是又充满了动力。故乡的画面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在艰苦的训练中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比武那天,亮子沉着冷静,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在射击项目中,他精准命中目标;投弹时,手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远远超出了预期的距离;战术动作更是干净利落,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终,亮子在比武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为部队争得了荣誉。在比武的过程中,亮子的内心始终保持着紧张和专注,他不断提醒自己要冷静,要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水平,当听到观众的掌声和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此时,他最想做的就是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故乡的亲人们,让他们也能分享这份喜悦,他知道,故乡的亲人们一定在为他默默祝福和祈祷。
立功受奖的消息传到了黄河岸边的牡丹城杨柳村,乡亲们都为亮子感到骄傲。而我,作为家族的一员,更是激动不已。亮子深知,这只是他军旅生涯的一个起点。此后,他又陆续参与了多次重要任务,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军事演习,他都始终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军人的使命和家族的精神。
在部队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亮子凭借着自身过硬的军事素质、出色的领导能力以及对军队高度的责任感,在众多士兵中脱颖而出。每次的军事考核,他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与部队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
当部队开始选拔合同制军人士官时,亮子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他的军事技能、日常表现以及在任务中的突出贡献,都被领导和战友们看在眼里。在审批过程中,上级领导对亮子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无论是他的军事训练成绩、团队协作能力,还是他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都得到了高度认可。
最终,经过层层严格的审批,亮子成功被审批为合同制军人士官。当这个消息传来时,亮子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与自豪。他深知,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成为合同制军人士官后,亮子将有更多的机会为部队贡献自己的力量,继续传承和发扬家族的精神。在得知自己被审批为合同制军人士官的那一刻,亮子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想起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努力,也想起了家族的支持和鼓励,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同时,他也期待着能有机会回到故乡,看看故乡的变化,把自己的荣誉与故乡的亲人们一同分享。
在授衔仪式上,亮子身着整齐的军装,站得笔直。当肩章佩戴在他肩上的那一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他面向军旗,庄严宣誓,誓言中饱含着他对祖国、对人民、对军队的忠诚。
远在黄河岸边的家人和乡亲们得知这个好消息后,都为亮子感到无比的骄傲。他们知道,亮子在部队里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而他也将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远离故乡的日子里,亮子也会时常思念黄河岸边的亲人和那片熟悉的土地。他会在休息时,对着家乡的方向默默祈祷,希望亲人们平安健康。同时,他也明白,只有在部队里不断成长进步,才能更好地守护家乡,守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而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将永远在他心中流淌,激励着他在强军之路上奋勇前行。故乡的点点滴滴已经深深烙印在他的生命中,成为他前进道路上最温暖的慰藉和最强大的动力。
亮子的故事,被作者冰阳记录在笔下,是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和传承的故事。他从黄河岸边的牡丹城杨柳村出发,带着家族的期望和自己的绿色梦想,在军营中磨炼成长。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家族精神的深刻内涵,成为了家族的骄傲。而黄河,依旧日夜奔腾,见证着亮子的成长,也见证着这个家族的精神传承。每当我在课堂上讲述家族的故事时,亮子的经历总是让学生们深受感动和鼓舞。我相信,在作者冰阳后续的笔下,亮子的绿色梦想,在黄河水的滋养和家族精神的传承下,必将继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书写更多动人的篇章,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家族后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