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熔炼才情
孩子大学毕业之后
妻子也在家务中毕业了
她要去体验打工生活
作为作家和诗人
为了家庭和事业
和打工人一起生活
苦辣酸甜油盐酱醋
和妻子一起远走他乡
生活里的朴实善良
打工人宿舍里的思考
集装箱背后的无奈
民工宿舍大通铺的歌谣
都啥时代了
还住大通铺
这说明了什么
谁懂民工经年辛苦
大通铺背后的喜乐见证
季节故事
端午安康
2025年端午
不知所在的工厂有啥补贴
民工生活是否改善
南方的粽子是不是和北方的口味一样
生活里生活
打工人的希望
吃好一点
住好一点
工资高一点
活轻松一点
粽子的故事
南方的问候
给北方人一个健康惊喜
才叫尊重打工人的劳动
看端午吃端午乐端午
精神家园水的故事一件件
2025年5月30日民工宿舍大通铺沉思端午而作
——题记
潮湿闷热的六月,蝉鸣裹挟着钢筋水泥的焦糊味,在南方某座在建写字楼的上空盘旋。冰阳站在工地临时搭建的生活区前,目光扫过排列整齐的集装箱式宿舍。这些蓝白相间的铁皮盒子,在烈日暴晒下泛着刺目的光,表面斑驳的锈迹像一道道未愈的伤疤。
\"真要住这儿?\"妻子王梅的声音带着犹豫。她攥着帆布包的手指节发白,指甲缝里还沾着出发前收拾行李时蹭到的墙灰。冰阳没有立刻回答,视线落在不远处晾晒的工装裤上——那些被汗水反复浸透又晒干的布料,早已褪成深浅不一的蓝,裤腿上还凝结着干涸的水泥斑点,在风中轻轻摇晃。
推开207号宿舍的铁门,一股混合着汗酸、泡面调料和潮湿被褥的气味扑面而来。十五张上下铺铁架床呈U型排列,中间仅容侧身通过的过道铺着凹凸不平的胶合板。床铺上散落着泛黄的凉席,有些角落还堆着工友们用矿泉水瓶自制的简易台灯。冰阳注意到靠窗的床板边缘刻着密密麻麻的数字,最近的一组划痕旁,用红油漆歪歪扭扭写着\"离家第238天\"。
\"新来的吧?\"上铺突然探出个黝黑的脑袋。三十岁左右的汉子咧嘴笑着,露出被烟草熏黄的牙齿,\"我叫老周,河南信阳的。最里头那张床空了半个月,前个兄弟受不了闷热回老家了。\"他翻身下床时,冰阳看见他左脚的解放鞋鞋面裂开道大口子,露出磨破的袜子。
夜幕降临时,宿舍的热闹才真正开始。刚下工的工友们陆续涌进来,有人拎着塑料桶去洗漱,有人坐在床沿用凉水冲洗沾满泥浆的胶鞋。冰阳注意到一个年轻小伙,小心翼翼地从蛇皮袋里掏出半块风干的腊肉,用小刀切成薄片,打算就着泡面改善伙食。\"俺娘腌的,\"小伙子腼腆地解释,\"说吃点荤腥有力气。\"
深夜两点,吊塔的探照灯依旧在窗外扫过。冰阳躺在吱呀作响的床板上,听着此起彼伏的鼾声、磨牙声,以及墙角蟑螂爬过塑料瓶的窸窣声。隔壁床的老周突然说起梦话,用家乡话反复念叨:\"妮儿别怕,爹这就寄钱...盖新房...\"冰阳侧过身,借着透进铁窗的月光,看见老周眼角泛着湿润的光。
端午节前三天,工地上流传起发粽子的消息。食堂门口的公告栏前,每天都聚集着三三两两的工友,伸长脖子辨认模糊的字迹。冰阳发现,就连平日里最沉默寡言的抹灰工老张,也开始和旁人讨论起\"甜粽好还是咸粽妙\"。\"俺们苏北老家,粽子里要包蜜枣和豆沙,\"老张用结满老茧的手比划着,\"咬一口,黏黏的,甜到心窝里。\"
节日当天,冰阳特意起了个大早。食堂前已经排起长队,工友们难得换上干净的衣服,脸上带着期待的神情。当冰阳拿到粽子时,发现竟是五花肉与咸蛋黄混合的咸粽,粽叶包裹的糯米泛着诱人的油光。他想起北方的粽子,通常用芦苇叶包裹,糯米里点缀着红枣或豆沙,入口清甜软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味,此刻却都承载着相似的乡愁。
\"尝尝这个!\"老周突然递来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他用工地劳保手套改造的简易杯垫,上面放着个小巧的粽子,\"俺媳妇寄来的,说是她们那边的碱水粽,蘸白糖吃。\"冰阳剥开粽叶,米粽泛着晶莹的淡黄色,咬上一口,q弹的口感中带着微微的碱香,白糖的甜味在舌尖散开,竟吃出几分儿时的味道。
午后,宿舍里难得安静。几个工友凑在一起打扑克,输家要表演节目。来自贵州的小杨清了清嗓子,唱起家乡的山歌:\"太阳出来照山坡,背起行囊离了窝。钢筋水泥当琴弦,汗水谱成打工歌...\"苍凉的歌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有人悄悄抹了把眼睛,又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出牌。
冰阳坐在床沿,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窗外,塔吊正在吊装建材,巨大的钢铁臂架划过天空,发出沉重的轰鸣声。他写道:\"这些蜷缩在集装箱里的身躯,是城市建设最坚实的基石。他们的汗水浸透钢筋,他们的歌谣浇筑混凝土,可谁能听见大通铺里那些未说出口的牵挂?谁又能看见他们藏在枕下的全家福,早已被泪水晕染了边角?\"
暮色渐浓时,冰阳看见妻子正蹲在洗衣池边,帮几个女工浆洗工装。她们的笑声混着洗衣粉的清香飘来,谈论着孩子的学费、老家的收成,以及过年回家要买的新衣裳。远处的写字楼已初具规模,玻璃幕墙在夕阳下折射出璀璨光芒,仿佛预示着这座城市即将迎来的繁华。而在这光芒背后,是无数像他们一样的打工人,用青春与汗水编织的梦想。
夜深了,冰阳再次躺在大通铺上。这一次,他不再觉得床板硌得生疼,反而从细微的震动中,感受到某种生命的韵律。或许正如妻子所说:\"在这里,每个夜晚的鼾声都是一首交响曲,每道锈迹都是生活的勋章。\"他闭上眼睛,任由思绪随着夜风中的歌谣飘远,飘向远方的家,飘向那些在大通铺里静静生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