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刘清河坐在蒲团之上,体内的金丹慢慢的落到丹田里,再慢慢的生根发芽,一滴金色的雨滴滴入幼苗之上,幼苗长大了一些。
他的道合成了,不过这只是道苗,道苗想要成长,就需要道雨,道雨不是天地灵气所化,不可见,不可闻,只得自己悟,道就藏在这世间,能悟出多少,体内的幼苗就会长到多大,成就的仙也就有多高。
同时他也看清楚了自己天地二桥上的六把道锁,锁住了幼苗成长的空间,道锁坚不可摧,让人无缘天仙。
走出房门,阳光照在院子里,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他好像能够听懂他们在言语什么,院子里种的花也好像在细语交谈,风吹过树梢,恍惚间他好像已经融入了这片天地。
回过神来,他喃喃道:“这就是合道境吗!果然不同!”
院门这时打开,一个满身肌肉,身高两米多的大汉走进来,看到刘清河道:“老大!你出关了!”
“你何时化形了?”
“去年!”
“小黑呐?”
“去黄河喝酒了!龙王的三儿子上个月纳妾!”
“好吧!我闭关多久了?”
“十六年!”
刘清河点点头,不算时间太长,闭关之前,墨秋告诉他,当年他突破的时候,十二年才完成,自己超了他四年,还算可以。
十六年了,也该回去看看了,如若算上之前的日子,自己出来已经快三十年了,以前自己的那间小破屋不知道还存不存在。
让大黄将小黑叫回来,小黑也已经化形了,回来的时候身穿青袍,手拿折扇,一副翩翩公子的摸样,看的刘清河一愣,还以为他化形之后换了性子,不过一说话,就彻底暴露了,一点没变。
在稷下学宫又待了半个月,这个半个月主要是与他相熟的人告别,于忘忧本来还想让他在稷下学宫教学,但是看他游历的心大,也就没有再挽留,说如果要是不想游历了,就回来,这里欢迎他。
“老大!这还是咱们得房子吗?”
“是的!”
“咋就只有两面墙了?”
“时间久了!塌了呗!”
“那咋整?”
“重新盖一个!”
“好!”
从稷下学宫飞到刘家庄,整整两个月,路程两万五千七百里,想到自己要回家看看,一路之上也没多做停留,除了补给点东西,就是赶路,终于回来了,就看到自己的小土屋已经成了残垣断壁,他想要再盖一座房子,这次用砖盖,还想扩大一下,所以就只能去找村长,到了村长家,开门的是他的小儿子,他小儿子看见来人,有些不敢相认,因为面前的人熟悉而又陌生。
试着问道:“你是清河?”
刘清河微笑道:“对!”
“你修道啦?”
刘清河点点头。
“那你~?”
“我原本的房子塌了!我想再盖一所!”
“奥!这样啊!你盖就行,不用过来说的!”
“我这次想盖的大一点,想让村长给我批一下!”
“这样啊!我给你批地就行!我爹五年前就去世了!”
“可以!”
从村长家出来,刘清河看着手里的地契,又看了看村头的那棵大柳树,那么多年过去了,它依旧立在原地,村里的人却没有几个认识的了。区区三十年,对于他来说,可能不算太久,但是对于村里的人来说,却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这让他想起前世的那首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房子盖得很快,主要是刘清河给的钱多,召来的工匠也多,两个月就盖完了,村里还认识他的人,都过来找他聊过天,认识他的总共十一个人,还有在世的认识的,都已经搬离了村子,估计见到也认不出来他了。
他现在的院子比原来大了很多,屋子也从原来的三间,变成了现在的五间,家具是他自己打造的,院子里种了一颗枣树,墙边做了一个花池,买来了花种将其种上,过几天估计就会发芽了。
现在正值麦子成长期,他每日都会带着小黑和大黄到小河边,大黄看到以前的小河,依旧十分的欢喜,低头啃着地上的草,小黑依旧喜欢跑到麦地里撒欢,有时候被人看到,人家拿着石头扔它,想要将它赶出来,它张嘴将石头接住,在麦地里一蹦一跳的就是不出来,站在麦田边上的人,扯着嗓子就骂,什么难听骂什么。
小黑就站在麦田里和他对骂,不过他是“汪汪汪”,人家是你......,我......,最后人骂累了,狗还没骂累,依旧汪汪汪的叫着。
最后就是那人也不管麦子了,拿着棍子冲进麦田,小黑拔腿就跑,最后人累趴下了,狗跑到离他三米的地方,汪汪汪的叫,再往后,一人一狗就有仇了。那人牵来自家的两只狗,来到门前叫嚣,小黑一脸淡然的出门,那人松开两只狗,让他们上去咬小黑,小黑再次跑,两只狗在后边追,狗后边是人,最后两只狗累的实在跑不动了,趴在地上一动不愿意动,后边早已经没了人的身影。
古人称月亮是玉盘,一点也不为过,如果月亮是玉盘,那么星星就应该是散落在玉盘外的水滴,玉盘散发柔和的光芒,被水滴反射,才有这漫天的景色,景色虽美,现实却是月亮反射了星星的光芒,所以才有如此的光芒,光芒照在屋檐上,有几只鸟儿正闭目休息,照在地面上,一只癞蛤蟆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匆匆而过,照在牛身上,大黄的肚子起起伏伏,照在狗眼上,变成了钛合金的。
夜深了,该睡觉了,起身进了屋,灯光将它的影子照在墙上,影子随着他的走动,一晃一晃的,挥手将灯熄灭,屋内瞬间陷入黑暗,屋外的虫鸣忽高忽低,忽远忽近。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