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

元和县林府内,林淡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窗外,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榻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他望着帐顶,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书中所说的即将到来的天灾景象,这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第一次尝到失眠的滋味,心中满是对未来的忧虑与思索。

次日破晓,晨光熹微。

林淡顶着浓重的黑眼圈,早早便踏出了林府大门。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衫,脚步匆匆,身影很快融入了初醒的县城街巷之中。

这一走,便是整整一日,直到夕阳西下,天边泛起绚丽的晚霞,暮色渐浓,临近用晚膳的时间,他才风尘仆仆地归来。

此时的林府,林泽和林涵已从学堂归来,正在厅中等待晚膳。只有在稍远学堂求学的林清还未到家。

崔夫人见林淡归来,眼中满是关切与好奇,轻声问道:“淡儿今日去哪了?瞧这一身的疲惫。”

林淡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说道:“平日课业繁重,这难得闲下几日,反倒有些不能安寝。今日便在县中随意走走,放松放松心情。”

崔夫人听后,轻轻点头,慈爱地说:“正是呢,难得清闲,合该出去走走,今日倒终于有了些少年的活泼样子。”

话音刚落,林栋也结束了一天的公务,下衙回到家中。

他刚一进门,便瞥见二儿子林淡眼下乌青,鞋子上还沾着不少泥土,神色顿时大惊,快步上前问道:“老二这是怎么了?怎的如此狼狈?”

林淡见到父亲,顾不上整理衣衫,立刻迎上前去,神情急切地说道:“父亲,孩儿今日在县中闲逛,心中有了些想法和心得,想与您好好聊聊。”

林栋对这个聪慧过人的儿子向来信任有加,想都没想便爽快地答应了。

恰巧这时,林清也进了门,听到林淡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期待,连忙问道:“二哥,我能跟着一起听听吗?”

林栋自打做了那个奇异的梦后,便认定林淡是上天赐予他的贵子。而事实也证明,林淡小小年纪便聪慧异常,在学业和为人处世上都十分出色,为弟弟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想到这儿,林栋不由得将目光投向大儿子林泽——只见他正满心期待地搓着手,眼巴巴地望着厨房方向,显然是盼着早点开饭。

林栋轻咳一声,唤道:“老大,你也过来跟着听听,说不定能学些东西。”

林泽闻言,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一步三回头地朝着一桌美食投去不舍的目光,才慢吞吞地挪步过来。

崔夫人见状,被大儿子的模样逗得忍俊不禁,笑着安慰道:“放心,娘让厨房给你们留着,跑不了。”

林泽这才含泪点头,委委屈屈地跟了过去。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几人的面庞。

林淡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想法,迫不及待地开口道:“父亲,之前听您说县中赋税难收,徭役不足,孩儿今日闲来无事,到杨城湖边上走了走,倒悟出了些增收的想法。”

林栋一听,顿时来了兴致,眼神中满是期待,催促道:“说来听听。”

林淡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儿子以为,元和县的赋税在江南一带一直落后,很大一个原因便是杨城湖占地广阔。这湖既不能住人,又无法开垦种地,白白占了大片土地。儿子寻思,何不将这劣势转为优势,把杨城湖做成官家的买卖?如此一来,赋税的难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他所说的杨城湖,在后世便是大名鼎鼎的阳澄湖,只不过此时,它还鲜有人知。

林栋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林淡见状,接着说道:“儿子今日在湖边闲逛时发现,湖中的螃蟹品质极佳。可对于岸边的穷苦人家来说,这东西既不能填饱肚子,又换不来银钱。而且,如今无人管制,不管大小,逮到就吃,长此以往,螃蟹的数量必然锐减,终成大患。”

此刻的杨城湖,岸边居住的皆是贫苦百姓,与后世那房价高昂的阳澄湖边截然不同;这里的螃蟹,也不像后世那般一蟹难求,只是百姓餐桌上填不饱肚子的寻常之物。

“既如此,你可有什么万全之策?”林栋目光灼灼地问道。

林淡心中暗自庆幸,幸好曾看过苏轼治理西湖的故事,当下依样画葫芦道:“儿子以为,第一步应将杨城湖的使用权收归县中。然后组织人力清淤筑堤,加固湖岸,以防湖水上涨淹没两岸农田和村落……”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林淡滔滔不绝。

从整治杨城湖,妥善安置两岸面临决堤风险的百姓,到官府如何介入经营杨城湖获取收益,再到聘请水利名家全面兴修县中大大小小的河流,他条分缕析,说得头头是道。

一旁的林清不时提出几个犀利的问题,恰好帮林淡将一些考虑不周之处补充完善。

林栋越听越心惊,忍不住在心中暗自思忖:这两个聪慧过人的孩子,真的是自己的儿子吗?自己何德何能,竟能生出如此厉害的儿子?

一旁的林泽,起初还能勉强跟上思路,尤其是听到弟弟说如何用螃蟹赚钱那一段时,还兴奋地插了一嘴。

当林栋发愁如何推广螃蟹时,林泽眼睛一亮,提议道:“送节礼的时候,把螃蟹当作礼品送出去,保准受欢迎!”这一想法得到了林栋等人难得的赞许目光。

可再往后,随着讨论愈发深入,涉及水利工程、赋税规划等复杂内容,林泽便如坠云里雾里,只觉如同听天书一般。

他坐在一旁,又饿又困,眼皮不停地打架,好几次差点一头栽倒在桌子上。

终于,在林泽困得几乎失去意识时,三人的讨论也接近尾声。

林泽如蒙大赦,感动得差点落下泪来。

尤其是当他尝到林淡从杨城湖带回来的螃蟹时,瞬间来了精神,大快朵颐,连连称赞:“二弟,这蟹着实鲜美!”

林栋尝过之后,也赞不绝口,心中对儿子提出的增收赋税之法愈发认可,认定此计可行。

几日后,林栋将父子三人合力撰写的《元和县乞度牒开杨城湖状》呈到周知府案上。这份详尽的方案,让周知府大为震惊。

河道淤堵向来是历朝历代难以根治的难题,也是地方官员最为头疼的政务。

而林栋呈上的方案,堪称以最小的成本,达成最彻底的整治效果。

若成效显着,完全可以在全府范围内推广。周知府当即批复了元和县治理杨城湖的请求,还特意拨下一笔银钱,以示鼓励。

两月后,在周知府亲自验收元和县水系治理阶段性成果时,见杨城湖及全境水系治理颇有成效,大喜过望,立刻前往元和县县衙,恳请林栋协助治理全府水系。

也正是此时,他才得知,这一系列精妙计策的幕后主脑,竟是林淡这个少年。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为父亲出谋划策后的林淡,已与崔夫人一同,带着小黛玉登上了前往苏州府的马车。

明日,便是院试放榜的日子了。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无限世界之战争之王追妻路漫漫妙偶天成融入骨里:性冷医生前世妻穿书七五,谁家知青发癫啦无上邪仙大神,抢个亲末世之下,我要做丧尸女王妖尾:开局遇到欧嘉斯特咒回:别慌,金手指有亿点多而已我是贵族学院早死的白月光女配从六零年代到修真界四合院:我是何大清亲弟疯批坏男主,我不爱你,求放过厉鬼求饶!对不起,贫道只灭不渡假面骑士:我是主骑今日也想好好营业精灵:你说啥?我姓佐佐木!人在战俘营,开局建议抗美援朝!凶狠小道姑手撕全京城残王来递刀每天一个被动,躺着成仙很合理吧震惊!京圈太子爷是个恋爱脑上古归来我自神魔无双重返1999倾听雨声,弥补遗憾渣男白月光回国后,豪门千金她不装了守丧三年,短命夫君诈尸回京了!小马宝莉:逝罪你说你惹她干嘛,她是重生的啊!娇软小狐狸,被消防员娇养了浮生落入阿易梦吞天神鼎柳无邪徐凌雪盗墓:开局拿下尹新月,不良帅!钻石暗婚,总裁轻装上阵末世狂怼怼在古代只想暴富她是龙九崽的奶娘千金散财还复来京圈小公主的竹马老公,太野快穿:满级绿茶穿成小可怜惊!老祖宗看满级人类沙雕视频!我家后院有座神山穿越六零做娇妻,冷面兵王轻点宠绯闻女人太一传当渣男不渣后的宠妻日常最强霸主贬妻为妾?这破替身我不伺候了原神:关于绫华是我童养媳这件事娇妻在上,蜜蜜宠!天魔奇谈崩铁:不受命途影响的我,为所欲
西陆书屋搜藏榜:南宋缔造者在恋综里搞起了友情群像穿成七零大佬的娇宠小辣妻大王叫我来巡山呀穿成校草后妈,创飞霸总全家精灵:我被宝可梦们吃干抹净了82年的我穿书天灾:我在古代囤货逃荒魂穿农家苦丫头清穿:康熙九龙听到我心声后君诱臣妻?与夫和离后医妃HE了精灵:17岁,害怕校园不够暴力开局剑心通明,无敌在综漫世界末世医仙夜夜笙歌,总裁老公是毒药觉醒吧,元神女神你是最好的温暖爱别离生死两茫茫兴趣使然的猎人今生有缘遇见你科学修仙,我炼制出法宝计算机!决斗都市,和珠泪妹妹打穿游戏王虞夭诸天从猿击术开始荒年,她囤满空间物资落草为寇变成少女欺诈师后骗了病娇怎么办古代种田开局:带着系统去逃荒穿书后我替妹嫁给了男配天正寻龙秘史农门长姐:带着空间去逃荒魂穿王妃受冷落,龙凤胎暴打亲爹武皇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别动,我想抱你想当咸鱼的我被迫拯救六界媚孝子倾天下之离弃之不离我死后,京圈公主疯了穿到八零家属院:撩的兵王心尖颤撩了小狗要负责哦琴妃独尊苍穹昭昭凝香传大姐勇猛二姐萌,小妹要修仙快穿之卷事业,被追捕了!武墓传前夫订婚我重生,京圈太子爷为我杀疯了海贼:草帽团的妖精女王潜龙临渊浮生度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第一御兽师竟是个农场主萌学园:穿越魔法世界原神:他太温柔了重装:我在废土练钢拳开局被俘虏?不小心成神了呢快穿之万界女王万界魂途无子男主高冷?明明很粘人重生七零:我把七个女儿宠成宝重回娘胎修个仙一夜缠惹,京圈七爷追着要名分斩神:买个奶茶都能穿建国后不许成精,你这蛇女哪来的四合院杀的兴起,把系统一块干掉抢女主机缘后,女配被迫上位在诡异世界当咸鱼,但咸鱼是神器仙武风云传记四合院,瘟神驾驶员,逮谁干废谁七零抓奸后,嫁锦衣卫爆红家属院奶猫开播爆红,大佬团在线求rua崽凤舞情仇录丝路诡途:甘肃探灵笔记还记得你的18岁吗快穿文影视剧双劫书难哄的俞先生被渣爹抛弃后,三岁小福星成全家团宠记忆缝补师与时间锚点的守护星际孤神与异界之旅我一个被娇养的NPC竟然成神了第五种关系灵异执笔者天降一只小龙崽,整个王朝宠疯了颜韩快穿攻略之一女尊科举雪夜红呢语深情,鸩酒知安盗墓之雪落人间穿五零绿茶母亲三嫁军官女配逆袭有幸遇见你打破谶言,野千金和娴狐妖反杀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超神:我以虚空万藏解析诸天幽生八零,不当免费保姆后儿女傻眼了反派猫独宠清冷美人凡人修仙,从地道筑基开始快穿之军雌雌君负面值清除指南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青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