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
一个清泠悦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赞赏之意的声音,清晰地响起,如同玉磬轻击,打破了压抑的沉默。
众人愕然望去。
只见黛玉不知何时已站起身,走到了贾瑛身侧。她目光灼灼,正凝视着案上那墨迹淋漓的诗稿,清丽绝伦的脸上没有丝毫惧色,反而焕发着一种异样的神采。那双惯常笼着轻愁的秋水明眸,此刻亮得惊人,如同寒星映雪,充满了激赏和共鸣!
她伸出纤纤玉指,轻轻拂过那“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一行字,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字字如刀,句句似戟!锋芒直指妖氛鬼蜮,正气激荡乾坤!这…才是真正的好诗!有胆魄!有筋骨!有…大丈夫气概!” 她说着,抬起眼,目光毫不避讳地迎向贾政惊怒的眼神,唇角甚至勾起一抹清冷的、带着点挑战意味的弧度,“二舅舅以为,‘愚氓’、‘妖雾’刺耳?可瑛三哥写的是戏里的妖精,说的是戏文里的道理,何错之有?难道这世上,只能有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句子,容不得这等涤荡浊气、呼唤清明的金石之声么?”
她一番话,如同平地惊雷!
所有人都惊呆了!谁也没想到,素来体弱多病、孤高自许的林黛玉,此刻竟会如此旗帜鲜明、甚至带着锋芒地为贾瑛这首“大逆不道”的诗站台!而且言辞如此犀利,气势如此逼人!
贾政被她问得一时语塞,脸色涨红。
贾瑛也微微侧目,看着身边这个身姿纤细却仿佛蕴藏着无限勇气的小姑娘,看着她为自己仗义执言时那灼灼生辉的眼眸和挺直的脊背,心头猛地一热,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激赏瞬间涌遍全身。他忽然觉得,这偌大贾府,这满堂的富贵闲人,唯有眼前这一抹清冷孤傲的身影,真正读懂了他笔下的风雷,听懂了他心中的金戈。
他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也更真了。
潇湘馆内,秋意已浓。几竿修竹在窗外摇曳,筛下细碎的、带着凉意的月光,落在临窗的书案上。林黛玉并未安寝,只松松挽了个慵妆髻,披着件月白素缎镶银鼠毛边的薄袄子,坐在灯下。案头摊着雪浪笺,羊毫小笔蘸饱了墨,却久久未落。
她眼前反复浮现的,是白日里荣庆堂前庭,那个沐浴在炽烈阳光下、昂首诵诗的月白色身影。那金石般掷地有声的词句,还在耳畔铮铮作响:“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每一个字都像带着火星。
指尖无意识地抚过冰凉的笺纸,她终于落笔。娟秀灵逸的字迹,带着一种平日少有的沉凝力道,将那惊世骇俗的七言一句句誊录下来。写到“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时,笔尖微微一顿,墨迹在纸上洇开一小团深色。她抬起眼,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清亮的眸子里,映着跳跃的烛火,也映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难言的光芒。那光芒里,有激赏,有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