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贾瑛处理完一应琐事,便径直来到了潇湘馆。刚走到院门口,便听见一阵悠扬而带着淡淡忧伤的琴声从屋内流淌而出。是《阳关三叠》。琴声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充满了离别的愁绪和依依不舍。
贾瑛脚步顿了顿,心头仿佛被那琴音轻轻撞了一下。他放轻脚步走了进去。
林黛玉正坐在琴案前,背对着门口。晨光熹微,勾勒着她纤细的背影和低垂的颈项,显得格外单薄。她沉浸在自己的琴音里,并未察觉有人进来。
贾瑛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地倚在门框上听着。直到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散去,他才故意加重了脚步声,脸上挂起那副惯常的嬉皮笑脸:“哟!林妹妹这一大早的,就弹起《阳关三叠》了?知道哥哥我要远行,提前给我送别呢?”
林黛玉闻声一惊,猛地转过头。当看到门口那熟悉的身影和笑容时,她眼中瞬间掠过一丝被抓包的羞窘,随即又被离愁和不舍填满。她强自镇定地站起身,努力想做出平静的样子,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谁…谁给你送别了!我不过是…随意弹弹罢了。” 她微微侧过脸,避开他那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
贾瑛依旧是那副没心没肺的嬉皮笑脸模样:“林妹妹这是…舍不得我走?”
林黛玉压下心头的酸涩,努力做出平静的样子,哼了一声:“谁舍不得你!走了才好呢,省得整天来烦人!”
贾瑛走到她身边,很自然地在她旁边的绣墩上坐下,笑嘻嘻地看着她强装镇定却难掩眼底波动的模样:“口是心非!我瞧瞧,眼睛是不是红了?”
“你才红了!”林黛玉羞恼地推开他凑近的脸,指尖却微微发凉。她咬了咬下唇,终究还是忍不住,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这次…要走多久?”
贾瑛看着她这副明明关心却偏要嘴硬的可爱模样,心中软得一塌糊涂,语气也放柔了:“放心!这次真用不了多久!三个月!保管回来!快得很!”
林黛玉抬起水光盈盈的眸子看向他,那眼神里带着期盼和一丝不安,“上次你去扬州,也说很快,结果一去就是大半年!” 话一出口,她才惊觉自己的语气里竟带着几分小女儿的埋怨和依恋,连忙又低下头去,脸颊更红了。
“好妹妹,这次真的不一样!”贾瑛连忙保证,语气带着哄劝的意味,“剿个匪而已,快得很!三个月!最多三个月!我保证!”
林黛玉被他靠近的气息臊得心跳加速,啐了一口,抬手作势要打他,脸上却控制不住地漾开一丝笑意,那点离愁似乎也被冲淡了些许。
贾瑛顺势捉住她挥来的小手,握在手心。她的手微凉,细腻柔滑。他看着她娇嗔含羞的模样,心中一动,笑道:“对了,临走前,哥哥我琢磨出了一首新曲子,特意带来给林妹妹品鉴品鉴,权当…临别赠礼?”
“新曲子?”林黛玉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落入了星子,方才的离愁别绪被好奇和期待取代。她反手拉住贾瑛的衣袖,急切地道:“真的?快弹给我听!”
贾瑛笑着应允,重新在琴案前坐下。林黛玉则挨着他坐在旁边的绣墩上,双手托腮,一双含情目一瞬不瞬地盯着他,充满了期待。
贾瑛深吸一口气,指尖落下。一串清泠婉转、带着几分古意却又无比新奇的前奏流淌而出。不同于过去的激昂洒脱,这曲调初听清雅悠远,如同山涧清泉,泠泠作响;细品之下,又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情与怅惘,旋律优美而抓耳,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独特韵味——正是《兰亭序》。
林黛玉瞬间便被这从未听过的美妙旋律俘获了心神!她只觉得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敲击在心坎上,那婉转悠扬的曲调,如同江南烟雨,丝丝缕缕,浸入心脾,让她听得如痴如醉,浑然忘我。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林黛玉仍沉浸在那美妙的意境中,久久不能回神。直到贾瑛含笑的声音响起:“如何?”
“美!太美了!”林黛玉猛地回过神,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惊艳与痴迷,她激动地抓住贾瑛的手臂,“三哥哥!这曲子…叫什么?快教我!现在就教!”
看着她那副急切又痴迷的模样,贾瑛心头一片柔软。离别的愁绪似乎也被这求知欲冲淡了。他笑着点头:“好,教!这曲子叫《兰亭序》。”
“兰亭序…”林黛玉低声念着这名字,只觉得与曲意无比契合。她立刻坐到琴案前,催促着贾瑛开始。
于是,整个下午,潇湘馆内都回荡着《兰亭序》的琴音。贾瑛耐心地指点着每一个指法,讲解着曲中的意境。林黛玉本就天资聪颖,琴艺高超,又因离别在即,分外珍惜这相处的时光,学得格外认真投入。她全神贯注,指尖在琴弦上跳跃,努力捕捉着那独特的韵律和情感。
贾瑛站在她身后,微微俯身,一手扶着她的肩,一手指点着琴弦。他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耳畔和颈侧,低沉而温柔的讲解声如同情人间的呢喃。林黛玉只觉得心跳如鼓,脸颊滚烫,指尖都微微有些发颤。她努力克制着心头的悸动,贪恋着这近在咫尺的温暖和气息。阳光透过窗棂,将两人依偎的身影拉长,投在光洁的地面上,空气中弥漫着琴香、墨香和他身上清爽的气息,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变得格外悠长而静谧。
夕阳西下,金红色的霞光染红了半边天,也透过窗棂,为潇湘馆内镀上了一层温暖而朦胧的金辉。林黛玉的指尖在琴弦上落下最后一个音符,一曲《兰亭序》终于被她流畅而富有情感地演绎出来。虽不及贾瑛指下的那份穿越时空的独特韵味,却也清雅动人,情意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