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一脸笑意的拱了拱手,“多谢两位兄台夸奖,那我就借你们的吉言了。”
“张兄不必谦虚,说实话我都有些等不及了,你赶紧把诗文呈交上去吧!”郑强道。
“也好。”
张毅点了点头,随即起身朝站在不远处的侍女招了招手,侍女见状快步来到了张毅面前。
“公子,您有何吩咐?”
张毅随手把手里的纸张朝侍女递了过去,“麻烦侍女小姐把我的诗作呈交上去。”
“公子放心,奴婢这就为您呈交。”
侍女双手接过纸张,款款一礼转身快步离去……
三楼,天字一号包间。
卫王李泰高坐首位,其下三位四门学博士和两位华服少年分列左右,众人席地而坐悠闲的喝着茶水。
恰在此时,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拿着一叠纸张,从包间外面走了进来。
“清河崔直拜见卫王殿下,这是楼下士子们呈交上来的一百首诗作,请殿下审阅。”
李泰点了点头,“崔直,你直接把诗文分给三位博士吧!”
“是,卫王殿下!”
崔直拱了拱手,随即把一百首诗文分发给了三位四门学博士。
“三位博士,接下来的诗文审阅和挑选,本王就全权交给你们了。”
三位博士齐齐起身拱了拱手,“是,殿下!臣等遵命!”
李泰点了点头,“那就开始吧!”
“是!”
随后,三位博士席地而坐,开始审阅起了各自书案上的诗文。
博士杨宁忽然眼前一亮,一脸兴奋的从草席上站了起来,他实在是太兴奋了,竟然忘了年仅七岁的卫王李泰去年才启蒙读书,根本就看不懂诗文。
“启禀卫王殿下,臣手里的这首《月下独酌》绝对是此次中秋诗会写的最好的诗作,如此佳作足以传世,还请殿下亲自审阅。”
小胖子一脸尴尬的摆了摆手,“杨博士,本王已经说过了,审阅和挑选诗文的事由你们三个全权负责,你们自行决定即可。”
“是,殿下!”
随后,杨宁把手里的诗作交给了另外两位博士。
博士周益坤看过之后缓缓开口说道:“这个张毅能写出这首《月下独酌》,确实是才华横溢,不过他的字写的也太差了点。”
“周博士,这中秋诗会只论诗文不考书法,字写的不好往后还可以勤加练习嘛!”博士吴玉刚道。
杨宁点了点头,“吴博士所言不错,我提议把张毅的《月下独酌》暂定为中秋诗会的诗魁,不知两位博士可有异议?”
周益坤和吴玉刚齐齐点头,“同意!”
“崔直,你去把《月下独酌》的作者张毅请到三楼包间。”
“是,杨博士!”
崔直拱了拱手,转身离开了包间……
一楼大厅。
崔直缓缓走上了大厅中央的舞台,然后向台下众人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
“诸位请安静!”
怡春阁是清河崔氏的产业,崔直身为崔家在长安城的嫡系族人,中秋诗会期间一直在给四门学的三位博士打下手。
崔直刚一现身舞台,众人便知道有人的诗文被三位博士选中了,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大厅众人一脸期待的看向舞台上的崔直,特别是那些呈交了诗作的人,人人都盼望能从崔直口中听到自己的名字。
崔直非常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下缓缓开口说道:“请问在坐的诸位谁是《月下独酌》的作者张毅?”
崔直话音刚落,王建和郑强大喜过望,齐齐拱了拱手,“恭喜张兄!贺喜张兄!”
张毅随即从草席上站了起来,“我就是张毅。”
张毅此言一出,瞬间就成了现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崔直一见之下立即走下舞台,快步来到了张毅面前,礼貌的拱了拱手,“清河崔直见过张兄,恭喜张兄的诗作《月下独酌》成功入选。”
清河崔直,又一个世家中人,张毅当即拱手回礼,“张毅见过崔兄!”
“张兄的诗作《月下独酌》已经被三位博士暂定为中秋诗会的诗魁,张兄前途无量啊!”
崔直说话的声音不小,大厅里的人都听见了,当今陛下刚刚登基就命卫王李泰举办中秋诗会,谁都知道是为了选拔人才,此时此刻所有人看向张毅的眼神都变了。
“张兄,按照中秋诗会的规矩,你可以带三个朋友随我到三楼包间,这边请吧!”
“阿弟、王兄、郑兄,咱们走。”
随后,张毅四人在崔直的引领下直接朝步梯走去。
“这个张毅看着如此眼生,有谁知道他是朝中哪位大人家的公子?”
“依我看,这个张毅衣着朴素,应该不是我长安城人氏,想必是刚到长安城不久。”
“这么说张毅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读书人,一下就成为了中秋诗会的诗魁,那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啊!”
“是啊!这张毅实在是太了不起了,真乃我们农家学子的榜样。”
“……”
五人一走,一楼大厅立马就热闹起来了,众人议论纷纷,都在猜测张毅的身份。
张毅一鸣惊人,从此在长安城的读书人当中,也算的上是一号人物了。
很快,张毅四人便在崔直的引领下来到了三楼的二十八号包间。
“张兄快快请坐,怡红赶紧命人上酒上菜。”
“是,公子!”
怡红款款一礼,转身快步离去……
“张兄才华横溢,你的那首《月下独酌》写的真是太好了,杨博士审阅后当即就向卫王殿下推荐为诗魁,其余两位博士看过之后也是赞不绝口,崔某万分敬佩。”
李白可是诗仙,这首《月下独酌》更是其代表作,能不好吗?
张毅连忙摆了摆手,“崔兄过誉了,我也是有感而发即兴而作。”
“张兄不必谦虚,能同时得到三位博士的认可的年轻人,放眼整个长安城,绝对不会超过双手之数。”
“哦对了,张兄是哪里人氏?年岁几何?”
“高陵县张家庄人氏,今年十三岁。”
“张兄少年俊杰,崔某有幸结识,真乃三生有幸,为兄今年十六岁,从今以后咱们可要多多来往啊!”
张毅一脸笑意的点了点头,“自当如此!崔兄,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舍弟张仁,这是太原王建,这是荥阳郑强。”
崔直连忙拱了拱手,“见过三位兄弟。”
三人齐齐拱手回礼,“见过崔兄!”
很快,酒菜便摆上了桌案,五人一边喝酒吃菜一边闲聊,包间里的气氛很是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