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出来吃饭啦!”
张毅正在收拾房间,张婉兮的声音忽然传来,走出房门一看,李秋兰、张婉兮、张仁三人已经围坐在了庭院中央的一张食案前。
张毅快步走了过去,在张仁身边坐了下来。
“今天的晚饭,咱们一人一碗汤饼,快吃吧!”
李秋兰一发话,张毅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汤饼里还加了几块鸡肉,算的上是他在大唐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了。
汤饼,是一种将面粉和水揉成面团后,扯成片条状再用水煮熟后的食物,和现在的面条类似。
“嗝……”
一大碗汤饼下肚,张毅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
晚饭过后,四人在院中赏起了月。
“阿兄,你看这长安城里的月亮又圆又亮,比咱们家里的月亮大多了。”
张毅笑了笑,“那是当然,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嘛!”
李秋兰眼前一亮,顿时觉得张毅的话非常有道理。
最近,李秋兰发现自己的儿子好像突然之间就长大成人了,说话变的有文化,做事也变的成熟稳重,主意还很多,这让她倍感欣慰。
四人在庭院里闲聊了一会儿,然后就各自回房间休息。
张毅静静的躺在床榻上,开始思索着接下来如何在长安城挣钱。
穿越古代类的小说张毅听过不少,发家之路无外乎:制盐、高度酒、玻璃、镜子、香水、炒菜、蚊香、造纸、蔬菜大棚……
可做这些东西那可都是要本钱的,张家的那二十六贯钱现在归李秋兰管,是用来买房子挣钱的,张毅现在就是一个分文没有的穷光蛋。
那有什么不用本钱就能挣到钱的买卖呢!
张毅沉思了一会儿,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唐诗三百首,要不哥直接卖诗得了,不过转念一想,这诗卖给谁呢?
谁又愿意花银子来买诗呢?
张毅随即又想到了穿唐小说中出场率最高的长安四傻:第一,千古绿帽王房俊房遗爱;第二,程咬金的儿子程处默;第三,尉迟敬德的儿子尉迟宝琳;第四,秦琼秦叔宝的儿子秦怀道。
程处默、尉迟宝琳、秦怀道三人是武将之后,房玄龄虽说是文官,但房遗爱却是个例外,他从小就不喜文学,反而崇尚武力。
据张毅所知,房玄龄病危后,他还因门荫官拜右卫中郎将。
这四位可都是国公家的公子,妥妥的官二代,更是长安城里人人皆知的纨绔子弟,人傻钱多好忽悠。
纨绔子弟都喜欢逛青楼,青楼女子又都喜欢诗词,四傻为了附庸风雅讨美女欢心,自然会舍得花钱买诗。
一些描写军旅征战类的唐诗倒是非常适合四傻,要是能找到他们的话,说不定还真能卖到一个不错的价钱。
看来哥明天得去一趟平康坊碰碰运气了,要是能遇到这四位冤大头,挣他个几百两银子,那哥岂不是发财了!
几百两银子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就是个天文数字,可在人家长安四傻眼里也就是个零花钱。
想到那白花花的银子,张毅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想做就做,张毅当即起身找来了笔墨纸砚,把他知道的四首描写军旅征战类的唐诗写在了纸上。
张毅还特意留了一个心眼,把四首诗写在八张纸上,每张纸写半首,这样方便售卖,免得四傻看过之后耍赖不给钱。
长安四傻那是唐粉们给四人起的外号,其实这四人可一点都不傻,人家逛青楼都敢不给钱,更别说张毅一个小老百姓了。
事后证明,幸好张毅有先见之明,要不然他还真有可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为四傻做了嫁衣。
一夜无事。
第二天,张毅履行承诺带着张婉兮和张仁去了一趟西市。
张毅虽然有原主的记忆,但当他身临其境的时候,还是被西市的热闹繁华深深的吸引住了。
西市的大街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群像潮水一般涌动,欢笑声、交谈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热闹的大街上,卖艺人正在表演杂技歌舞,惊险的动作和欢快的旋律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小吃摊前烟火升腾,诱人的香味刺激着人们的味蕾;水果摊上,色泽鲜艳的水果堆成了小山;手工艺品摊里,摆满了精美的木雕、刺绣和剪纸,看的张毅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街道两边的商铺更是一间挨着一间,卖什么东西的都有,前来购物的人在门口排起了长龙,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熙熙攘攘的非常热闹。
张婉兮高兴坏了,一路上蹦蹦跳跳,左手拿着冰糖葫芦,右手拿着小糖人,一边走一边吃。
三人在西市逛了一个时辰,小丫头的嘴就一直没停过,几乎把西市所有的小吃都给吃了一个遍。
张毅算是看明白了,他这个阿妹就是一个十足的小吃货。
下午未时,三人这才回到了瑞祥客栈,走了这么久的路,张毅的腿都酸了,于是回房间躺在床榻上休息了一个时辰。
起床之后,张毅找到了李秋兰。
“阿娘,孩儿和虎子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挣钱的买卖,要是今天晚上我们没有回来,您可千万别担心,明天一早我们就回来了。”
李秋兰点了点头,随手从怀里取出了一个钱袋朝张毅递了过去,“毅儿,这些钱你拿着,今天晚上和虎子吃点好的,明天早点回来。”
“谢谢阿娘,那孩儿走了。”
张毅伸手接过钱袋,转身就往门外走,叫上张仁后一起离开了瑞祥客栈,出了醴泉坊,然后沿着金光门大街,一路向东边的平康坊走去。
“公子,咱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虎子,你小子听说过平康坊没有啊?”
张仁脸色微微一红,“公子,这平康坊可是花月场所花费可高了,咱们去那里干什么啊?”
张毅伸手拍了拍张仁的肩膀,“放心,咱们去平康坊那是去挣钱,又不是去消费。”
张仁一脸不解的看向张毅,“挣钱?公子,咱们怎么挣钱啊?”
“怎么挣钱,你小子一会儿就知道了,咱们快走吧!”
一刻钟后。
张毅和张仁来到了皇城脚下,随后两人先后路过了含光门、朱雀门、安上门来到了平康坊外。
“公子,平康坊到了。”
张毅抬头一看,正好看到了坊门上的三个大字——平康坊。
“虎子,咱们进坊。”
“是,公子!”
平康坊真不愧是长安城最繁华的坊,道路干净整洁,坊内的建筑雕梁画栋极其的精美,坊内的街上各种豪华马车络绎不绝,行人个个身穿华服。
张毅和张仁衣着朴素,一路走来倒是引来了不少异样的目光。
张毅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大叔,倒是一点也不在意,可张仁毕竟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郎,又如何能不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