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府餐厅。
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味菜肴,张毅一家三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用饭一边闲聊,场面很是温馨。
“哦对了毅儿,你去参加孔家小娘子的生日诗文会,生日礼物准备好了没有啊?”
张毅一脸不解的看向李秋兰,“阿娘,那孩儿给孔家小娘子准备什么样的生日礼物才合适啊?”
李秋兰缓缓放下手中的筷子,一脸笑意的看了看张毅,“毅儿,你这孩子平时主意不是挺多嘛!这点小事还要问为娘啊?”
张毅魂穿大唐,虽然拥有原主的记忆,可原主没有参加朋友的生日诗文会的经历,所以他并不知道这方面的习俗。
身为历史系毕业的大学生,张毅知道发生在唐朝的每一件历史大事,可生日礼物这种小事,他还真不大清楚,万一送错了闹了笑话,那他少年圣贤的脸面可就丢尽了。
“阿娘,孩儿这是第一次受邀参加朋友的生日诗文会,不知道该送什么,不是很正常嘛!”
李秋兰笑了笑,缓缓开口说道:“毅儿,孔家小娘子出身书香门第,平日里肯定喜欢舞文弄墨,你送一些与之相关的物件就行了。”
张毅点了点头,“这样啊,那一会儿吃完饭,孩儿去东市逛一逛。”
说到逛东市,坐在一旁吃饭的张婉兮双眼一亮,立马来了兴趣。
“阿兄,我也想跟你一起去参加孔家阿姊的生日,你能不能带上我吖?”
张毅看了看张婉兮,随即点了点头,“带上你也可以,不过一会儿到了孔府你可要听为兄的话,不许调皮。”
张婉兮脸色一喜,连忙点了点小脑袋,“阿兄放心,我什么都听你的。”
李秋兰看着这一幕,笑着叮嘱道:“兮儿,一会儿到了孔府可要守规矩,别光顾着贪玩。”
“阿娘放心,我肯定听阿兄的话,保证不贪玩。”
李秋兰随即看向张毅,“毅儿,若是拿不准买什么,就多问问店家,他们经常与文人墨客打交道的,心里有数。”
张毅点了点头,“知道了阿娘!”
午饭之后,张毅和张婉兮直接坐马车出门了,马车出了崇仁坊,快速朝东市驶去。
一路上,张婉兮像只欢快的小鹿,在车厢里蹦蹦跳跳,嘴里还不停的问着关于孔妙函生日诗文会的事情。
一刻钟后,张福驾驶着马车来到了熙熙攘攘的东市,然后径直朝着售卖书画和文房四宝的文华大街驶去。
“吁……”
“家主、小娘子,文华大街到了。”
张福的声音传来,张毅抱起张婉兮就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张福,你在这里等着,买完东西我们就回来。”
张福连忙拱了拱手,“是,家主!”
张毅点了点头,抱着张婉兮就朝不远外的文华大街走去,刚刚走进文华大街,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墨香。
“阿兄,快把我放下来,我要自己走。”
张毅笑了笑,当即弯腰把张婉兮放到了地上,小丫头脚一沾地就在大街上疯跑起来,张毅见状快步跟了上去。
一路走来,小丫头非常的兴奋,见到什么都好奇,这看看那摸摸。
“糖葫芦!酸酸甜甜的糖葫芦!”
就在此时,大街上迎面走过来一个卖糖葫芦的商贩,张婉兮眼前一亮,快步来到了张毅的面前。
“阿兄,我要吃糖葫芦!”
卖糖葫芦的商贩听见张婉兮的声音,快步来到了张毅面前,“这位公子,糖葫芦是今天早上现做的保证新鲜,给小娘子买一串吧!”
“你这糖葫芦多少钱一串啊?”
“这位公子,糖葫芦三文钱一串。”
张毅点了点头,随手取出六枚铜钱朝商贩递了过去,“给我来两串。”
“好嘞!糖葫芦两串!”
商贩接过铜钱,立马就给张毅拿了两串糖葫芦。
随后,张毅和张婉兮一人一串糖葫芦,一边走一边吃了起来。
张婉兮还以为两串糖葫芦都是给她买的,没想到张毅自己竟然吃了一串,这让她的小心灵受到了不小的伤害。
小丫头撅了撅嘴,“阿兄,你现在可是大人了,怎么还吃我们小孩吃的糖葫芦吖?”
张毅笑了笑,“谁规定大人就不能吃糖葫芦了?”
“那阿娘怎么就从来不吃糖葫芦吖?”
“阿娘是阿娘,阿兄是阿兄,这能一样吗?行了,一会咱们去到孔府,肯定会有好多好吃的,到时候阿兄不跟你抢还不行吗?”
小丫头脸色一喜,随即一脸期待的看向张毅,“真的!那孔府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吖?”
张毅笑了笑,“什么好吃的都有,保证能让你这个小吃货吃个够。”
“太好了!阿兄,那咱们赶紧去买礼物,然后去孔府参加孔家阿姊的生日诗文会吧!”
张毅点了点头,抬眼一看,发现前面一家商铺的门口有很多人正在排队,仔细一看排队的竟然都是一些年轻的读书人。
“哇!前面有好多人吖!阿兄,咱们快过去看看吧!”
张毅也非常好奇,当即牵着张婉兮的小手走了过去。
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家书铺,书铺的牌匾上写着三个黑色的大字——文笔轩。
文笔轩?
这个名字张毅好像在哪里听说过,可具体在哪里,他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
就在此时,几个排队买书的读书人开始议论起来。
“怡春阁的中秋诗会上个月十七就已经结束了,文笔轩到现在才开始出售中秋诗集,这印刷速度未免也太慢了。”
“我想这也许是因为突厥军队南下,中途停止了印刷,这才一直拖到了现在。”
“不管怎样,这中秋诗集我期待了这么久,现在总算能买到了,买回去之后定要好好研读一下张大人的五首传世之作。”
人群之中,一个穿着月白色长袍的年轻书生满眼期待地说道。
“莫兄所言甚是,想当初张大人在中秋诗会上,凭着五首传世之作一鸣惊人,从此鹏程万里,成了我大唐的少年圣贤,张大人的成名之作不可不买,亦不可不读啊!”
周围的一众书生齐齐点头表示同意,人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听着几人的对话,张毅终于想起来了,当初在怡春阁的颁奖典礼上,四门学的博士杨宁曾说过,要从中秋诗会的诗文中,选出百首佳作入编中秋诗集,还说不日即将在东市的文笔轩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