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省,长三角互通项目现场。
烈日当空,几辆黑色奥迪缓缓驶入工地,车门打开,钟正国迈步而出,身后跟着组织部的陈部长,以及几位省委办公厅的随行人员。
工地上的工人们早已列队站好,横幅高挂——“热烈欢迎省委领导莅临指导”。
钟正国面带微笑,与迎上来的项目负责人握手,随后侧身向陈部长介绍道:“老陈,这就是我们汉南与长三角对接的核心枢纽,建成后,货运效率能提升40%以上。”
陈部长点头,目光扫过繁忙的施工场面,笑道:“老钟啊,汉南这几年发展确实快,你这个省长功不可没。”
钟正国摆摆手,语气谦逊:“都是集体的功劳。”
两人并肩前行,身后秘书们快步跟上。钟正国似是无意地提了一句:“对了,待会儿咱们去吕州看看,那边的工业园区最近搞得不错。”
陈部长微微眯眼,笑道:“哦?听说吕州的祁同伟,是个很能干的年轻人?”
钟正国神色如常,淡淡道:“年轻人嘛,有冲劲,但也需要多历练。”
陈部长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再多说。
下午,车队驶入吕州市工业园区。
市委书记王军,与市长梁晓峰早已与祁同伟,率领着市(区)委班子在园区入口等候。远远见到车队驶来,他整了整领带,脸上挂起标准的微笑。
车门打开,钟正国和陈部长先后下车,而让祁同伟意外的是——刘和光竟然也大老远的跑了过来!
市委书记王军见状,便与一众市领导们快步上前,恭敬道:“钟省长、陈部长、刘省长,欢迎莅临指导!”
钟正国微微颔首,陈部长则笑着伸手与他握了握:“王书记,久闻大名啊。”
刘和光站在一旁,目光在王军身上停留片刻后,随后将目光转向祁同伟,对组织部的陈部长介绍道:“这位便是我们吕州的经济专家——祁同伟。”
“我们吕州的小祁书记,很有魄力的一个人!”
组织部的陈部长闻言,目光在祁同伟身上停留片刻,忽然朗声笑道:\"原来你就是祁同伟同志!我在京城时就听说汉东出了个能文能武的经济专家,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祁同伟听后连忙谦虚道:“刘省长、陈部长、您二位过奖了,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都是组织上培养得好。”
陈部长听后哈哈大笑了两声,随即拍了拍祁同伟他的肩膀,转头对刘和光说道:\"刘省长,你们汉东培养的年轻干部确实不错。看来你们的人才梯队建设很有一套啊。\"
刘和光闻言,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与陈部长寒暄道:\"陈部长谬赞了。不过同伟同志确实是个好苗子,在基层历练多年,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
一旁的市委书记王军见状也赶紧插话道:\"陈部长,我们祁副市长的'产业升级三步走'方案,已经带动园区产值增长了35%。\"
\"哦?\"陈部长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说来听听。\"
祁同伟不卑不亢地开始汇报,从产业布局到技术创新,条理清晰,数据详实。陈部长边听边点头,最后意味深长地说:\"同伟同志,我记住你了。好好干!组织上最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既有想法又能落实的干部。\"
一行人步入园区,祁同伟亲自讲解工业园的发展规划、招商引资情况以及未来产业布局。他的汇报条理清晰,数据详实,连陈部长都频频点头。
走到一处新能源企业厂房前,陈部长突然开口:“老钟,同伟在吕州的表现,可比你当年成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