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结束后,赵立春站在窗前,俯瞰着省委大院。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一抹深不可测的笑意。
这场会议很顺利,他对省内几个重点城市的未来规划得到了通过,几个关键岗位的人事调整也按照他的意思敲定。尤其是吕州工业园区,他特意点名对其提出了表扬,强调众多领导干部要多多向吕州的王军、梁晓峰、祁同伟等诸位同志们多多学习,要“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为汉东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但赵立春此举,真正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
赵立春转身,走向自己的小会议室。推开门,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一名副省长,几位厅长、地市一把手,全是他的“赵家班”核心成员。
这些人,有的是他当县委书记时就跟着他的老部下,有的是他在副省长、省长任上提拔的心腹。他们一路追随自己,鞍前马后,如今,终于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
赵立春在主座上坐下,环视一圈,缓缓开口:“这些年里,大家辛苦了。”
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让在座众人神色各异。有人面露期待,有人微微低头,掩饰内心的激动。
赵立春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继续说道:“以前,我们头上有个章英华和李维民压着,很多事情都不太好办。”
“但现在,汉东的盘子,我们得自己端稳了。”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语气沉稳而有力:“接下来三年,我会逐步的调整一批干部,该上的上,该动的动。”
他拿出一份名单,开始点名——“老刘,你在财政厅干了这么多年,该动一动了,明年的副省长人选,我会推荐你。”
“老陈,你在林城(林城市市委书记)干了五年,政绩不错,下一步去通州当市委书记。”
“老周(京州市代市长),你的开发区搞得不错,省发改委主任的位置,你来接。”
(汉东省省发改委主任与京州市市长同属副部级,但副部级的省发改委主任,属于从二把手提为了一把手,下一步可以下放到省会或者副省会当市委书记入常)
每念一个名字,被点到的人眼中都闪过一丝喜色,但很快又恢复平静,只是微微点头,表示明白。
赵立春很清楚,这些人表面上恭敬,但心里都有自己的算盘。他必须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前途,握在他手里。
就在会议接近尾声时,副省长杜伯仲突然开口:
“赵书记,吕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势头很猛,工业园区党工委的小祁书记也到了该“提拔”的时候,是不是考虑调整一下?”
赵立春眼神一凝,目光落在杜伯仲脸上。
杜伯仲,是赵家班里的“特殊人物”。他能力一般,但背景不一般——他的女婿,是邻省一位实权派省委常委的儿子。
赵立春早就知道,杜伯仲一直想把自己的女婿调来汉东。现在看来,他盯上了吕州这一经济强市。
“老杜,你有什么人选推荐嘛?” 赵立春不动声色地问道。
杜伯仲笑了笑,语气谦逊,但话里藏针:“也不怕赵书记您笑话,我那女婿,在邻省水利局工作,年轻有冲劲,如果赵书记您觉得合适的话,可以让他来吕州锻炼锻炼。”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吕州是刘和光的“自留地……”
现任吕州市的市委书记王军,是刘和光他的嫡系。吕州市市长梁晓峰,又是原汉东省省政法委书记梁群峰之子。在汉东省内,拥有着巨大的人脉。绝对是不能动的!
而那工业园区的党工委书记祁同伟,又是临省省委书记钟正国的女婿。杜伯仲突然提出要安排自己女婿进去,这已经不仅仅是人事问题,而是在借此,询问赵立春他,要不要试探一下钟正与赵家班,能否走到一起成为同路人!
但这样的操作,一个做不好,就很容易让钟正国理解为,赵立春(赵家班)这是在向钟正国他发出挑战、是在试探钟正国(钟家)的底线。
赵立春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笑道:“年轻人嘛,是应该多锻炼锻炼。”
“不过吕州现在的发展方向很关键,得找个熟悉汉东情况的人。”
(容我考虑考虑,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他顿了顿,随即语气温和,但话锋一转道:“这样吧,先让你女婿来省办公厅挂个职,熟悉一下汉东的情况,等时机成熟了,再考虑具体安排。”
杜伯仲闻言顿了一下,但很快在揣摩透赵立春的意思后,又挤出笑容道:“还是赵书记您考虑得周到,那就按您的意思办。”
赵立春点点头,目光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