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对她来说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她从未真正涉足,熟悉则源于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说的亲近感。她带着弟弟和小姨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闲逛,每一处风景都让她感到新奇。
在游玩的过程中,赵悦有意无意地将话题引向了妈妈的初恋。小姨听后,微微蹙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我那时候还小呀,不过苏然哥哥的事儿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但具体的详细情况嘛,你二舅知道得肯定比我清楚,还有你姥姥,她肯定也很明白。你要是真想知道,找个机会问问姥姥呗。”
赵悦默默记在心里。此时姥姥家的情况也颇为不易,一下子要供应好几个孩子上大学,经济压力着实不小。虽说都在北京,但在 1977 年之前,一家人一直处于分离状态。如今孩子们都渴望回到北京,一家人团团圆圆。小姨他们在恢复高考后,凭借努力考上大学并留在了北京。由于年龄参差不齐,且考上的都是名校,当时国家对大学生还有补贴,再加上他们是北京本地的学生,经常周六周日就能回家,生活成本相对低一些,这才勉强维持。
而赵悦母亲沈念的生活费,则是由父亲赵大山负责。赵大山在公安局上班,养活沈念以及留在北京的两个儿子还是没问题的。他觉得让姥姥姥爷再为沈念掏钱不太好意思,便每个月按时给沈念打生活费。
赵悦深知姥姥家的经济状况,也明白可能还需要再过几年生活才能有所改善。姥爷平日里也没闲着,会投些稿子挣点钱补贴家用。
终于,在一天午后,赵悦瞅准了姥姥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机会,小心翼翼地凑了过去。她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问道:“姥姥,我……我想问问,妈妈的初恋,是不是就是我的亲生父亲呀?您能给我讲讲他的事儿吗?”姥姥微微一怔,看着赵悦那充满期待又略带紧张的眼神,轻轻叹了口气,似乎陷入了久远的回忆之中。
姥姥听闻赵悦的询问,心中一阵纠结。女儿作为长女,本如此优秀,若不是那特定时代,她的恋爱应是美好纯粹的。可如今,未婚先孕的过往,让全家在五七干校都抬不起头。这段历史满是伤痛,姥姥心中不平衡,实在不愿再提。但看着赵悦充满期待的眼神,又有些于心不忍。
历史背景补充
1977 - 1979 年期间,中国刚刚恢复高考,教育领域迎来重大变革。国家对于考上大学的学生确实给予了一定补贴,旨在鼓励更多青年投身学习,为国家培养人才。补贴形式多样,包括发放助学金,用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费用,保障基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这一政策对于许多家庭经济困难但怀揣梦想的学生来说,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支撑。同时,当时大学生的生活费用相对不高,整体物价水平较为稳定,这也使得补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日常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