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揭晓的那一刻,整个家瞬间被紧张又兴奋的氛围所笼罩。赵悦的父亲迫不及待地拿起电话,将这个喜讯告知远在北京的姥爷姥姥。彼时,赵悦的母亲也趁着暑假回到家中,一家人都围在电话机旁,满心期待着那头的回应。
当姥姥姥爷听闻赵悦考出如此优异的高分时,二老激动不已。赵悦作为理科生,以这个成绩,考上北大或者清华,在他们看来那都是十拿九稳的c事。姥姥姥爷在电话那头关切地询问赵悦想上哪所学校。
赵悦看着爸爸妈妈,认真地说道:“我去北京上学没问题,但我现在不想上妈妈所在的北大了。”父母一脸好奇,忙问:“为什么呀?”赵悦坦诚地说:“我将来不想从政做官,也不想在政治领域有所建树。我要么当老师,要么做生意,再不然就当个翻译官。”母亲听后,思索片刻说道:“那行,你收拾收拾东西,我们一起去北京问问姥爷的意见。”赵悦赶忙回应:“我还得回来填档案、填志愿呢。而且我觉得政审肯定能通过,预考的时候我就过了,现在主要就是填志愿的事儿。”
随后,爸爸妈妈又将赵悦的想法通过电话传达给姥姥姥爷。姥姥姥爷听闻后十分诧异,姥姥疑惑地说:“她以前不是一心想着要上北大吗,现在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姥爷则在一旁说道:“她不想做官,想当老师或者翻译的话,以她这么高的分数,报清华也不错呀,搞科研也挺好的。”但他们心里也清楚,这个小丫头主意特别正,又是个少年大学生,想法独特。姥爷不禁问道:“那她到底想报什么学校呀?”妈妈回答:“她说要不报北京外国语学院,要不就报北京师范大学,还说上北大也能当老师,但她就是不想上北大。”
赵悦在一旁又补充道:“要不我就上北京外国语学院吧,我不想上北大了。妈,你在北大,以后我去找你,顺便逛逛北大不就行了。”母亲无奈地扶了扶额头,其实她觉得赵悦上清华也很好,但赵悦心里似乎有所忌讳,所以没有选择清华。看到赵悦如此坚定,家里人也深知劝不动她,毕竟她考出了这么高的分数,北京外国语学院肯定也乐意录取这样的优秀人才,最终大家也就顺着她的心意了。
赵悦之所以一心想考北京外国语学院,是因为她(可能是前世记忆的觉醒吧!她前世考河南大学没有考上,上的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考研时一心想考北京外国语学院,连续考三年都没有考上。)心中有着更为长远的规划。她想着将来要做生意,那出色的外语口语能力必不可少,这样才能与外商顺畅地打交道。她憧憬着自己未来满世界奔波,与世界各地的人做生意,所以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做出这个决定后,赵悦又转头对爸爸妈妈和小姑说道:“你们去买邮票吧,不管那个《金陵十二钗》邮票什么时候发行,你们就盯着,把这十二张邮票全部买齐。”家人们一脸茫然,纷纷问:“买这干什么呀?”赵悦神秘兮兮地说:“就当留个纪念嘛,以后会拍电视剧的,根据《红楼梦》拍电视剧,到时候这邮票可就不一样咯。”家人们虽然不太理解,但看着赵悦那自信满满的模样,也都笑着点头,决定按照她的话去做。此时的他们,心中既有对赵悦独特想法的惊讶,又满怀着对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赵悦又会有怎样新奇的举动?她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求学生涯又将如何展开?一切都如同即将开启的崭新篇章,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