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热闹非凡的家族聚会中,赵悦的两个弟弟赵阳和赵光显得格外兴奋。赵阳和赵光在父母离婚后,便跟着姥姥生活。当时母亲又有了新的孩子,这让年幼的他们一度感觉自己被抛弃。好在有赵悦的悉心开导,两人得以健康成长,并双双考上了大学。赵阳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赵光则进入了体育学院。
得知姐姐赵悦归来,且知晓她事业有成,不仅为自己学校的科研提供指导,还慷慨捐款,两个弟弟都满心期待,纷纷打起了姐姐的主意。
赵阳率先凑到赵悦身边,满脸讨好地说:“姐,你看,以前你家孩子出生,我们当舅舅的可都给了不少红包呢。现在我们长大了,姐,你在学校指导学生搞科研,像充电宝、充电器这些,又不怎么大投资,就能搞出成果还申请了国家专利。我们学校的同学可羡慕了。姐,你给我们北京理工大学的实验室捐点钱呗,我们也想搞科研,可就是没经费啊。现在研究手机都得拆装,一部手机好几千,我们根本买不起。”
赵悦有些疑惑地问:“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应该给不少经费啊,怎么还不够?”赵阳赶忙说:“姐,你要不跟我们校领导见个面吧,负责这一块的领导。”赵悦笑了笑,点头道:“行啊,你明儿联系你老师,安排一下见面。”
这时,赵光也不甘示弱地挤过来,说道:“姐,我呢,就想让你给我们学校成立一个篮球俱乐部。我们学校的球场条件不好,影响我们打球。”赵悦思索片刻,心想篮球在国内的发展现状,说道:“行呗,明天我跟你们校领导说说,给你把篮球场重新建一下。不过你说成立俱乐部,这事儿等你大学毕业了再说,你现在还小,大学都还没毕业呢。我知道你有这个想法了。”
小舅听到他们的对话,也走过来凑热闹:“悦悦,你能不能也给我们学校赞助一些呀?”赵悦好奇地问:“你不是在清华吗?清华国家给的投资研发钱应该是最多的呀,我为啥还要赞助呢?而且你那学生基本上很多都跑去国外了,我可不赞助。”
爸爸苏然也过来帮小舅说话:“你为啥不赞助清华呢?当年让你考清华北大,以你的成绩完全可以上,你却偏不考。”赵悦笑着反驳:“爸,你和妈一个在这个学校,一个在那个学校,我为啥非要上你们希望我去的学校呢?我就不。”一家人听了,都开心地笑起来,在欢声笑语中继续调侃着。
两个弟弟尤其开心,毕竟姐姐拒绝了爸爸和小舅,却答应给他们提供赞助。而林宇也很高兴,因为赵悦让他负责通讯部采购电子产品,借着给赵阳学校赞助的机会,他能给通讯部多采购几部手机用于研究。要知道这些手机可不便宜,每种款式都留两部,既能满足赵阳学校科研需求,又能让通讯部的人有更多研究机会,他爱人赵悦这一举两得的安排,让他心里满是欢喜。
此时,赵悦看着赵阳和赵光,又开启了她对姥爷的经典调侃。她笑着对众人说:“你们知道吗?当年姥爷偷懒,天天被我调侃。就说我这两个弟弟的名字,其实就是一个词‘赵阳光’,姥爷直接把一个词组拆开,给他们俩起了名,这也太省事了吧。”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起来,姥爷也不恼,每次都笑眯眯地听着她调侃。
赵阳和赵光也跟着笑,赵阳挠挠头说:“姐,你每次都提这事儿,不过还真多亏了姥爷这‘偷懒’,让我俩名字还挺有渊源。”赵光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出去人家一听我俩名字,都觉得有意思。”
赵悦接着说道:“可不是嘛,小时候我就觉得这名字起得有趣。不过说归说,姥爷对你们的疼爱可一点不少。”姥爷听了,满是欣慰地说:“那时候起名字,也没太讲究,就觉得顺口就行。看着你们现在都长大成人,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姥爷打心底里高兴。”
整个聚会现场,因为这些有趣的互动,洋溢着更加欢乐温馨的氛围,家族成员间的感情也愈发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