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
夏天,益州的少数民族“组团造反”,二十四座城池、三万多人参与。朝廷派水衡都尉吕辟胡招募人马,还调了犍为、蜀郡的“应急部队”前去镇压,直接把叛军打得“抱头鼠窜”。
到了秋天七月,皇帝开启“大赦模式”,给不少人“清零”了罪罚。
这一年雨下得超离谱,从夏天一直下到十月,把渭桥都给冲断了。
汉武帝刚去世的时候,给诸侯王们发了诏书。燕王刘旦收到诏书后,不仅没哭,还吐槽说:“这诏书的信封这么小,京城肯定出大事了!”他派了亲信去长安,打着询问礼仪的幌子,实则是去打探朝廷的内幕消息。后来朝廷下诏赏赐刘旦三十万钱,还给他增加了一万三千户封地,刘旦直接气炸:“我本该当皇帝,这算什么赏赐!”转头就和宗室成员中山哀王的儿子刘长、齐孝王的孙子刘泽等人“拉群密谋”,谎称自己在武帝时期就接受过诏书,有权处理官吏事务,开始筹备武器装备,说是要“以防万一”。郎中成轸还撺掇刘旦:“大王您的皇位被‘截胡’了,得主动出击去抢,坐着可等不来!只要您一声令下,国内的人,就算是女的都会跟着您干!”刘旦和刘泽一拍即合,伪造文书,宣称:“当今的小皇帝不是武帝亲生的,是大臣们拥立的,天下人应该一起讨伐他!”还派人到处传播,想煽动群众。刘泽计划回临淄起兵,杀掉青州刺史隽不疑。刘旦这边也没闲着,招揽各地的“问题人士”,收集铜铁打造兵器,还多次检阅军队,组织大规模打猎来操练兵马,就等着动手的日子。期间,郎中韩义等多次劝刘旦别干傻事,结果刘旦一怒之下杀了包括韩义在内的十五个人。好在缾侯刘成得知了刘泽等人的阴谋,赶紧告诉了隽不疑。
八月,隽不疑直接把刘泽等人抓起来上报朝廷。皇帝派大鸿胪丞来审理此案,牵连到了燕王刘旦。但皇帝念及刘旦是皇室近亲,没追究他,刘泽等人则被依法处死。因为这事,隽不疑升职当了京兆尹。
隽不疑当京兆尹的时候,那威严和信誉让官吏百姓都特别服气。每次他到下面的县巡查,审理完囚犯回来,他母亲就会问:“有没有给人翻案?救了多少人?”要是隽不疑翻案救人多,他母亲就开心得不行;要是一个都没有,他母亲就生气到不吃饭。所以隽不疑做官,虽然严厉,但绝不残忍。
九月丙子日,秺敬侯金日磾去世。当初汉武帝病重时留下遗诏,封金日磾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霍光为博陆侯,都是因为之前抓捕反贼马何罗等人立了功。金日磾觉得皇帝年幼,不肯接受封号,霍光等人也没敢接受。直到金日磾病重,霍光奏请皇帝给他封爵,金日磾躺着接受了印绶,没过多久就去世了。金日磾的两个儿子金赏、金建都是侍中,和皇帝年龄差不多,从小一起玩耍、睡觉。金赏担任奉车都尉,金建担任驸马都尉。金赏继承父亲的爵位后,佩戴两条印绶,皇帝就问霍光:“不能让金氏兄弟都佩戴两条印绶吗?”霍光回答:“金赏是继承他父亲的爵位才有的。”皇帝笑着说:“封侯这事,还不是我说了算,你也有话语权啊?”霍光回应:“先帝定下规矩,有功劳才能封侯。”这事就这么作罢了。
闰月,朝廷派前廷尉王平等五人拿着符节到各郡国,选拔贤良人才,了解百姓生活中的困难、冤情,以及官员失职的情况。
这一年冬天,竟然没结冰,气候很反常。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
春天正月,大将军霍光被封为博陆侯,左将军上官桀被封为安阳侯。
有人给霍光“支招”:“将军您没听说过吕氏家族的下场吗?他们身居高位,独揽大权,还疏远皇室宗亲,不跟大臣们合作,结果大家都不信任他们,最后落得个灭亡的下场。现在您权倾朝野,皇帝还年轻,应该重用皇室成员,多和大臣们共同处理政务,别学吕氏那一套。这样才能避免灾祸。”霍光觉得有道理,就挑选了一些靠谱的皇室成员,任命楚元王的孙子刘辟强和宗室刘长乐为光禄大夫,刘辟强还兼任长乐卫尉。
三月,朝廷派使者给那些没有种子和口粮的贫民发放救济物资。
秋天八月,皇帝下诏:“去年灾害多,今年蚕桑和麦子又遭了灾,之前发放的种子和口粮不用偿还了,今年的田租也不用交了。”
以前汉武帝和匈奴打仗,追着匈奴打了二十多年,把匈奴折腾得够呛,他们的牛马怀孕后很多都流产,匈奴人也疲惫不堪,一直想和汉朝和亲,但没谈拢。匈奴狐鹿孤单于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是左大都尉,这人很有才能,匈奴人都很拥护他。左大都尉的母亲阏氏担心单于不立自己儿子而立左大都尉,就偷偷派人把左大都尉杀了。左大都尉同父同母的哥哥知道后,气得再也不去单于的王庭。这一年,单于病重快死了,对贵族们说:“我儿子还小,没法治理国家,立我弟弟右谷蠡王吧。”但单于死后,卫律等人和颛渠阏氏搞阴谋,隐瞒单于去世的消息,假传单于命令,立单于的儿子左谷蠡王为壶衍鞮单于。左贤王和右谷蠡王特别不满,带着自己的人马想向南投降汉朝,又怕路上出意外,就胁迫卢屠王,想一起向西投降乌孙。卢屠王向单于告发了这事,单于派人调查,右谷蠡王不承认,反而诬陷卢屠王,匈奴百姓都觉得卢屠王冤枉。从这以后,左贤王和右谷蠡王就跑到别的地方,不再参加每年在龙城举行的大会,匈奴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
春天二月,西北方向出现了彗星,在古代这被视为不祥之兆。
冬天十一月初一,发生了日食,又是一个“天象预警”。
最开始,霍光和上官桀关系特别好。霍光每次休假离开,上官桀就代替他处理朝廷事务。霍光的女儿是上官桀儿子上官安的妻子,他们生了个女儿,才五岁,上官安就想通过霍光把女儿送进宫里当皇后,霍光觉得孩子太小,没同意。盖长公主私下和河间人丁外人关系亲密,上官安和丁外人一直交情不错,就忽悠丁外人:“我女儿长得漂亮,要是能通过长公主的关系进宫当皇后,我们父子在朝廷有权势,后宫又有皇后照应,这好事就成了,全靠您帮忙!按照汉朝的惯例,公主的丈夫一般都能封侯,您还愁不能封侯吗?”丁外人一听,觉得靠谱,就去跟长公主说了。长公主答应了,下诏书召上官安的女儿入宫当婕妤,上官安也被任命为骑都尉。
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
春天三月甲寅日,上官安的女儿被立为皇后,皇帝一高兴,又开启了“大赦天下”模式。
西南夷的姑缯、叶榆部落又造反了,朝廷派水衡都尉吕辟胡率领益州的军队去平叛。结果吕辟胡磨磨蹭蹭不敢前进,叛军趁机杀了益州太守,还和吕辟胡的军队交战,汉军战死和淹死的有四千多人。冬天,朝廷又派大鸿胪田广明去攻打叛军。
廷尉李种因为故意放走死罪囚犯,被判处死刑,在闹市执行斩首。
这一年,上官安升任车骑将军。
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
春天正月,皇帝追尊外祖父赵父为顺成侯,还给赵父的姐姐君姁赏赐了二百万钱、奴婢和宅院,赵家其他兄弟也都根据亲疏关系得到了赏赐,不过都没在朝廷做官。
有一天,一个男子坐着黄牛车来到皇宫北阙,自称是卫太子。负责接待的公车官赶紧上报。皇帝下诏让公卿、将军、中二千石的官员一起去辨认。长安城里的官吏百姓听说后,几万人跑来看热闹。右将军赶紧在宫阙下部署军队,以防不测。丞相、御史和其他官员到了之后,都不敢随便说话。京兆尹隽不疑后到,直接下令让手下把这人抓起来。有人劝他:“真假还没确定呢,先别着急。”隽不疑说:“大家怕什么!以前蒯聩违抗命令出逃,他儿子蒯辄拒绝他回国,《春秋》都认可蒯辄的做法。卫太子得罪了先帝,逃跑后没死,现在自己跑来,就是个罪人!”于是把人送到了诏狱。皇帝和大将军霍光听说后,都称赞隽不疑:“公卿大臣就该用这种懂经学、明事理的人!”从此,隽不疑在朝廷里名声大噪,其他官员都觉得自己比不上他。后来廷尉审讯查明,这人是个冒牌货,本名叫成方遂,是夏阳人,住在湖县,平时靠占卜为生。有个以前太子的舍人找他算过命,说:“你长得特别像卫太子。”成方遂一听,觉得能靠这个“逆袭”,就想借此捞一笔富贵。最后他因犯了欺君之罪,被判处腰斩。
夏天六月,上官安被封为桑乐侯。这之后,上官安越来越骄横放纵。他在宫殿中接受皇帝赏赐,跟宾客炫耀:“和我女婿一起喝酒,太爽了!看他那些华丽的服饰,看得我回家都想把自己的东西烧了!”他儿子病死了,他竟然仰头骂天,简直“没救”了。
这一年,朝廷撤销了儋耳郡和真番郡。秋天,大鸿胪田广明、军正王平攻打益州叛军,斩杀、俘虏三万多人,缴获牲畜五万多头。
谏大夫杜延年看到国家在汉武帝大规模征战、奢侈挥霍之后,经济民生都受到很大影响,就多次劝大将军霍光:“这几年收成不好,流民还没都返乡,应该学习汉文帝时期的政策,提倡节俭、宽厚,顺应天意,安抚民心,这样年景说不定就能好转。”霍光采纳了他的建议。杜延年是以前御史大夫杜周的儿子。
评论
这段历史先是地方叛乱、朝廷平叛,接着皇室内部有人觊觎皇位搞阴谋,好在正义的一方及时阻止。朝堂上,大臣们为了权力和利益不断博弈,有霍光这样谨慎掌权的,也有上官安这种野心勃勃又骄纵的。而基层百姓的生活也在这些风云变幻中起起落落,皇帝的每一项政策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其中隽不疑堪称“人间清醒”,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果断处理了卫太子事件,赢得了众人的尊重,成为官场中的“模范生”。匈奴那边也是内乱不断,内部权力争斗导致国力衰退,间接影响了汉匈之间的关系。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权力是把双刃剑,野心和贪欲容易让人迷失;同时,一个明智的决策和正确的领导,对于国家和百姓来说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