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恰逢高考第一天。我们师徒三人漫步在开封城中,话题不自觉地从往昔的英雄故事,转到了当今的高考。
行走在热闹的开封街头,看着那些神色匆匆、奔赴考场的学子,我不禁感慨道:“今日高考,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仿佛看到了无数梦想即将启航。这高考,可真是决定众多学子命运的关键时刻啊。
我听说有一年高考,有个考生前一晚紧张得失眠,第二天进考场时迷迷糊糊,竟然把准考证落在了家里。还好家长发现及时,火急火燎地给送到考场,差点就耽误了考试,可把大家都吓坏了。”
宋悦点头附和:“是啊,我也听过不少类似的高考趣事。有个考生考试时太紧张,把自己的名字都写错了,还是监考老师提醒才反应过来。高考对学生来说,压力确实太大了,不仅考知识,对心理素质也是极大的考验。”
师父微微一笑,接过话茬:“你们说的这些趣事,也反映出高考在学子心中的分量。
其实高考就如同古代的科举,都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兴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它打破门第限制,给寒门子弟晋升机会;
高考不论出身,以成绩为标准,为国家选拔各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
我思索片刻,说道:“不过二者考查内容差异挺大。科举侧重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注重文学素养和对经典的掌握;
高考科目多样,涵盖文理各个领域,培养综合性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
宋悦接着说:“而且考试形式和周期也不同。科举从童试到殿试,层层筛选,过程漫长;高考周期短,能让学子更快进入新阶段。
但是它们都有严格选拔标准,科举考官评卷主观性强,高考标准化评卷更公平公正。”
这时,师父缓缓说道:“从《易经》六十四卦的角度看,考试也蕴含着诸多智慧。
就像《大有》卦,其卦象为上离下乾。离在八卦中代表火,具有光明、热烈之意;乾代表天,象征着刚健、尊贵。
火在天上,形成一种光明遍照万物的宏大景象。对于考生来说,这预示着在考试期间,仿佛得天时之助,能够处于一种思维敏捷、灵感迸发的状态。
每一道题目都如同被光明照亮,考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思路,充分发挥自身所学,将知识与能力完美展现,从而取得优异成绩,收获成功的果实,实现名利双收。
若在备考时得到此卦象,它就像一盏明灯,为考生照亮前行的道路,给予考生强烈的心理暗示,让其信心倍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
我好奇地问:“师父,那还有其他卦象和考试有关吗?”
师父点点头,继续说道:“《小畜》卦同样与考试关联紧密。此卦上巽下乾,巽为风,风具有轻柔、渗透且持续不断的特性;乾为天,代表刚健、坚定。
风行天上,寓意着虽然当前的力量可能较为微小,但只要像微风一般持续吹拂,不断积累,便能循序渐进,达成目标。
对于考生而言,这启示在备考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道练习题都如同微风的一次吹拂,看似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就能汇聚成强大的知识储备。
在考试时,也要如同微风般稳步推进,不急于求成,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遇到难题时,不慌乱,以平和的心态逐步分析,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得此卦者,需明白只要坚持不懈地积累知识,稳步前行,如同微风终将撼动大树,在考试中定能有所收获。”
宋悦若有所思地说:“这么看来,《易经》里的学问真是博大精深。那有没有卦象是提醒考生调整状态的呢?”
师父笑着说:“自然有。《颐》卦就有这方面的启示。《颐》卦上艮下震,艮为山,山象征着静止、沉稳;震为雷,雷代表震动、变化。
山下有雷,呈现出一种表面平静,内部却蕴含生机与变化的状态。它象征着吃喝养生、享受生活,但这里的享受并非贪图享乐,而是提醒考生在备考期间要劳逸结合。
长时间的紧张学习如同持续震动的雷,容易让考生身心疲惫;而适当的休息、调整则如同沉稳的山,给予考生稳定的支撑。
考生应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进行体育锻炼,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与滋养。
只有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在考场上思维清晰、反应敏捷,发挥出最佳实力,如同山下的雷在沉稳的山中积蓄力量,适时爆发。”
我接着说:“师父,那要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易经》里有相关卦象指引吗?”
师父回答道:“《蒙》卦便与学习中的困惑有关。《蒙》卦上艮下坎,艮为山,山有阻碍、停滞之意;坎为水,水象征着危险、困境,但同时也有润泽、流通的特性。
山下出泉,寓意着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像泉水从山下涌出,虽然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但前方可能会遇到诸多阻碍与困惑,此时考运或许平平。
然而,如果能得遇名师指点,就如同泉水得到了正确的引导,能够顺利地绕过阻碍,流通顺畅。
名师的指导可以帮助考生解开学习中的难题,明晰知识的脉络,把握考试的重点与方向,从而提升考运。
所以,考生在学习中不能闭门造车,要善于主动寻求外界的智慧和帮助,就像泉水借助外力找到正确的流向,才能汇聚成河,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宋悦又问:“还有其他对考试有预示的卦象吗?”
师父说道:“《泽地萃》卦也与考试相关。此卦上兑下坤,兑为泽,泽象征着恩泽、汇聚,同时也有愉悦、沟通之意;坤为地,地代表着承载、包容。
泽在地上,意味着各种资源、能量汇聚于大地之上,象征着汇聚、聚集。
对于考生来说,这预示着在考试时能够将平时所学的知识汇聚于心,脑海中的知识点如同百川归海,有序排列且易于提取。
在面对题目时,能够迅速调动相关知识,灵活运用,将所学与题目要求完美契合,发挥出色。
这不仅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中要勤奋努力,广泛涉猎,积累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善于归纳总结,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时厚积薄发,如同大地承载着丰富的资源,在需要时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我望向那些充满朝气的考生,说道:“听师父这么一说,感觉《易经》真是蕴含着古人对考试的深刻智慧。希望这些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师父语重心长地说:“无论是科举还是高考,都是选拔人才的方式。但真正决定人生高度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为社会贡献的决心。
《易经》的卦象是一种启示和指引,但学子们还是要依靠自身的真才实学和不懈努力。希望当今学子在高考之后,也能保持进取之心,书写精彩人生篇章。”
师徒三人在开封城的这一番讨论,从古代科举到现代高考,感悟着时代变迁中人才选拔制度的传承与发展,也从《易经》六十四卦中体会到古人对于学习、考试的独特智慧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