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权身为太监无需避嫌,径直进入内宅,见几位丫鬟站得笔直,温和问道:“哪位是晴雯?”
晴雯颤巍巍地回答:“回公公,我是晴雯。\"
戴权生怕吓到贾环的心腹丫鬟,笑道:“晴雯姑娘莫怕,我受宁侯之命前来取十面菱花镜。\"
晴雯闻言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平复情绪,说:“公公稍等,我这就去取。\"
晴雯走进私库挑选,没错,是挑选,因为贾环的私库中镜子数量就超过了二十面。
将镜子交给戴权后,看着他带着人护送镜子离开,晴雯才拍着胸口道:“真是把我吓死了。\"
小吉祥好奇地问:“晴雯姐姐,菱花镜是什么?我怎么从未见过?”
晴雯瞪了小吉祥一眼,说:“这是三爷打算送给林姑娘和其他几位姑娘的东西,原本也有我们的份。
但这次送去宫里,就只能让姑娘们分了,我们是没指望了。\"
小吉祥好奇地问:“晴雯姐姐,能让我看看是什么宝贝吗?连宫里的皇帝都觉得珍贵呢!”
晴雯笑着回答:“小吉祥子,还是别看了,看了你会后悔的。\"
没过多久,小吉祥沮丧地走出来,说:“完了,我也想有一面这样的镜子怎么办?”
香菱、彩霞等人跟在后面,表情都一样。
大明宫养心殿内,弘武帝惊讶地看着几面镜子,发现镜中的人影清晰可见,“果然神奇,比从西洋传来的琉璃镜强多了!”
贾环笑着说:“陛下,不知道这些镜子值不值百万两银子?”
戴权说道:“宁侯爷的镜子,每面在外面都不止十万两。\"
弘武帝很高兴,有了这些银子,他可以轻松一些。\"戴权,把一面送进皇后宫里,就说是我贾环送的。\"
戴权刚要离开,贾环拦住他,对皇帝说:“陛下,这十面镜子还是卖掉吧。
我还有两面更大的,是专门留给您和娘娘的……”
贾环离开皇宫回到宁国府,又从系统购买了两面稍大的镜子和一面小的送进宫里。
看到晴雯、香菱等人期待的眼神,他笑道:“你们这么看着 ** 嘛?”
小吉祥热情地上前给贾环捶腿,笑着说:“三爷,我也想要一面镜子嘛!”
这时,门外传来清脆的声音:“鸳鸯姐姐来了。\"
鸳鸯走进后堂,向贾环行礼后说:“三爷,老太太让您到荣庆堂去,有话要问。\"
贾环明白一定是戴权来宁国府取镜子的事情惊动了贾母,于是带着小吉祥和小幺儿前往荣庆堂。
荣庆堂。
贾环先向贾母行礼,问道:“老祖宗,不知您召孙儿来有何事?”
贾母见贾环神态放松,笑道:“听说戴权到你府上了?”
贾环直言不讳地向贾母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贾母听后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说:“环哥儿做得不错。
天家的亲厚关系比什么宝物都重要,只要能维持这种关系,日后想要什么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贾环笑着点头,示意身后的侍从将手中的镜子递给迎春、探春和薛姨妈,说道:“原本家中每位姑娘都有,但现在数量不足,只能每人先分得一面。\"
惜春年纪尚小,接过镜子迅速打开,看着镜中清晰无比的自己,惊喜地叫了出来。
迎春和探春见状也各自打开盒子,看到镜子后同样赞叹不已:“真是巧夺天工啊!”
贾母见到镜子后也笑了,问:“这东西确实不错,我孙女玉儿的呢?”
王熙凤酸溜溜地说:“老太太,林妹妹可是三弟的心头肉,怎么会没有?”
贾环也笑着回应:“老祖宗,林姐姐那边早就准备好了,镜子比这些还要大一些。\"薛姨妈连忙推辞:“环哥儿,这镜子太贵重了,价值何止十万两,我可不能收。\"贾环摆摆手,说:“姨妈这话不对,家中其他姑娘都有,就宝姐姐没有,这说不过去。\"贾母也劝道:“姨太太别推辞了,这也是环哥儿的一片心意,若觉得过意不去,日后请他吃顿饭就好。\"
邢夫人眼眶泛红,不敢得罪贾环,只能默默看着。
王夫人虽然不满贾环未给宝玉准备,但上次的教训让她如今也不敢轻举妄动。
坤宁宫内,皇后对摆在面前的镜子爱不释手。
事情的缘由她早已从夏守忠处得知,因此对贾环更加亲近。
一旁请安的嫔妃们也纷纷羡慕地盯着皇后手中的镜子。
甄贵妃笑道:“皇后娘娘的这面镜子,实在让人艳羡。\"吴妃不甘示弱,也笑着说:“这样的宝物也只有皇后娘娘才配拥有。\"元春在抱琴的陪同下到达坤宁宫,向皇后行礼道:“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给各位姐姐问好。\"
贤德妃妹妹快来本宫这儿。\"皇后向贾元春招手。
贾元春走到皇后身旁,一眼看到桌上的菱花镜,目光中闪过一丝惊讶。
皇后笑着说:\"贤德妃今天就留在本宫身边吧。\"元春忙道谢坐下。
待元春坐下后,皇后才说道:\"你们知道这菱花镜是谁献的吗?\"众人摇头时,她接着说:\"就是贤德妃的弟弟,一等侯贾环所献。\"
甄妃等人吃了一惊,这么珍贵的东西,贾环居然舍得送出,换了他们自己家里恐怕舍不得。
元春虽感惊讶,但脸上依然平静,笑道:\"这样的宝物,也只有陛下和娘娘能使用。\"
皇后摆手笑道:\"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你家肯定不会缺菱花镜,贾环那孩子的性格,我还是清楚的。\"
\"这也要给贤德妃妹妹送一面。\"说着,旁边的宫人捧着锦盒递给贾元春,抱琴赶忙接过来放到元春面前。
吴妃见到这一幕心中十分嫉妒,嘴上却笑着说:\"贤德妃妹妹不如打开看看,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元春无奈一笑,只得让抱琴打开锦盒,露出一面比皇后那面稍小一些的菱花镜,引得甄贵妃、吴妃和其他嫔妃都羡慕不已。
甄妃非常喜欢这种菱花镜,便对元春说道:\"妹妹,咱们两家也算世交,你看能否跟宁侯提一下,若家中还有多余的,姐姐愿意出银子买一面,如何?\"
元春笑着回答:\"姐姐太客气了,我让人回去问问三弟,如果有剩余的,送姐姐一面便是,不用说什么银子显得生分。\"
皇后在一旁笑道:\"妹妹千万别轻易答应,这菱花镜可是稀罕之物,小的就不止十万两一面。\"
元春听了这话不禁咂舌,没想到这菱花镜如此昂贵,只能抱歉地看向甄贵妃。
甄妃并不在意,笑道:\"妹妹只管去问,姐姐绝不会让你为难,十万两银子,姐姐还是拿得出来的。\"
吴妃也不甘落后,跟着起哄道:\"贤德妃妹妹也替我问问,若有剩余的,姐姐也愿意出十万两买一面。\"
其余的嫔妃虽有娘家支持,却也不愿花费十万两银子购买此物,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几位得镜之人。
元春回到凤藻宫后,立即命人去宁国府询问贾环是否有多余的镜子。
抱琴喜滋滋地说:“娘娘今日可真是风光了一回,瞧那些人的目光就知道。
多亏了三爷帮忙。\"元春手握镜子,满意地点点头,心中满是对贾环的感激。
小太监到达宁国府时,贾环外出未归,晴雯接待了他。
得知事情原委后,晴雯表示无法决定,让小太监稍等,自己入内通报。
平儿见晴雯归来,好奇地问起宫中来人所为何事。
晴雯无奈地解释道:“宫里甄妃和吴妃要用十万两银子购买两面镜子。\"平儿惊讶不已,众人也觉得此事难以置信。
小吉祥突然急切地说:“三爷明明答应给我一面镜子的,快给我藏起来!”
平儿笑着调侃道:“你这孩子,可别惹恼了三爷,小心挨揍!”
傍晚时分,贾环终于从锦衣亲军都指挥司回来,得知情况后,拿出两面镜子交给小太监,嘱咐将卖镜所得银两献给皇帝。
小太监领命而去。
待小太监离开后,贾环发现几个丫鬟情绪低落,疑惑地询问缘由。
小吉祥嘟囔着抱怨贾环言而无信。
贾环哭笑不得,摸了摸她的头说:“我何曾失信于你?”
小吉祥仍不服气地道:“三爷说过镜子有一面是我的!”
贾环听后顿时明白过来,笑着说道:“三爷确实提过这话,但也没算骗你。\"
小吉祥嘟囔着嘴:“总共二十面镜子,十五面送去了皇宫,四面送到了西府,剩下的一面本该是林姑娘的,三爷还说没骗人呢!”
贾环哈哈一笑,从袖中变戏法似地拿出八面镜子,“好了,每人一面。\"
皇城,坤宁宫灯火通明。
弘武帝与皇后并肩坐在凤榻上,望着盒子里的二十万两银票,皇后感慨道:“贾环这孩子真是不错,对陛下也十分用心。\"
弘武帝说道:“皇后,这样的臣子,朕怎会不喜欢?在他九岁那年,朕曾问他,自己身为庶子日子都不好过,为何还要拿出十万两银子去赈济灾民,你知道他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吗?”
皇后疑惑道:“九岁的贾环不过是个孩子,还能说出什么惊人的言语不成?”
弘武帝大笑:“皇后,贾环当时说,虽无田产,却心忧天下。
从那时起,朕就喜欢这个孩子,小小年纪,自身难保,却能捐出十万两帮助灾民,足见其品性。\"
皇后叹息道:“贾环确实不易,艰难的童年或许是让他保持本心的原因吧。\"
弘武帝笑道:“这要看是对谁,对什么事。
皇后可知贾环在京中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