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武帝满意地点头,却想起贾环的放纵行为,不禁头疼不已。
那个被宠爱的混账,若真闹起来后果不堪设想,毕竟贾环的理由正当。
尽管对贾环心存疑虑,弘武帝依然信任他,苦笑着说:“林爱卿,待会儿贾环来了,你得好好劝劝,让他顾全大局。\"
林如海恭敬地回应:“陛下放心,臣定会约束好贾环,不会给您添麻烦。\"
酒楼这边气氛紧张,康王坚决不肯让贾环带走儿子。
他知道一旦儿子进了昭狱,便由不得自己了,担忧贾环会给儿子安什么罪名。
于是他带着亲卫阻止贾环,摆出誓死对抗的姿态。
平山伯正感无奈时,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名太监急促下马宣布:“奉太后懿旨,召康王世子刘传入宫觐见!”
贾环冷笑一声,对太监的宣旨毫不理会。
康王见援兵到,冷笑着问:“贾环,你竟敢违抗太后懿旨?”
贾环轻笑一声答道:“这是前朝旧事,太后虽是后宫之主,但本朝律法明确规定后宫不得干政。\"
太 ** 罢勃然大怒,尖锐地说:“大胆!贾环,你竟敢抗旨?”
贾环本来就余怒未消,冷眼看着太监道:“你这奴才竟敢对我如此喧哗,你不过是个无旨擅出宫门的阉人,你的腰牌呢?”
太监因赶时间并未请旨,平日在慈宁宫趾高气扬惯了,哪受得了这样的呵斥,怒喝道:“贾环,我来的匆忙,没有腰牌,难道太后懿旨是假的不成?奉劝你莫要耽误太后要事,否则你担待不起!”
贾环被太监的傲慢激怒,即使戴权也不敢这般对他说话,冷哼一声下令:“来人,将这个无旨擅出宫的奴才拿下,先打五十军棍,若还活着,就送去昭狱!”
贾环的话不仅让康王震惊,也让平山伯大吃一惊。
贾环怎敢如此放肆,那可是太后,当今陛下的母亲啊!虽然贾环说得合情合理,但这举动分明是在扇太后耳光。
太监因不堪军棍之刑,不到四十便断了气,吓得随行的小太监们跪地发抖。
康王目睹此景,恶狠狠地说道:“贾环,你这次闯下了大祸,无人能救你。\"
贾环听着康王得意的冷笑,心中暗骂。
他之所以敢严惩传懿旨的太监,是因为他占据着正义。
即便此举可能激怒太后,但凭借他过往的功绩,弘武帝不会给予过于严厉的惩罚。
他所做的,是向都中之人表明态度:谁伤害他的家人,他就与谁对抗到底。
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御林军护送着戴权走近。
戴权高声宣读圣旨:“陛下有令,召宁国一等侯贾环、康亲王刘向即刻进宫觐见。\"贾环和康王随即入宫。
在养心殿,贾环先行叩见弘武帝,康王则跪地痛哭,控诉贾环的跋扈行为,称其不仅重伤世子刘传,还公然违背太后懿旨,甚至用军棍处死传旨太监。
殿内众人无不震惊,弘武帝听罢眉头紧锁,问道:“贾环,康王所言属实?”
贾环深知此举会惹弘武帝不满,但他别无选择,若不如此,宁国府将永无安宁。
他回应道:“陛下,那太监未得旨意便擅自离宫,对我全然不敬,还扬言只需懿旨即可。
如此,圣旨又有何用?岂不是形同虚设?”
弘武帝眼神微凝,若任由太后继续偏袒刘家,后果难以预料,冷声道:“那你为何又将康王世子重伤,屠戮数十亲卫?”
贾环心中稍安,意识到太后提及的事情已经过去,随即说道:“陛下,那康王世子刘传无视法律,在街头欲杀害我家眷,其中包括我的未婚妻当朝县君。
此举实属谋逆重罪。
当我赶到时,他的亲卫公然抗拒抓捕。
我身为锦衣亲军指挥使,带领的是天子亲军,代表陛下执法,但刘传丝毫不顾忌我的身份地位。
无奈之下,我只得击退抗拒执法的亲卫,而刘传的伤势也是他自身行为所致。
我打算将刘传关押至昭狱,却被康亲王率兵欲强行对抗。
以上所述皆为事实,恳请陛下明察。\"
康亲王刘向听后勃然大怒,斥责道:“贾环,你胡言乱语!我儿四肢尽断,即便痊愈也将成为废人,这难道不是你蓄意报复吗?”
贾环冷眼瞥向康亲王,嗤笑一声:“一个犯下如此大罪的人,就算被当场格杀又有何不可?然而,我家中无辜之人却因此受重伤,生死未卜,康王如何解释?”
康王气得脸色发青,愤然道:“你家不过是个婢女,怎能与皇室贵胄相提并论!简直荒谬至极!”
“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慈宁宫中,太后白氏正在等待她的孙子刘传。
得知刘传因意图杀害宁国的家眷被贾环绕住后,她立刻命令身边的太监前往传达旨意。
太后深知贾环的身份,他是弘武帝的重要心腹,行事果断且手段强硬,她担心若自己来得太迟,刘传会遭遇严重后果。
“太后,大事不好了!穆公公在街头被宁侯 ** !”
一名小太监急匆匆地跑进来禀报。
白太后闻言神色骤变,她万万没想到贾环竟敢处死自己的手下,厉声质问:“混账东西!是谁给了他这样的胆量?他以什么理由 ** 穆元?”
小太监跪在地上颤抖着回答:“回太后,是因穆公公未经圣旨擅自出宫,所以被杖毙。\"
太后追问道:“穆元没有去请旨吗?”
小太监答道:“穆公公担心耽误太后的要务,情急之下便私自出宫。
起初宁侯并未理会穆公公,但不知他所说何事激怒了宁侯,最终被当场 ** 。\"
“真是愚蠢至极!走,去养心殿,让我亲自见见这位大乾第一红人,看他究竟有多嚣张跋扈!”
白太后说完,径直朝养心殿走去。
荣国府。
荣庆堂内,贾母听贾政讲述事情经过,得知贾环竟将康亲王世子的四肢打断,即便伤愈也难恢复如初,心中震惊不已,叹道:“才多久光景,环哥儿又闯下这般大祸,叫老婆子如何是好?”
王夫人暗自欢喜,若贾环因此获罪,将来两府的财产岂不都归宝玉所有?
贾母顾不上多想,站起身道:“先去看看玉儿是否受了惊吓……”
宁国府后宅正屋,黛玉与众人守着昏迷的小吉祥,见到贾母、王夫人前来,连忙起身行礼:“外祖母安。\"
贾母走到黛玉身边,握着她的手问:“玉儿可有受惊?”
此时黛玉已换上一身粉色寒烟长裙,泪眼朦胧的模样令人心疼。
“外祖母放心,玉儿无碍。
要不是小吉祥拼死挡住那一剑,玉儿此刻恐怕就危险了!”
贾母走向床边查看仍在昏迷的小吉祥,点头称赞:“是个忠心的好姑娘,难怪环哥儿护着她。
御医怎么说?”
黛玉忧虑地说:“御医称并无大碍,只是失血过多,需要静养。\"
贾母点点头:“没事就好。\"
王熙凤打趣道:“这丫头倒是福气,本就受三弟宠爱,日后林妹妹进门了怕也会被娇惯,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两府第一丫头呢。\"
黛玉原本忧心忡忡,被王熙凤这么一说,脸微微发红,嗔怪道:“这时候了,二嫂子还说笑!”
贾母担心地问:“玉儿,环哥儿为了你得罪了康亲王世子,不仅断其四肢,还当场杖毙了太后身边的近侍,不知会不会惹出什么麻烦?”
王夫人冷嘲热讽:“环哥儿也真是,为了个丫头,竟敢对康王世子下手,那是当今天子的亲侄儿,太后的亲孙子,现在闯下这么大祸,连回府都成问题。\"
“住口!”
贾母呵斥道。
她没想到王夫人在这种时候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愤怒道:“环哥儿出事,荣国府能得什么好处?真是愚钝无知!”
王夫人脸色一沉,却不敢顶撞贾母,只能低头不语。
黛玉虽担忧贾环,内心却更倾向于相信他,说道:“外祖母,环儿这样做想必有他的考量,我相信环儿能够妥善处理此事。\"
贾母听罢只能点头道:“事已至此,也只能信任环哥儿了,老身便与你一同在此等候环哥儿归来。\"
大明宫,养心殿,康王与贾环争论之际,张廷玉进言道:“陛下,康王世子公然行刺当朝县君,其罪当诛。
至于太后娘娘的近侍,依大乾律法,宁侯的处置并无不当。\"陈廷敬等人亦随声附和。
林如海身为贾环未来的岳丈不便多言,仅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卫国公邓达道:“陛下,贾环的处置虽无过错,但亦有逾矩之处。\"
弘武帝心中对刘传极为不满,在推行新法的关键时刻,他为何要招惹贾环?这混账一旦发狂,后果难以预料。
于是说道:“贾环,先将刘传交予宗人府,待查明 ** 后再做定夺。\"
贾环面无表情地道:“陛下,此事关乎谋反之罪,应当由锦衣亲军调查取证,揪出幕后真凶依法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