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姐妹们的请求下,龄官她们又演了一出《白毛女》,这次成功打动了所有人的情绪,甚至让小惜春激动得拿起桌上的水果砸向饰演黄世仁的藕官,吓得藕官连连后退。
“这个黄世仁太气人了!”
小惜春依然愤愤不平。
宝琴也泪眼婆娑地感慨:“喜儿真是太可怜了。\"姐妹们纷纷点头,同时责备地看着贾环。
黛玉说道:“环儿,你怎么把喜儿写得这么惨,为什么不给她一个好结局?”
贾环答道:“至少喜儿还活着,这世间有太多像她一样的人,人生哪能事事如意。\"
贾环的话让姐妹们陷入深思。
她们从小生活在富贵之家,从未真正体会过人间疾苦。
宝琴跟随父亲走遍各地,见识过许多民间疾苦,感叹道:“三哥说得对,我随爹爹经商时见过不少,至少喜儿还活着,这世上不知道有多少女孩早早便香消玉殒,而我们生在富贵之家,衣食无忧,也是一种幸运。\"
湘云则说道:“既是大幸也是不幸,若家族遭遇变故,我们或许还不如那些贫苦百姓。\"
宝钗也叹息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为家族牺牲的道理。
家族养我们十几年,待我们长大后,就该为家族尽责,以此维系家族的长远发展。\"
迎春感慨万分,若非贾环的崛起,自己恐怕早已被大老爷卖给孙绍祖为妻,感激地望向贾环说道:“何必提这些,哪个女子不是这般生活,我们又能怎样呢?”
察觉气氛稍显压抑,贾环笑着宽慰道:“叹什么气?我贾环在外拼搏,不就是为了保护家人免受委屈吗?放心吧,我会为姐姐们找到好的归宿。\"
众人纷纷笑骂,却目光柔情地看着贾环,湘云和宝钗更是眼中放光,这样的男子实在难得。
黛玉更是自豪地昂首,眼神中满是期待,笑着对迎春和探春说:“两位姐姐,听到了吧?若环儿日后食言,绝不会轻饶他!”
迎春闻言并未喜悦,她对婚姻充满恐惧,也害怕外面的世界,只愿平静度日,迟疑许久才道:“环儿,我无意嫁人。\"
贾环岂能不知迎春的心思,上前握住她的手,温和地说:“二姐姐放宽心,若有不愿,没人能 ** 你嫁人,我会赡养您终老。\"
迎春顿时泪流满面,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时贾环还小,趴在她膝上仰脸说道:“二姐姐,等我长大后,定会替您撑腰!”
迎春情绪激动,声音颤抖地说:“环儿……”
还未开口,已是泪湿眼眶,有这样的弟弟,便是死了也无遗憾。
探春含泪责怪:“环儿,你又让我们流泪。\"然而谁都能看出她内心的激动。
湘云和宝钗既羡慕又惆怅,想到自己未来的路尚未可知。
湘云明白自己在史家处境微妙,若有好姻缘,自当优先考虑家中姐妹,哪里轮得到她这样的人。
此时,她尚不知贾母有意将她许配给宝玉。
宝钗心中更为复杂,羡慕地瞥了黛玉一眼后低头沉思,她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怎样,或许最好的结局就是嫁入荣国府,但心里总有个身影难以忘怀。
贾环见气氛略显凝重,便打趣道:“天色已晚,咱们在外待得太久,要是着凉可不好。
不如回潇湘馆吃火锅吧?我请客。\"姐妹们听后眼睛一亮,冬日吃火锅本是乐事,更何况贾环那里还有新鲜蔬菜。
小惜春兴奋地跳起来:“太好了!吃火锅!三哥,我要喝红酒!”
贾环摸摸她的小脑袋,笑着说:“行啊!”
姐妹们嬉笑着返回潇湘馆,贾环让小吉祥回去叫上彩霞她们,并摘些新鲜蔬菜。
没多久,一群丫头笑着进来,每人手里都拎了不少东西。
主子们和丫鬟们各自围坐两桌。
姐妹们坐下后,边享用火锅边聊天。
湘云忽然说道:“哪能喝酒没助兴的?”
贾环笑道:“云姐姐,我不太会那些,还是喝酒痛快。\"
没想到,这次的酒令偏偏轮到了贾环。
他无奈地苦笑道:“喝酒总可以吧?”
湘云笑说:“环儿,你别耍赖。\"姐妹们也都跟着起哄。
贾环只好投降:“那我给大家唱首歌如何?”
宝钗微微一愣,心想唱曲通常是下人的事,贾环身为侯爵这样做似乎有些不妥,但她没有开口阻止。
小惜春拍着手叫好:“三哥唱得最好听了!”
贾环宠溺地摸摸她的头,清了清嗓子,开始低声吟唱:“怎么也飞不出,花花的世界;原来我是一只,酒醉的蝴蝶……春去镜前花,秋来水中月……”
他的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潇湘馆内回荡开来。
一时间,不仅是姐妹们听得入迷,连丫鬟们也被深深吸引。
一曲结束,黛玉赞叹道:“环儿,这是什么曲子?如此动听,虽然歌词质朴,却让人陶醉不已。\"姐妹们也连连点头附和。
贾环笑着回答:“林姐姐,这曲子叫《酒醉的蝴蝶》,是我自己写的,觉得还好吗?”
小吉祥早已跑过来夸赞:“三爷,这首歌真的很好听。\"
小惜春见状,嘟嘴道:“拍马屁的家伙!”
小吉祥立刻缩了脖子,瞪了小惜春一眼,但什么也没说。
他知道,自己只是个丫头,尽管三爷宠爱他,他也不能得意忘形,让三爷脸上无光。
偶尔跟四姑娘顶几句嘴还可以,但不能恃宠而骄。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年底,两府庄子上都送来年礼。
因为贾环的崛起,荣国府现在由王熙凤掌管家务,也没有宫中太监的插手,生活还算稳定,王熙凤也没有到需要用嫁妆补贴府里的地步。
王熙凤看着庄子上送来的年礼,挑出最好的送给东府。
身边的婆子是贾琏的奶妈,说道:“东府还需要咱们这些吗?送去东府的东西,那位未必会放在心上。\"
王熙凤笑着回答:“三弟确实不在意这些东西,东府什么没有?光是巧姐儿的零食,你在外头见过吗?不过无论如何,这也是我们的心意,心意尽到就好,三弟看重的是这份心意,而不是东西的好坏!”
婆子似有所悟,笑道:“还是**奶奶说得对,那位身份尊贵,什么没见过?在意的是一份心意。
将来**奶奶的孩子还得靠那位撑腰呢!”
宁国府。
贾环躺在摇椅上休息,香菱在一旁轻轻给他捶腿。
一个小丫头进来低声说:“香菱姐姐,西府的**奶奶来了。\"
话音刚落,王熙凤就走进来了。
看到贾环正在休息,她向香菱招了招手。
香菱悄悄走到王熙凤身边,问:“**奶奶来了,有什么急事吗?要不要把三爷叫醒?”
王熙凤拉着香菱来到院子说:“没什么大事,庄子上送来年礼,挑了一些好的先给三弟送过来了。\"她四处看了看,问道:“这里就你一个人吗?那些丫头呢?”
香菱憨厚一笑说:“**奶奶,晴雯姐姐、彩霞姐姐她们都在清点庄子上送来的年礼,小吉祥和小幺儿那两个丫头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接着又问:“**奶奶,真的不用叫醒三爷吗?”
王熙凤摇了摇头说:“没什么大事,让他继续休息吧。
你带我去看看晴雯她们,要是忙不过来我可以帮忙照应一下。\"香菱交代小丫头一声,带着王熙凤往库房走去。
宁国府的庄子种植红薯等作物,贾环比市场价收购,使佃户们在灾年也能生活无忧,纷纷感激贾环。
年底送年礼时,大家都积极准备,希望能多贡献些野味。
王熙凤到库房时,看到堆积的野味和上好的草药,不禁惊叹。
晴雯、彩霞和平儿都在忙碌。
平儿放下手里的活迎上前问:“奶奶为何而来?”
王熙凤笑着调侃她:“自到宁国府后,就没见你来看我,看来你过得挺好。\"平儿解释事务繁忙,王熙凤宽慰她:“你是我的亲信,有好发展我只替你高兴。\"
晴雯和彩霞也来见礼。
王熙凤说自己是来给贾环送节礼,听说他们在清点年礼就过来看看。
晴雯自信地说他们能做好,王熙凤夸赞她们能干。
平儿请王熙凤坐下,她们继续工作。
王熙凤离开时感慨宁国府的年礼比荣国府多且质量更好,怀疑庄户们有不妥行为,决定回去跟贾琏商量。
贾琏无暇顾及其它,得知尤二姐的情况后,急忙赶到他购置的外宅。
尤老娘与尤三姐在产房外焦虑地等待,看到贾琏到来,尤老娘立刻说道:“琏二爷,稳婆说胎位不正,恐怕会难产,您得救救二姐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贾琏听后大惊,赶紧叫人找来稳婆询问,果真如此,他焦急地问:“还有办法吗?”
稳婆面色沉重地说:“琏二爷,这事只能听天由命了,若能请到名医,或许能保母子平安。\"
贾琏对尤二姐感情深厚,一时心乱如麻,怒斥道:“还不赶紧去找,要是她们母子有什么闪失,我定不会饶你们!”
稳婆哭丧着脸回道:“琏二爷,我们哪里知道哪里有名医?还是您拿个主意吧,再晚怕就来不及了。\"
尤老娘也催促道:“琏二爷,你们不是能请御医吗?名医不都在宫里?”
贾琏猛然醒悟,确实如此,但用贾赦的名帖可能会让王熙凤知道,那样的话,免不了又生事端,于是他说:“你们等一下,我去请御医。\"说完匆匆离去。
宁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