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笑道:“凤丫头放心吧,我们王家即使要提亲也会光明磊落地来。\"
王熙凤点头道:“如此甚好。
你可知山西的孙家?因二姑娘之事,至今未得实职,仍在京中候选。
这也算他们孙家没有参与谣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那三弟虽样样皆好,平日也随和,只是太过在意家中姐妹。\"
李氏闻言点头:“此事我也听闻,孙家确实花了不少银子,但兵部至今未有回复,一家人只能在京中等待,实在令人同情。\"
王熙凤冷笑一声:“他家可怜,若谣言成真,二妹妹岂不更可怜?”
李氏笑道:“婶婶说得是,我也有同感。
不过四姑娘的事还请凤丫头多留意,有任何消息及时告知我。\"
王熙凤笑道:“婶婶放心,四妹妹年幼,三弟近两三年内不会考虑她婚事,即便有想法,也会先轮到三妹妹。\"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李氏才告辞离开。
待李氏走后,王熙凤叹息道:“三弟能崛起,连带贾家的姑娘身价上涨。
以往像二妹妹、三妹妹这样的庶女,几千两银子的嫁妆就能打发,即便四妹妹这样的东府嫡女也未必能找到如意人家。
如今不同了,三弟身为郡王,又格外宠 ** 们,贾家的女儿一时成了香饽饽。\"
“妈妈!”
巧姐儿急匆匆跑进来,“我要和四姑姑去园子里和吉祥姐姐、珺姐儿赛马!快让人把我们的小马驹牵来,我们这就出发!”
王熙凤闻言笑着责备:“你们这是又要跑到园子里闹腾?小心你三姑姑真生气了,到时候看你们怎么收场!”
巧姐儿忙说:“妈妈放心,我们只是赛马,不会捣乱三姑姑的花草!”
王熙凤问:“你们会骑马吗?有人看着吗?要是摔了怎么办?你三叔知道吗?”
巧姐儿还未回答,小惜春闯进来道:“二嫂子放心,我们都不会骑马,而且那些小马驹根本载不动人,我们是让它们自己跑。\"
王熙凤闻言这才安心,对沫儿说:“你去把小马驹牵来吧。\"
宁国府后宅正堂里,黛玉正与宝钗、湘云谈笑。
晴雯走进来说:“王妃,您得管管小吉祥,她带着珺姐儿和四姑娘巧姐儿要去园子里赛马。\"
黛玉吃了一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万一小吉祥那孩子有个闪失怎么办?”
忙站起来要走。
宝钗却并不着急,笑着说道:“林姐姐,您想想小吉祥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咱们家那位,连命都可以不要。
她怎么会让自己照顾的小主子出事呢?当年为了解救林姐姐,她不是也挺身而出,替您挡过危险吗?”
黛玉瞪了宝钗一眼,“宝丫头,我知道小吉祥的忠心,但她毕竟还是个孩子,万一出了什么事,那可怎么办!”
宝钗听出了话中的担忧,赶紧说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看看吧。\"又转头对湘云说:“云丫头,这里就交给你了。\"说着,指向在地上玩耍的几个小家伙。
湘云爽快地答应:“林姐姐、宝姐姐,你们放心去吧,这里有我看着。\"
园子里,黛玉和宝钗带着一群丫鬟婆子赶到草地,远远听见一阵欢声笑语。
走近一看,却让人哭笑不得——几个丫鬟正挥舞着小鞭子,驱赶小马驹奔跑,自己却站在一旁,并没有骑在马上,哪里有什么赛马的样子。
探春见到她们,笑着说:“听说这事不太靠谱,特地赶来瞧瞧。\"
宝钗解释道:“还不是担心小吉祥她们年纪小,不懂轻重嘛!”
这时,一个活泼的小丫头跑过来兴奋地说:“妈妈,我的大白跑得最快,是第一名呢!”
原来所谓的“赛马”
已经结束,大白得了冠军。
另一边,御书房内,弘武帝对贾环说道:“贾环啊,你真是朕见过最胆大的臣子。\"
贾环恭敬地回答:“陛下,如今外敌环伺,您的信任我心领了。
但我担心有人暗中埋伏,若真出了什么差错,我将抱憾终生。
恳请陛下原谅我的冒犯之罪。\"
弘武帝闻言沉默不语,若他对子女的重视能有贾环的一半,他的几个皇子也不至于惨死。
片刻后,他开口说道:“贾环,若我也如你这般对待子女,也不会落到今日的地步。
作为父亲,你比我更尽职。\"随后赦免了贾环的罪责,让他离去。
贾环离开皇宫后,感到心情轻松,家族内的隐患总算消除。
他召集亲兵,朝着宁荣街行进。
行至一处民房附近时,突然遭到伏击,无数箭矢射向贾环,其中不乏弩箭。
周扬大惊,忙喊道:“保护王爷!”
亲兵迅速将贾环团团围住,用自己的身躯为他挡箭。
尽管多名亲兵中箭倒地,他们依然坚持护住贾环。
周扬见状,立即率百人突袭民房内的黑衣武装者。
途中又有亲兵中箭负伤,但他毫不退缩,双眼通红地怒吼:“杀!”
最终,两间民房内的敌人被悉数歼灭,仅俘获十人。
贾环阴沉着脸逼近幸存的黑衣武装者,厉声质问:“说!是谁派你们来的?竟敢行刺本王!”
对方冷哼一声,拒不回应。
贾环冷笑,抽出随从佩剑,将第一名武装者斩首。
接着,他又接连 ** 两人。
面对剩下的三人,贾环步步紧逼。
第七人倒下时,余下的三人彻底崩溃,其中一人颤抖着哀求:“大人饶命,我愿意招供。\"贾环收起剑,示意他说出实情。
那黑衣人颤抖着回答:“我们原本是丰台大营的士兵,奉命前来行刺大人。
事成后,便可获得赏金远走高飞。\"
贾环沉声问道:“你们的主将是谁?又隶属于谁?”
“回禀王爷,我们是李晓将军的手下,主将乃是英国公的第三子李霄。\"
贾环皱眉听着,局势愈发复杂,但他并未受影响,转而询问周扬:“弟兄们的伤势如何?”
周扬恭敬答道:“多亏王爷提供的甲胄坚固,弟兄们虽有零星受伤,但均无生命危险,约有三十余人受了些轻伤。\"
贾环闻言松了口气:“周扬,让受伤的弟兄们先行返回宁国府疗养,咱们即刻前往锦衣亲军大堂。\"
周扬拱手应诺,随后安排受伤的士兵撤回宁国府。
步军统领衙门也迅速到场,这般动静自然无法逃过他们的耳目。
王伦闻讯贾环遇刺后,立即率队赶来支援。
“王爷,您可还好?是否受伤?”
王伦拱手问道。
贾环礼貌回应:“镇北公,此事非同小可,本王暂且不便详谈,另有要务待处理。\"
王伦点头:“王爷请自便,这里交给我。\"贾环随即不再多言,带领剩余的黑衣甲士快速离去。
镇北公王伦望着贾环离去的背影,心中暗忖,风浪又将来临,却不知这次会牵连到何方势力。
锦衣亲军都指挥司内,贾环下马后直奔点将台,命令周扬擂鼓召集众人。
随着鼓声响起,大批锦衣校尉整齐列队,齐声向贾环行礼:“参见王爷。\"
贾环挥手下令安静,继而说道:“今日本王遭袭,涉及丰台大营统领李霄。
现发布谕旨,封锁丰台大营。\"
皇城之中,弘武帝得知贾环遇刺,震怒不已:“这些躲在暗处的小人,朕定不会轻饶!”
戴权进言安抚:“陛下莫急,阳平王安然无恙,且已找到一些线索,此乃幸事。\"
弘武帝冷哼一声:“传旨贾环,无论牵涉何人,皆需彻查到底,不可遗漏丝毫线索。\"
戴权听后恭敬回应:“老奴遵旨!”
这时,一个小黄门匆忙跑进来说:“镇北公传来消息,阳平王已率锦衣卫前往丰台大营。\"
弘武帝听罢眼神微凝,丰台大营是李泰的势力范围,此事恐怕与李泰有关。
他担心贾环会惹出麻烦,便对戴权说道:“传令王伦,带人将贾环及涉案者押回,由朕亲自审问。\"
戴权应声:“老奴领命!”
京郊丰台大营门口,士兵忽然看到远处尘土滚滚,大批身穿玄色飞鱼服、头戴无翅三山帽的锦衣校尉正逼近。
他们急忙吹响号角,往中军大帐跑去。
丰台大营的指挥官是新野伯窦奇,李泰的心腹。
听到锦衣亲军包围了大营,他轻蔑一笑:“走,去看看阳平王玩什么花样!”
大营门口,贾环跨马而立,静候统帅到来。
他身后跟着一千阳平卫和亲兵,两边站着五千锦衣亲军。
“末将窦奇拜见王爷,不知王爷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窦奇行礼问道。
贾环冷笑一声:“窦奇,我来只是想带走李霄统领,速速让他出来,莫要耽误我的要事!”
窦奇皱眉道:“王爷,李霄是大营统领,责任重大,不知王爷为何要带他离开?”
贾环冷声说:“我在街头遇刺,刺客竟然是你大营的士兵,还是李霄的手下。
仅凭这一点,我带走他是合理的吧?”
窦奇心中一惊,大营士兵行刺当朝郡王,他作为统帅难辞其咎。
然而,他不能放贾环带走李霄,毕竟李泰对他有恩。
“王爷,您若无法证明是大营中人,李霄即便有罪,身为正四品统领且出身勋贵之家,理应由大理寺审理。
王爷前来捉拿他,可有圣旨?”
窦奇严肃地说。
贾环冷笑一声:“哦?你这是想包庇李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