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静王妃肯定道:“句句属实,阳平王派人核实即可,当时有不少命妇在场。\"
贾环严肃地说:“王妃请回,若有什么事,再来找王妃。\"于是北静王带着王妃离开。
贾环转向冯紫英说道:“冯紫英,你现在还不能回家,需要留在昭狱协助调查。\"
冯紫英拱手答道:“理应如此。\"
送走冯紫英后,贾环整顿好队伍,亲自前往国舅府。
因有白太后支持,他担心常贵等人难以应对局面。
国舅府内,管家慌忙跑来说:“国舅爷,出大事了,锦衣亲军把府门围住了!”
白国舅听后皱眉自思:最近并未得罪贾环,为何又要来围府?随即起身走向大门。
国舅府门前已被锦衣亲军包围,贾环站在那里等候。
白国舅见到贾环便问:“不知阳平王此行有何贵干?”
说着指向围住府门的锦衣校尉。
贾环冷冷地道:“白国舅,你以为我愿意亲自上门吗?还不是因为你家的人涉及毒害公主一案。\"
白国舅闻言皱眉道:“来人,把少爷叫来,我要问问这个败类又在外面做了什么坏事!”
贾环急忙拦住说:“此事与令郎无关,请国舅夫人出来一见!”
白国舅道:“阳平王,你莫要太过分,在光天化日之下要审问我的夫人,她如何还能立足于世?你这是在羞辱我国舅府,我要上朝面圣!”
贾环冷笑一声:“白国舅,想见圣上可以,我随时奉陪。
但我的夫人我已决定审问,念在太后面前的情分,我们进府详谈。\"说完便率人闯入府中。
白国舅脸色铁青,又害怕贾环在府中 ** ,急忙跟着进去。
国舅府正厅内,贾环坐定主位说:“白国舅,还是您亲自请人来比较合适。\"
白国舅无奈,只能吩咐人去请夫人,同时对贾环说道:“阳平王,你这样侮辱我国舅府,我绝不会善罢甘休!”
贾环轻蔑地看了白国舅一眼,冷笑道:“随便,我随时奉陪。
若你夫人真与此事有关,别怪我不讲情面!”
时间不久,国舅夫人王氏来到正堂,向贾环行礼道:“臣妇拜见王爷,不知王爷召臣妇前来所为何事?”
贾环问:“近 ** 是否曾送给北静王妃一盒点心?”
王氏思索片刻答道:“确有其事,只是不知王爷为何提及此事?”
贾环冷言道:“那盒点心中含有剧毒,险些害死我的女儿,我怎能不过问?”
王氏听后脸色骤变,说道:“点心有毒?这绝不可能,我们全家人食用后并无异常,只是后来北静王妃来访时,我才赠送了一些给她。\"
贾环冷笑一声:“点心虽对成年人无碍,但对幼儿却极为危险!即便点心无毒,你也应将来源交代清楚。\"
王氏回应:“点心是宫中赏赐的,王爷可向太后求证。\"
贾环眉头深锁,追问:“国舅夫人,那盒点心还有剩余吗?”
王氏答:“太后所赐有限,看在北静王妃的身份上,我只分了一盒给她,家中尚存几块。
若是再晚些日子,恐怕就找不到了。\"
贾环立即派人去请御医,很快御医赶到,看过剩余的点心后确认与送往贾府的一致。
王氏和白国舅听到此消息,面如死灰,庆幸自家尚未生育,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贾环愈发忧虑,此事已牵涉到宫中的太后,他不敢对皇帝隐瞒。
皇城,御书房内。
弘武帝正专注批阅奏章,戴权轻声进入禀报:“陛下,阳平郡王贾环在外求见。\"
弘武帝抬起头,略显疲惫地按了按太阳穴,说道:“让他进来吧。\"
贾环入内行礼:“臣贾环参见陛下。\"
弘武帝严肃问道:“贾环,你今日进宫所为何事?”
贾环向弘武帝禀报:\"陛下,宫中赏赐的点心内含剧毒,显然是针对我而来。
此事表明宫廷内部并不安宁。
但因不便直接向太后询问,还请陛下查明点心的来源及制作之人。\"
弘武帝听后勃然大怒,认为宫中多次清理却仍存隐患,定是有人暗中设局。
慈宁宫中,白太后正在休憩,忽闻皇帝驾到,立即起身迎接。
弘武帝向太后问安后问道:\"母后,近来是否曾向白国舅赠送点心?\"
太后反问:\"皇帝为何突然关心这些小事?区区几盒点心怎值得你亲自过问?\"
见太后语带嘲讽,弘武帝严肃回应:\"母后可知那些点心中藏有毒物?\"
太后脸色骤变:\"我外甥可有不适?不对,我也食用过,毫无异常,怎会中毒?\"
弘武帝无奈提及贾环:\"母后,点心确有毒害,只是对成人无碍,专害幼童。
它最终流入宁国府,差点害死贾环的女儿,幸而及时救治方保性命。\"
太后冷笑:\"这也是他平日作恶多端的结果。\"
弘武帝苦笑:\"此事关乎宫中安全,需谨慎对待。
母后的点心究竟由谁制作?\"
太后答曰:\"点心出自宫中小厨房,查问便知,我这里人不多。\"
弘武帝点头道:“母后所言极是,为防后宫再出变故,查明 ** 确有必要。\"随即对戴权吩咐道:“传慈宁宫小厨房相关人员前来,朕有话问。\"戴权领命而去。
不多时,戴权返回,垂首道:“启禀陛下,慈宁宫小厨房的管事得知老奴前往,竟当场自尽!”
弘武帝闻言面色凝重,说道:“看来宫中仍有他人暗中窥探!”
白太后闻言亦惊惧不已:“若此人存有恶意,我岂非亦难逃其害!”
弘武帝宽慰道:“母后莫忧,宫规森严,非同儿戏,当年二皇子之死便因试毒太监 ** 操作,那管事以为点心无碍成人,才敢呈上,否则早被试毒环节拦下。\"
白太后稍感安心:“皇帝所言有理,但我仍不解,何须如此周折欲害贾环?且他们又怎知点心定能流入宁国府?”
弘武帝冷声道:“此乃其毒辣之处,即便点心未必能从国舅府流出,也必有人密切注视流向,一旦成功抵达宁国府,便会千方百计送至贾敬手中,而贾敬身为开国功臣之后,终由他转交宁国府。
贾敬若因此自尽,结合其往昔效忠之事,此案必与宁王相关;若他为人所害,则更值得深究!”
白太后皱眉道:“我对外界事务并不了解,只盼皇帝早日为我添一位皇孙,此乃当务之急。
否则皇家无后,恐生内乱,宗室诸人亦非善类!”
弘武帝闻言首次感受到母后的关怀,心中触动,答道:“母后放宽心,日后必有皇子皇女降世,届时恐怕母后嫌多。\"
白太后莞尔一笑:“母后不嫌,皆为我的骨肉,怎会嫌烦!”
待弘武帝离开,白太后面上重新归于平静,似有所思。
御书房。
弘武帝对贾环说道:“贾环,慈宁宫小厨房的管事因事败露畏罪 ** ,其余宫人我已让戴权严加审问,希望能有所发现。\"
贾环听后皱眉问:“这么说,线索中断了?”
弘武帝笑着回应:“贾环,敢把手伸到宫里的人能有几个?我猜这事定与宁王脱不了干系。
不过,贾敬的事查清楚了吗?若真是 ** ,以贾敬以往的立场,必然与宁王有关;若是别有隐情,那就复杂了。\"
贾环答道:“陛下,贾敬的情况,经锦衣卫核查,确实是 ** 身亡。
但陛下若有合适的人手,也可派人再去核实,或许能找到新线索。\"
弘武帝点头,对戴权说:“此事交给你去办,务必查个水落石出。\"戴权领命离去。
贾环严肃地说:“陛下,无论此事是谁所为,背后之人必有极大势力,不然怎能将糕点送入荣国府,还能插手宫中事务?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我觉得这不像宁王所为,因为他无需如此对付我,一旦他的计划成功,我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我认为有人想搅乱神京城的局势,从中获利。
所以我推测,背后另有他人。\"
弘武帝皱眉道:“目前只有宁王有机会继承皇位,其他宗室即便在我去世后无子,宁王不在,他们也无力争夺。
我看这些宗室多为远支,没有人具备这样的能力。\"
贾环也皱眉道:“这也是我不明白之处,幕后之人身份太过神秘,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不久,戴权回禀:“陛下,经过查验和御医的诊断,贾敬先是被药物迷晕,随后吊死在房梁上,因此锦衣卫未能察觉,正是因这种药物极为罕见!”
贾环听后说道:“果然如此,我就说不是宁王所为。
这说明神京城中还藏着一股我们未知的势力。\"
弘武帝听后心中一震,忙令戴权派南燕仔细追查此势力。
戴权应声退下。
贾环离开皇宫回到宁国府,没有前往后院,而是等着李大到来。
时间不久,李大来到宁安堂,恭敬地问:“王爷召我前来,有何吩咐?”
贾环摆摆手:“李大,让兄弟们都收起势力,暂时别动,就像放个假。
最近陛下有大动作,我们别露面。\"
李大躬身应允:“遵王爷旨意。\"
待李大离开后,贾环缓步穿过中路院,往后宅走去。
到后宅正屋时,香菱快步上前,欢喜地说:“三爷回来了!”
贾环见屋里只有香菱一人,便问:“人都去哪儿了?怎么只剩你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