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叹息一声:\"起来吧。
这些年来,你我二人在宫中如履薄冰。
我一直视你为亲妹,但你也该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
如今三弟声名渐盛,若是我们稍有不慎,难免惹来闲话。
关于皇储之事,以后切不可多言!\"
宝琴低头认错:\"是,娘娘教诲,奴婢铭记于心。\"
这时,外头传来通报:\"陛下驾到!\"
元春立刻带着抱琴和在一旁玩耍的安乐公主来到殿前行礼:\"陛下万福金安!\"
弘武帝快步上前扶起元春:\"爱妃免礼,你已有身孕,不必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
元春起身谢恩:\"多谢陛 ** 恤。\"
\"父皇!\"安乐扑向弘武帝,搂住他的腿喊道:\"父皇抱抱!\"
弘武帝一把抱起她笑道:\"安乐今天有没有听母妃的话?\"
安乐笑嘻嘻地说:\"当然有啦,安乐最听话了。\"弘武帝听了开怀大笑,多年的忧愁一扫而空。
落座后,弘武帝嘱咐元春:\"爱妃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需求尽管告诉皇后。\"
元春笑着说:\"多谢陛下关心。
自打臣妾怀孕,皇后娘娘已派人送来所需之物,陛下尽可安心。\"
弘武帝点头道:\"皇后朕信得过。
你只管用就是了。
朕还得去云妃那里看看,你好好休息,别太劳累。\"转向安乐道:\"安乐要听母妃的话,父皇还有事要办,忙完就陪你玩。\"
安乐认真地点点头:\"好,父皇说话要算数哦!\"
弘武帝哈哈一笑:\"放心,父皇一定说话算数!\"
离开凤藻宫后,弘武帝前往景仁宫探望云妃,随后返回御书房,对戴权吩咐道:\"你务必确保她们母子平安,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戴权赶紧躬身应道:\"老奴遵命!\"
慈宁宫,寝宫。
白太后望着眼前的老嬷嬷,语气严肃地问:“听说云妃和贾家那位都有身孕了?”
老嬷嬷低头恭敬答道:“回太后娘娘,确实如此,如今整个后宫皆知,皇上非常欢喜。\"
白太后面无表情地道:“知道了,你退下吧。\"老嬷嬷应声退出。
四月二十八日,太后生辰,满朝命妇入宫贺寿。
宁国府内,贾环对黛玉说道:“林姐姐,到了宫里不用怕,有人找麻烦就顶回去,有我在呢。\"
黛玉感激地说:“环儿,我是亲王妃,谁会没事找事,你放心吧。\"
贾环苦笑:“可太后就不一定了。\"
黛玉轻笑:“太后要是为难我,忍忍就过去了,她不会无缘无故刁难我的。\"
黛玉带着秋兰等人离开宁国府前往皇城,贾环随行。
慈宁宫正殿,众诰命向白太后行礼祝寿:“臣妾祝太后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白太后含笑虚扶:“免礼吧。\"
因黛玉身份尊贵,站得最前。
待众人坐定后,白太后问:“哪位是阳平亲王妃?”
黛玉起身福礼答道:“臣妾林氏为阳平亲王正妃,不知太后有何教诲?”
满朝诰命都注视着黛玉,知道阳平亲王与太后关系不佳,而与贾家交好的人心中充满忧虑,与贾家有怨的人则期待看到热闹。
果然太后开口了,她沉声问:“林氏,我听说贾环欺凌兄长、欺负嫂子,还把侄媳妇收为侍妾,这是真的吗?”
黛玉正色道:“太后娘娘所闻或许出自小人之口,我家王爷并未做此等事,若不信,可派人查证。\"
白太后冷笑:“好一个伶牙俐齿的阳平亲王妃!流言未必无因,为何别人都不说坏话,偏偏针对你们阳平王府?难道贾环嫡母之死也是无稽之谈?”
黛玉听后便明白太后意在挑事,严肃说道:“太后娘娘,王氏并非我家王爷的嫡母,这点您应该清楚。
再者,王氏之事陛下已有定论,无需在此重提。
这些皆为前朝旧事,我们身为内宅之人,不宜插手。\"殿内众人闻言先是一惊,随后震撼不已,阳平亲王妃竟敢如此直言,莫非是在指责太后干预后宫?
太后听罢勃然大怒:“你竟敢用这样的态度与哀家讲话?来人,掌嘴!”
话音刚落,几个宫人立即上前欲打黛玉耳光,黛玉厉声喝道:“谁敢动手!”
宫人们一愣,但因黛玉的身份,最终停下了动作,看向太后。
太后见状更加愤怒:“林氏,你这是要抗命不成?”
黛玉正色道:“太后娘娘,臣妾究竟犯了何罪,需受您的责罚?我林氏身为亲王正妃,岂容轻辱!”
太后闻言怒极反笑:“林氏,仅因为你对哀家无礼,哀家便可惩处你!还不动手!”
宫人再次逼近,黛玉冷冷说道:“臣妾为正一品诰命,若要处置臣妾,还需皇后懿旨!”
太后闻言几乎失控,她无法对贾环施加报复,如今好不容易逮到机会对付林氏,却遇上了硬茬。
转向身边宫人道:“速去宣皇后前来,看看这伶牙俐齿的林氏还能如何狡辩。\"宫人领命迅速离去,赶往坤宁宫。
殿中众诰命均认为黛玉此次难逃责罚,毕竟皇后也不敢违逆太后。
牛继宗之妻刘氏劝道:“王妃,何必与太后争执,忍一时风平浪静便是。\"其余开国勋贵家族的诰命也忧虑地看着黛玉。
宫人快步至坤宁宫,行礼道:“奴婢拜见皇后娘娘。\"
皇后微笑道:“你不在慈宁宫侍奉太后,怎会来这里?”
宫人急切禀报黛玉顶撞太后的经过,皇后听后大吃一惊,没料到林氏竟如此大胆。
皇后略作思忖后说道:\"你先退下,本宫稍后便去为太后贺寿。\"宫人听罢一怔,但未敢多言,恭敬地退出去了。
宫人离去后,皇后身旁的嬷嬷问道:\"娘娘,此事分明是太后有意针对林氏,想借此泄愤。
娘娘打算如何应对?\"
皇后闻言笑了笑道:\"还能怎样?如今陛下对贾环颇为信赖,我们又何必卷入这纷争之中呢?晚些过去也无妨,此事想必很快便会传到陛下和贾环耳中。\"
慈宁宫内,黛玉静静站立,默不作声。
她之所以如此镇定,是因为害怕贾环得知她受罚而情绪失控,做出什么过激之事。
贾环一向对她关爱有加,若知晓她遭此羞辱,定会追究到底。
白太后端坐于上座,面色阴沉,殿内一片寂静,众人皆等待着皇后的到来。
保和殿中,弘武帝正与众臣饮酒欢谈。
戴权悄然进入,在他耳边低声禀报了几句。
弘武帝听后皱眉,目光转向贾环说道:\"贾环,随朕前往慈宁宫。\"
贾环闻言站起道:\"臣,遵旨!\"他心中明白慈宁宫必有大事发生,且与自己息息相关,定是林氏遇到了麻烦,于是阴沉着脸跟随弘武帝离开保和殿。
慈宁宫里依旧安静,那宫人返回向太后行礼道:\"启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称稍后即到。\"
白太后闻言几乎气晕,脸色铁青,显然皇后是有意拖延,否则怎会不来?
殿中的诰命夫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认为皇后明显偏向黛玉。
就在白太后即将发作时,殿外响起通报:\"陛下驾到!\"话音未落,弘武帝已携贾环步入殿内。
弘武帝先向太后问安:\"儿臣给母后请安。\"贾环瞥了黛玉一眼,见她并无异常,才安心向太后行礼:\"臣,贾环给太后请安。\"
太后冷哼一声道:\"这就是你所信任的大臣之妻?竟敢公然顶撞于我,皇帝,你如何处置?\"
弘武帝严肃问道:\"林氏,究竟发生了何事?\"
黛玉镇定自若地向弘武帝陈述了事情原委,福身说道:“陛下,当年这些旧案早已由您亲自裁定。
如今太后以此指责我家王爷,我只是如实回答,并未冒犯太后,请陛下明察。\"
贾环在一旁神情阴郁,弘武帝转头问太后:“母后,林氏所言是否属实?”
白太后冷笑着回应:“就算属实又如何?哀家身为太后,教训臣子的妻子又有何不可?林氏竟敢抗拒,这便是她的罪过!”
显然,白太后已经恼羞成怒,开始无理取闹。
贾环听出太后意欲撒泼,语气冷峻地说:“太后此言差矣。
臣子的妻子岂能任由太后随意羞辱?不说我贾家初代宁荣二公为大乾江山立下诸多功勋,即便之后的贾家子弟,又有多少人为大乾战死沙场?难道先辈们为大乾付出的一切,就是为了今日这般羞辱?”
贾环的话令殿中武勋之家的诰命们深感共鸣,白太后也被说得哑口无言。
白太后气得发抖,手指着贾环斥责:“你……大胆!”
贾环继续说道:“太后,我的妻子举止端庄,从不与人争执,不知何处冒犯了您,竟要遭受这样的对待?若因您对我不满,而迁怒于我的妻子,太后这般心胸未免太过狭隘。\"
殿中的诰命们此刻才真正见识到阳平亲王的强势,就连白太后也被贾环气得脸色铁青。
“贾环住口!不得对太后无礼!”
弘武帝沉声喝止。
随即转向白太后说道:“母后,大乾勋贵与国家命运相连,不可轻视。
您今日的行为确实有些过分,若是林氏有过失,朕必严惩!”
此时,殿外传来宫人的声音:“皇后娘娘驾到!”
皇后带领众嫔妃入殿,向太后行礼道:“臣妾恭祝母后福寿安康。\"
白太后冷哼一声,没有起身,皇后也不急着站起,而是转身对弘武帝说道:“陛下,为何不在保和殿,却来到此处?”
弘武帝冷哼道:“还不是为了贾环这混账事!若非朕赶来,万一林氏遭罪,这混账岂不是要翻天了!”
皇后微笑道:“何出此言,母后不过是逗弄林氏罢了,岂会真要责罚?陛下与阳平王尽管安心回保和殿,这里自有臣妾照应。\"
弘武帝听罢点头,携贾环离去。
皇后这才细细打量林黛玉,片刻后赞道:“都说阳平王妃林氏容貌绝尘,宛若仙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难怪阳平王如此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