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武帝见局势平定,冷眼望向白太后,她虽已苏醒,却仍抱着白朗的 ** 痛哭不已。
见弘武帝冷视自己,白太后忽然仰天大笑:\"皇帝,哀家认输,但你也未得胜。
如今你断子绝孙,看你怎么承袭江山!\"
弘武帝阴沉着脸说道:\"莫非只有你会使狸猫换太子之计?母后不妨拭目以待,朕绝不会让此事发生。
来人,将太后送回慈宁宫,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宫门一步。
太后身边的侍从,一律处斩!\"
随即,两名侍从架起白太后离去,弘武帝身边的校事处番子立刻前往慈宁宫执行命令。
张廷玉满怀希望地问弘武帝:\"陛下适才所言是否属实?您真的有血脉留在民间?\"
弘武帝疲惫地摆手道:\"此事容后再议,朕累了,需休息,退朝!\"
当弘武帝返回御书房时,一口鲜血涌出,昏厥过去。
皇后与元春惊呼:\"陛下!\"戴权急忙转身叫道:\"速请御医!\"
经御医诊治,弘武帝渐渐苏醒,目光呆滞地望向屋顶。
此刻,他内心满是绝望,已成孤家寡人。
皇后劝道:\"陛下不必多虑,保重龙体要紧。\"
弘武帝看向太医院院判:\"朕还能支撑多久?\"
太医院院判严肃答道:\"回陛下,本该陛下瘫痪之躯尚算康健,再活二三十年无碍,但此次伤及心脉,恐寿命缩短七成。\"
弘武帝沉声说道:\"也就是说,朕还有五六年可活?\"
太医院院判进言道:“若陛下能保持平和心境,自是无碍;但若情绪激动,则可能面临危险。
还请陛下尽量稳定情绪,避免剧烈波动。\"
弘武帝摆手示意众御医退下,随后吩咐戴权:“你到门口守着,任何人不得接近,违者格杀勿论!”
戴权心中一震,连忙俯身退出。
御书房内只剩下皇后与贾元春,皇后问:“陛下是否有什么重要之事要交代?”
弘武帝苦笑着答道:“皇后,如今皇家血脉断绝,朕无子可继,这该如何是好?”
身为一宫之主,皇后岂会不知弘武帝与白太后所说的话不过是为白太后着想,其实他并无皇子藏于民间。
于是说道:“陛下应先顾及自身安危,其余之事容后再议亦不迟。\"
弘武帝叹息道:“朕自认是一位贤明君主,一心为刘氏江山和黎民百姓谋福祉,为何命运如此苛待?连亲生母亲都不念骨肉之情,皇后,朕是否真的德行不足,才招致天谴,致使无后?”
皇后闻言哽咽道:“陛下英明,天下百姓皆有目共睹,只是一些奸佞小人暗中陷害,日后必会拨乱反正。\"
弘武帝苦笑回应:“皇后无需宽慰,朕深知自己的状况,此番怕是难以挽回。
但朕推行的新政绝不能半途而废,更不愿将江山托付给那些远支宗室,他们早已与朕无血缘之亲,实在令人放心不下,也难以释怀!”
皇后轻拍弘武帝背部,柔声说道:“陛下,不是说有皇子流落民间吗?”
弘武帝摇了摇头:“朕是否有皇子在外,皇后应当清楚。\"
皇后提议道:“既然满朝文武都说有皇子遗落在外,何不顺势而为,收养一名幼童抚养长大,也算延续香火。\"
弘武帝再次摇头:“朕时日无多,也没有余力再寻觅一个皇子。
今日留下皇后,正是为了商议此事。\"
一旁的贾元春低垂着头,听着这至高无上的二人讨论如何混淆皇室血脉,恐惧得不敢抬眼。
皇后温声说道:“陛下,如今一切听您的吩咐。\"
弘武帝望着殿外,声音缥缈道:“皇后,你觉得贾环这个人怎么样?”
在一旁的元春听到这话,犹如晴空霹雳,随即努力镇定自己,掩饰内心的狂喜。
皇后瞥了一眼贾元春,对弘武帝说:“陛下为何突然提到贾环?不过贾环为人还算正直,也很孝顺,是个不错的人选。
而且他也是陛下的亲信,支持新政,这样就不会让陛下多年的心血白费,比起那些毫无血缘关系的宗室子弟强多了。\"
弘武帝道:“朕正是这么想的,贾环有赤诚之心,将来必定不会辜负皇后,他也能够实现朕的愿望,让新政广为推行,又有孝心,是个可以托付的人。\"
皇后皱眉道:“陛下,这样很好,但贾环的出身,您怎么能让满朝文武接受呢?”
弘武帝看向贾元春说道:“这件事还需要元春帮忙……”
夜幕降临,贾环乔装成宫女悄悄出宫。
荣国府。
荣庆堂内,贾母靠在软榻上休憩,鸳鸯进来低声说了几句,贾母立刻吩咐:“让他进来。\"
里屋,贾元春跪在地上道:“孙女给老祖宗请安。\"
贾母亲自扶起元春说:“元丫头,你深夜出宫,找我这个老婆子,可是有什么大事?”
元春满脸喜色再次跪下道:“孙女给老祖宗报喜!”
贾母疑惑地问:“元丫头,这喜从何而来?”
元春附耳告诉贾母今天御书房发生的事情,贾母一时愣住,半晌后连连追问:“元丫头,你说的是真的吗?没有哄骗我这个老婆子吧?”
见元春点头,贾母心中激动万分,没想到这样的好事竟会降临到贾家,笑道:“环哥儿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好,好!”
贾元春道:“老祖宗,若三弟继承皇位,他就不再是贾家的人了,老祖宗不伤心吗?”
贾母笑道:“傻丫头,一个姓氏罢了,环哥儿改了姓氏就不是贾家人了吗?”
元春失笑答道:“怎么可能。\"
贾母道:“先把陛下的嘱托处理妥当,免得日后生出事端。\"
贾政随后被贾母叫至荣庆堂,三人彻夜商议,直至深夜。
贾政满心欢喜地离去安排事务,而贾元春直到天亮才返回宫中。
御书房内,帝后一夜未眠。
见贾元春归来,弘武帝沉声问:“一切可安排妥当?”
元春行礼道:“陛下尽可放心,已无遗漏。\"
弘武帝松了口气:“那朕该去早朝了,你们也辛苦一夜,早些休息吧。\"
慈宁宫中,白太后被软禁于此。
一个小太监跪在她面前,她冷冷说道:“告诉他们,若事成,新帝登基后,我必善待他侄子;否则,我会将他所做之事全数告知皇上。\"小太监领命而去。
等小太监离开,白太后冷笑:“你说有皇子流落民间,那现在,就让你永远说不出口!”
大明宫养心殿内,弘武帝坐于御座,面向群臣道:“朕昨日提及曾有皇子流落民间,今日定要给大家一个交待。\"
朝堂之下顿时议论纷纷,张廷玉出列道:“恳请陛下详述,此事关乎国本,万不可轻忽。\"
弘武帝刚开口,忽然戴权暴起,在他身旁做出动作,朝着弘武帝胸口刺去。
此变故令众人震惊,张廷玉怒喝:“戴权竟敢如此大胆!”
弘武帝察觉不对,急忙闪避,但还是被刺中腹部,鲜血喷涌而出,染红龙袍。
太监们惊愕不已,难以置信心腹之人会行刺 ** 。
待反应过来,有人立即制住戴权。
张廷玉急呼:“速召御医!”
经太医院几位名医诊治,院判摇头叹息:“陛下伤势过重,恐无力回天。\"说完跪地。
弘武帝虚弱地摆手示意:“先传贾政前来。\"
贾政早已在殿外候着,听到弘武帝召唤,迅速入内跪拜:\"臣,贾政叩见陛下!\"
弘武帝挥了挥手:\"免礼。\"随后对张廷玉说:\"朕在民间的儿子是贾环,此事贾政和荣国府的老太君能作证,皇后也能证实。\"
此话一出,殿内群臣震惊不已,谁也没想到贾环竟是皇帝的儿子,难怪弘武帝对他格外优待,不仅封亲王,还赐封地,现在一切都有了解释。
贾政说道:\"当年陛下将皇子交给我抚养,我便将他过继给妾室,主要是为了他的安全。
当时贾家的嬷嬷和皇后宫里的嬷嬷都知道这事……\"
弘武帝接着说:\"贾环是我微服出行时与一位民间女子所生。
后来那女子去世,我因宫规不便亲自抚养,便让他寄养在贾家。
如今皇室绝嗣,为了江山社稷,我也顾不得许多了。\"说完又喘息着说道:\"去请皇后过来。\"
不久,皇后来到养心殿,看到弘武帝衣衫带血、脸色苍白,顿时大惊失色:\"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弘武帝摆摆手:\"先别管这个,澄清贾环的身世才是关键。\"
皇后点点头面向群臣说道:\"贾环确实是皇家血脉,我可以证明这一点。\"皇后的话进一步确认了贾环的身份。
弘武帝疑惑地看着戴权:\"戴权,朕一直待你不薄,为何你会这样做?\"
戴权冷笑:\"若不是你身边耳目众多,怕是早让你知道厉害了。\"这句话没有夸张,尽管他身边亲信不少,但真要谋害弘武帝,早就被人告发了,人心复杂就是这样。
弘武帝盯着戴权阴狠的脸庞,说道:\"朕的时间不多了,你为何如此憎恨朕?朕从未做过伤害你的事。\"
戴权听后仰头大笑:\"刘正,你为了让我全心全意为你效命,竟然派人灭我满门,可惜我的侄子侥幸逃脱,这难道还有假?\"
弘武帝听后微微一愣,苦笑着说道:“看来又是我那位母后的安排,朕没做过此事,信不信由你。\"说完便挥了挥手,随即有太 ** 令将戴权带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