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她也曾几次去看望过贾元春,发现元春过得很好,对楚稷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害怕转变为敬畏。
楚稷未来越好,元春就会越好,她视为掌上明珠的儿子自然也会更好。
贾母哈哈大笑:“那二老爷整天这么忙,你们为什么不让他身边的三位 ** 去探望呢?”
迎春、探春和惜春三人没想到会被提及,全都羞得面红耳赤。
尤其是迎春,她常梦见楚稷,甚至梦见自己成了他的侧妃。
听到贾母调侃,她低着头,生怕被人看出自己的心思。
林黛玉忍住羞涩,赶紧转移话题:“舅舅现在也很忙碌吗?”
王夫人叹了口气,说道:
贾政最近特别忙碌,几乎天天住在冶造局,连回家的时间都很有限。
即便偶尔回家,也是早出晚归。
听说冶造局和工部正在合作,另外还有皇家银行以及海贸相关的事情,这些我都听不太明白。
贾母叹了口气说道:“这种情况确实让人无奈,不仅贾政忙得不可开交,秦家也是如此。
现在冶造局正是用人之际,虽然辛苦但也是机遇。”
“再说,男人嘛,忙点是好事。
琏儿去江南办事,蓉儿也在皇家银行工作,这些都是正经事,值得称赞。”
众女子纷纷点头表示认同,认为男子应该以事业为重,待在家里无所作为岂不是浪费光阴?
王熙凤好奇地询问贾母:“老太太,蓉儿如今在史家两位老爷手下任职,已经算得上有正式职位的人了。
他与夏家 ** 的婚事,会不会……”
贾母摇摇头,有些困惑地回答:“我已经问过珍儿了,但他似乎有难言之隐。
而且这门亲事并非肃王主动提起,好像是蓉儿自己请求的。”
“再说,婚约都已经定下了,外界也有所传闻。
要是现在反悔,那就不只是退婚这么简单,而是结怨,还会让贾家颜面尽失。
到时候怕是会有人说闲话。”
贾母看了看王熙凤的表情,知道她心中所想。
于是笑着说道:“我知道你不看好夏家的背景,但他们的祖先也曾出过两任户部尚书。
蓉儿娶了夏家 ** 后,希望你能收敛些言辞。”
王熙凤将手帕一甩,挽住贾母的手臂撒娇道:“哎呀,老太太您这样说让我多不好意思啊!大家都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见识浅薄,说话笨拙,性子直爽,别人给根木棍我就当成针。
我脸皮薄,经不起几句好话,心就软了。”
众人哄堂大笑,王熙凤撒娇的样子实在有趣。
更令人发笑的是,她讲的话和她的性格完全不符,却说得一本正经,这让她显得更加滑稽。
林黛玉也捂着嘴笑个不停,眼中带着戏谑。
王熙凤见状,眼珠一转说道:
\"林妹妹曾在家中居住,如今又是贵客,最为公允!林妹妹,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黛玉愣了一下,随即微笑道:\"自然是对的,二嫂子心地最善,最是慈悲!\"
虽然嘴上如此说,但话音刚落,她便掩面偷笑。
王熙凤装作生气的样子,双手叉腰道:\"好啊!枉费我一片苦心,林妹妹来了这些日子,我忙前忙后,竟不曾记得我的好处!罢了罢了,从此不再与你亲近!\"
众人见状又是一阵笑声,连李纨也是满脸笑意。
李纨走上前拉住她道:\"凤丫头,你可留神些,别笑坏了姑娘们,小心王爷找你麻烦!\"
王熙凤哼了一声,用坚定的语气说道:\"这不能怪我,是她们自己忍不住笑的……\"
众人再次笑成一团。
贾母拍着黛玉的手说道:\"别看琏二嫂子这般模样,其实都是为了逗我开心呢。
这孩子孝顺,尽孝之道莫过于此。\"
\"你将来若成了王妃,也要好好孝敬皇后娘娘和皇太后,明白吗?切莫只顾眼前,还得为长远打算!\"
贾母此言深意无穷,如今开国之族无人不希望楚稷更进一步!
特别是贾家、史家、薛家,已经别无选择,只能期望楚稷的前程越来越顺畅。
黛玉脸上一红,低声答道:\"外祖母放心,我知道了。\"
贾母满意地点点头,低声问:\"府上的教养嬷嬷和尚仪局的人可曾教导过你那些规矩?\"
黛玉顿时觉得浑身不自在,仿佛羞得脑袋都要冒烟了。
贾母一看便明白了,又轻声叮嘱:\"好好跟着她们学习,懂了吗?\"
黛玉此刻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她明白贾母的意思,也知道这是为她好,可这话从贾母口中说出来,却让她羞得不知所措。
幸好这时有救兵到来,外面的丫鬟高声通报:\"史家大 ** 到访!\"
湘云宛如一只永不知疲倦的蝴蝶,总是充满活力与阳光。
她一现身,便能带动全场气氛,自己的快乐也感染着周围的人,让人不由自主地随之欢笑。
她一进屋就小跑着扑到贾母怀里撒娇:\"老太太,可想死我啦!您有没有想我呀?我昨晚还梦见您了呢!\"她又抱怨道:\"前些日子我就说要来看您,可是两位太太不许我出门,您可得帮我讨回公道!\"
贾母抱着她,假装责怪:\"你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还这般不懂事?还不快去给两位太太行礼!\"湘云嘻嘻笑着站起,向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王熙凤行礼后,又拉上黛玉和三春嬉闹起来。
贾母揉着太阳穴说:\"哎哟,有个凤丫头就够闹腾的了,如今又添了一个。
快把她送走吧!\"
李纨在一旁笑道:\"这不正说明老太太福气好嘛!家里孩子多,还都惦记着您,这种孝心多少人家羡慕不来呢!\"王熙凤也附和道:\"那是!我们贾家可不是普通人能比的,老太太更是福寿双全,这福分才用了一小半,再享个几百年也够了!\"
贾母大笑着制止:\"好了好了,别再夸我了。
快让她们安静点,要是扭伤了怎么办?\"李纨随即上前劝住了姑娘们,无奈地说:\"云丫头都这般年纪了,怎么还爱穿男装?不怕两位太太生气吗?\"
湘云此时身穿红色劲装,腰间配着一把精致的小弯刀,头发简单束起,英气十足。
她转了一圈,得意地问:\"好看吧?这是我最喜欢的装扮!\"接着又从腰间拔出弯刀遗憾地说:\"可惜爹娘不让我磨刀,现在连切肉都办不到。\"
王夫人连忙遮住眼睛,焦急地说:
“快收起来,看着就让人头晕。
小心点,别伤着手!”
湘云哈哈大笑:“二婶子,这刀还没 ** 呢,伤不了人的!”
说完,她用拇指轻轻擦拭刀刃,吓得屋里的人惊呼出声。
王夫人听到声音后,连忙放下手遮住眼睛,起身询问:“没事吧?没事吧?”
湘云毫不在意地笑道:“没事没事!这刀就像碗边一样钝,伤不着人的。
刀尖还有弧度,刺不到的。”
王夫人见状松了一口气,但看着湘云依然嬉皮笑脸的样子,责备道:“这孩子再过不久就要出嫁了,怎么还这么爱疯闹?看你这一身衣服,是从哪儿弄来的?”
湘云立刻羞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没……没从哪儿弄来的……”
众人立刻明白是楚稷送的。
王熙凤笑着调侃道:“哟,不是从哪里弄来的?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样的好事我们怎么遇不到呢?这料子一看就是宫里的,这刀鞘镶满宝石,可珍贵了。”
黛玉忍俊不禁,也打趣道:“是啊,这么好的东西,该不会是捡来的吧?快告诉我们,我们也去捡!”
探春故作严肃地喊道:“你们别为难云妹妹了,她不想说肯定有难言之隐!咱们聊别的去吧!”
湘云被说得脸通红,最后跺脚骂道:“你们都不是好人!这就是六殿下送的,怎么了?难道没送你们吗?”
几位姑娘愣了一下,看到贾母和王熙凤她们笑得前仰后合,贾母朝湘云招手说:“好了好了,这几月王爷也经常给你送礼物吧?”
湘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这几个月几乎每月都能收到两三次礼物。
每次楚稷送来的东西都深得湘云的心意,尤其是这种装饰性的弯刀,她简直爱不释手。
李纨在一旁无奈地摇头感慨。
“快别害羞了,王爷常给家里送礼,不只是姑娘们有,连老太太和我们也有。”
王夫人与邢夫人点头附和,她们作为楚稷未来的岳母,自然也曾收到过礼物。
不过并非每次都收到,有时只是偶尔送来一些。
这些礼物虽非特意挑选,但看起来都很贵重。
湘云听后松了口气,不仅没有失望,反而感到高兴。
她认为姐妹们都是一家人,自己有的,姐妹们也应该有。
若是楚稷只送她而不送其他姑娘,她反倒会感到愧疚。
李纨拉着她的手坐下,说道:“你这么久没来,都好几个月了,老太太和我们都惦记着你。”
湘云将弯刀收起,沮丧地说:“我也想来,可是教养嬷嬷总说我学不好那些技艺。
老爷太太也不准我出门,说要等我学会才行。
最近才勉强学会了香经、茶道和花道,不然今天也出不来。
老太太,请您帮我跟他们说说,让我来家住一阵子吧。
以后可以跟姐妹们一起学,肯定进步更快。”
贾母当然明白她在打什么主意,笑着责备道:“你少在这儿哄我!在家里不好好学,在这儿就能学好吗?你家两位老爷和太太都是为你好,你以为做王府侧妃那么容易吗?将来各家夫人们聚会时,品茶论道、抚琴插花,难道你还拿着小刀玩吗?哪怕是为王爷的面子着想,你也该认真学才是。”
大家都点头称是,这话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