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准备了一马车的点心和衣物,还有路上会用的锅。
毕竟在这种长途跋涉的途中,总会存在远离人烟的时候,总要开火做饭的。
知夏虽年轻,好吃懒惰一些,但也带上自己的针线包。
所以这次出行,沈知瑜还是带上她们两个。
出发之前,沈知瑜还去了一趟郑国公府,去见见外祖母,向她告知自己的去向。
郑老太太当即就准备让郑裕泽告假,陪着沈知瑜一同去。
沈知瑜:“外祖母,不用表哥陪我的,这次去不仅是去玩的,还有些正经事做。”
郑老太太那双慧眼在沈知瑜的脸上寻找着痕迹,但显然并没有看出来,毕竟沈知瑜不是15岁不谙世事的小公主了。
现在这具身体里承载的是20岁的沈知瑜,是能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长乐公主。
郑老太太到底是没有继续追问沈知瑜出发的目的,只是不停的攥着沈知瑜的手。
郑老太太的手暖暖的,身上带着一股清新的花香。
沈知瑜回到宫里的时候,还隐约能闻到外祖母身上那阵阵花香。
沈知瑜刚回到宫,就被周公公请了过去。
来到养心殿,沈知瑜看着正批阅奏折的沈衍,便轻手轻脚的过去,来到皇帝沈衍的身后,迅速的遮住他的眼睛。
“猜猜我是谁?”
“我猜,周公公”
“不对不对!”
沈知瑜刚走进养心殿的时候,沈衍就从余光中看到了,不过并没有抬头。
此时回到也是故意逗沈知瑜罢了。
“父皇!”沈衍几次猜都不对,沈知瑜便干脆放下手。
两人在这般玩闹中,像是回到了沈知瑜小时候。
那时候皇后郑瑾瑜还在世,皇帝沈衍每每晚膳还未开始便早早的来到翊坤宫,陪着沈知瑜一起荡秋千、玩捉迷藏。
“长乐,你的三处封地,只有这宿州太远了,要不只去其他两处得了。”
沈知瑜心脏微微一颤,父皇知道了。
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但若是自己将目的说出口了,这次就去不上了,可若是不说......
沈知瑜没有回答,只是怔怔的看着沈衍。
沈衍叹了口气,“算了,父皇也是担忧你的安危,我让死侍给你挑了两个人,一男一女,你正好看看。”
沈衍刚说完话,暗卫便不知从什么地方出现,可能是窗户,也可能是房梁。
沈知瑜看了看这两个方向,也没有发现什么端倪,可事实上,就是出现了三个人,在自己的面前。
站在前面那位,想必就是父皇口中的死士。
上一世,沈知瑜知道有死侍的存在,但一直没有见过。
正常来讲,皇帝的死侍是不能被旁人看见的,毕竟死士的存在可是皇帝性命的保证。
“看看吧。”
沈知瑜颤了颤嘴唇,指了指那女子。
女子身穿一身夜行衣,头发高高竖起,手腕处缠着黑布,见沈知瑜指向自己,随即迅速跪下,抬手行礼。
“吾名十三,今年16,在死侍中排名十三,遂名换十三。”
“那你呢?”
男子也是穿着一身夜行衣,不过手腕处缠着红布,夜行衣里还能隐隐看到里面红底的里衣。
“吾名二十一,今年二十。”
“父皇真的要将这二人给我?”沈知瑜知道死侍的重要,知道皇帝沈衍将死侍送给自己的目的。
想必皇帝的意思一定不是简简单单的保护自己,一定还有别的目的,比如说是远在道观中的沈厌。
沈衍点了点头,“去外面看看也好,有他们两个保护你,朕也放心,至于的事情,你现在还小不用去管。”
沈衍的深意,沈知瑜不想去理会。
沈知瑜从沈衍那里离开后,两名死侍也跟在沈知瑜身后。
“你们俩先回去,跟着我太招摇了。”
毕竟任谁去看,公主身后跟着两名黑衣人,都有些瘆人。
将这二人赶走之后,秋水也上前来,紧跟着沈知瑜。
“公主,皇上这是知道了?”
“嗯,知道瞒不过他,不过没想到还没出发,他就知道了。”
秋水有些担忧,“那咱们?”
“去,父皇给了两名死侍保护我们,这两人先观察着,如果能成为自己的人就留着,不能再说吧。”
“是,公主。”
经过几天的准备。
沈知瑜一行人也出发了。
沈知瑜想先去曲梁,除了曲梁是这三处封地中最富饶的地方以外,便是去曲梁会路过江南。
江南好!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
“公子,郑公子今日说不必再送点心了?”
“可问了原因?是点心不好吃吗?”
阳光懒洋洋的落在书画上,男人左手拿毛笔,轻轻在上面勾勒。
听见汇报只是微微皱着眉头。
李强事不关己的回答:“郑公子原话是这样说的,告诉你家公子,不用送点心了,家里爱吃点心的人远游去了,不知归期,现下家里只剩下不爱吃甜食的老太太。”
李鹤川放下毛笔,抬头看向傻乎乎的李强,突然没来由的头疼。
“李盛。”
“公子!”李盛从外面进来。
看了看一旁的弟弟,又看了看皱着眉头的李鹤川。
“去查一查长乐公主的去向。”
“是,公子。”
李盛迅速的离开,一身正气,看上去就是一个敬业的。
李强等李盛离开,小心翼翼的问李鹤川,“公子,还有事情需要小的吗?”
“你有事?”李鹤川淡淡的扫向李强。
“嘿嘿,隔壁院的阿芳约我出去逛街,公子。”
如果李强是狗,那他现在一定在冲着李鹤川摇尾巴。
“去吧去吧,早些回来。”
等房间里只剩下李鹤川一人的时候,李鹤川转身走进暗室。
暗室里掌着灯,并不昏暗,李鹤川走进去,在里面的书架上熟练的找出一本书。
待李盛打探完消息回来的时候,李鹤川已经回到书房,继续作画。
“公子,公主的行踪很隐蔽,但据小的观察,公主应该是往南去的。”
“南,南边无非是公主的封地曲梁。”
“小的也是这般想的。”
“备些京中特产,咱们回江南看看母亲。”
前不久刚刚说不回江南,若是母亲想他,就来京城的不知道是谁。